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评《罗丹和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一)》(玛丽)

(2008-07-21 01:02:23)
标签:

地狱之门

一份

雕刻艺术

思想者

罗丹

巴黎

杂谈

书评《罗丹和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一)》(玛丽)——读盛超老师的《罗丹画传》有感

 

不愿意说“罗丹和他背后的三个女人”,因为这样说对那三位伟大的女性是不公平的,她们虽寂寂无名,却并不是站在罗丹背后,而是作为知己或爱人陪伴在他的身边。但我也不愿意说“罗丹和他身边的三个女人”,因为这会让人产生误会,以为罗丹的身边同时出现三个女人,事实上,她们是先后出现在罗丹的生活中,对他不同程度地产生着影响,在他的艺术生命里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奥古斯特·罗丹,是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雕塑家,也是十九世纪欧洲最伟大的雕塑家。他以一种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大胆地把文学题材引入雕刻艺术,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强健风格的艺术形象,庞大壮观的《地狱之门》,震撼人心的《加莱义民》……罗丹,留给人类一笔宝贵的遗产,更重要的是,他开拓了一条把雕刻艺术引向二十世纪的艺术道路,也把雕塑引入二十世纪丰富多彩的境界。

 罗丹的整个生命历程,是一部艺术成长史。他的艺术成就,来源于他的艺术天赋,艺术激情,更离不开三位优美女性的牺牲和奉献。

 

(一)玛丽——弥足珍贵的手足情

 

 第一个可爱的女性,是罗丹的姐姐玛丽。这是一位普通的女性,但在罗丹的生命历程里,她却是一颗启明星。这个姐姐给弟弟的,是一种母亲般如水包容和坚强柔韧的爱。罗丹从幼年时代就萌发对画画的喜爱,可是在当时的巴黎,大部分的画家都挣扎在贫困线上,学艺术就等于选择挨饿,所以父母都反对罗丹学艺术,千方百计阻止他爱好的发展。就是这位姐姐,不顾父母反对,不惜和父亲作对,以她孱弱的身躯,肩负起对弟弟的责任,毅然靠自己打工供罗丹在工艺学院三年的食宿、消费。她给罗丹,岂止是一种无私的母亲般的爱,还有一种知己朋友的欣赏和理解,欣赏他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艺术感觉,理解他对艺术的执着无悔和不懈的追求。

 世界上不乏包含着朋友情的父母爱,也多有包含着手足情的朋友爱,但这样包含了父母爱和朋友爱的手足情却是少见而珍贵的。这让我想起了凡高和他的弟弟提奥。在凡高短短37年里,弟弟提奥一直是最为重要的人。他无私而执着的欣赏着哥哥的才华,把哥哥的理想当作是自己的理想,把哥哥的天才发挥看作是最神圣的事。他在精神上鼓励哥哥,支撑着哥哥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他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帮助哥哥,利用画廊负责人的身份把哥哥引入巴黎美术界;他在物质上供应哥哥,即使他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深感到生活的压力,他也完全把哥哥的生活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毫无怨言,一如既往。

 有时,我觉得凡高是最可怜的人。他一颗单纯炽热的赤子之心,一片专一敏感的挚友之情,世人往往不能理解,只认他是疯子,是傻子。他对艺术一往情深的追求,他在艺术上大胆的开拓和创新,时人往往不能认同,致使他在生前,得到的只有鄙视、指责、打击、排挤,贫穷、落魄和潦倒不堪。37年的生命里,他竟从未品尝过爱情的美酒,从未在温柔乡里栖息过哪怕是片刻光阴……

 可凡高又何其有幸!他得到了一份世间最纯洁最恒久最神圣的爱——弟弟的爱。这是一份涌动于血液中的爱,一份与生俱来的爱,是一份刻在灵魂深处、矢志不渝的爱。在这样的爱面前,世人的刁难和诽谤是不是显得苍天无力?在这样的爱面前,那被歌颂的爱情是不是显得过于镜月水花的飘息和轻微呢?

 而罗丹所得到的姐姐的爱,便是这样一份纯洁的爱。可以说,没有姐姐玛丽,罗丹是否有日后的成就便很难说了。所以不难理解,当年轻的姐姐突然病逝离去,对罗丹来说,是世界的坍塌,是末日的来临——她是他所有的支撑啊!罗丹曾一度崩溃,失去姐姐这一知己的悲痛之情主宰他整个的心灵。因此,他几乎因厌恶、痛恨一切,而无法继续他所热爱的雕刻艺术。

 

 

 

书评《罗丹和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一)》(玛丽)

 

 

 

 

《狱之门》:取材于意大利诗人但丁的长诗《神曲·地狱篇》,是罗丹的雕刻作品中最为宏大壮观的作品。《地狱之门》里雕刻了186个分别为情欲、恐惧、理想而不断争斗、折磨自己的形象,反应了罗丹对现实社会及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为了雕刻这件作品,罗丹用了一年时间研读《神曲》,用了20年时间来构思,以及做准备,用了37年来进行雕刻,可以说,《地狱之门》花去罗丹毕生的精力。直到去世之前,他还在对它进行修改,这件作品并没有最终完成。

 

 

 

书评《罗丹和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一)》(玛丽)

 

 

 

 

思想者》:是《地狱之门》的灵魂,他的原型是《神曲》的作者但丁。他坐在《地狱之门》的门楣上忧虑地俯视下界,成为这个“万恶世界”的目击者和苦闷奋力思索的思想者《思想者》是罗丹晚年最伟大的作品,在以后的社会进程中一直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尤其在20世纪初它被视为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征。

 

 

                                                                   --2008.7.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