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乾隆“手黑”,怎敢“掐死”刚直大臣?(组图)

(2017-08-23 07:48:51)
标签:

文化

钱沣性格刚直

与和龆

乾隆伸出黑手

杂谈

    声名赫赫的乾隆皇帝堪称一颗“大福星”——爷爷康熙,为他打下了稳定的政治江山;老子雍正,则为他开创了安稳的朝廷政局。乾隆皇帝不但很有头脑、跟有才干,身边还聚拢着一大堆卖力气的名臣。民间传说,贪官和珅,常伴君王左右;名臣刘墉,很自然变成了和珅眼前的“死对头”。下图:聪明能干的乾隆皇帝。)

乾隆“手黑”,怎敢“掐死”刚直大臣?(组图)    其实,乾隆皇帝绝不是别人手里的一张纸牌,他善察善变,一肚子政治算盘,仅凭和珅与刘墉的手腕,根本玩不过皇帝陛下的“小心眼儿”。更有趣的是,皇帝身边不但有心计重重的贪官,而且也活跃着善于思考、善于经营的能臣。更有意思的是,乾隆皇帝居然提拔过自己不喜欢的官场角色。显然,既非和珅,亦非刘墉,而是官运很不济的“倒霉蛋儿”,他就是皇帝最腻味、而且最能与和珅对着干的昆明人——钱沣。要知道,钱沣先生既是清朝官吏,也是很有造诣的书画名家。下图:刚正不阿的钱沣先生。)
乾隆“手黑”,怎敢“掐死”刚直大臣?(组图)
乾隆“手黑”,怎敢“掐死”刚直大臣?(组图)    钱沣(1740-795年),号南园,清乾隆年间考中进士后,步入官场。他一生高风亮节,刚正不阿,极富传奇色彩,曾被誉为清代学界的“泰山北斗”。
    当时,大清朝廷,贪腐成风,钱沣先生初入政坛之后,一反官场明哲保身之风,弹劾陕甘总督毕沅贪污的丑闻。很快,毕沅被处分降级。钱沣由此声名鹊起,有“鸣凤朝阳”之誉。
    乾隆帝宠臣和珅权倾一时,贪污受贿,无所不为。和珅的党羽国泰做了“山东巡抚”,竟敢贪污府库银两,结果,被钱沣奏了一本。钱沣查到国泰写给和珅的信,知道二人准备借银填库,应付检查。于是,把那些私信,作为罪证奏报到了乾隆皇帝那里。和珅听到风声之后,想收买钱沣,不料,遭到拒绝。钱沣坚持封存府库,彻底清查。国泰被揭穿,终于伏法。钱沣先生公正无私的名声,随即震动了全国
(下图:钱沣的书法与绘画作品。)
乾隆“手黑”,怎敢“掐死”刚直大臣?(组图)
乾隆“手黑”,怎敢“掐死”刚直大臣?(组图)
乾隆“手黑”,怎敢“掐死”刚直大臣?(组图)    钱沣先生这一套行为,迅速得罪了乾隆皇帝皇帝品行刁毒,很快就找了个借口,给钱沣降了官。很不幸,钱沣先生直到死亡,再也没有得到重用,他被皇权恶狠狠地挂起来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胡混。

    五十六岁时,钱沣正忙着筹划弹劾和珅,想不到,他突然病死在了北京“云南会馆”。想不到,在钱沣先生枕下,发现了奏本底稿,足有几千字,开列了和珅五花八门的罪状二十多条。

    据说,钱沣先生是被和珅用毒酒害死的。钱沣去世五年之后,和珅官场崩盘,他被嘉庆皇帝抄了家,自己奉旨死,在监狱当中自杀了。

    看来,政治宿敌都没有混几天好日子,尤其是乾隆皇帝,他内心隐藏着阴损、刁毒的死角,竟舍得把一代能臣,活活地吊起来,生生地逼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