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法国人差不多,美食盈街的中国名嘴们似乎时时傲慢、个个儿大方,那些远离华夏的食客们,肯定觉得,普天之下唯有中国是最讲究吃喝玩乐的生活天堂。其实,在吃喝方面,有喜欢猪八戒的,就有迷恋孙悟空的,好像法国人爱吃牛排、爱品葡萄酒那样,待见鸡鸭鱼肉的老西或者老北京们,搁到哪儿都改变不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烹调技艺。换句话说,中国人也有资格挑肥拣瘦,偏偏有胆量敢于在“五大世界美食”身上,抛下厌恶的眼神。
一,八爪鱼。
其实,这种在国外很有名气的食品,必须吃熟的才能咀嚼出特殊的味道。但是,韩国人养成了臭毛病,他们爱吃生的,听起来就非常可怕了。每每想到那个场景,都会脑补出“八爪鱼”的八只爪子,在自己的胃里搅动,这种怪异的食俗,还没有沾边儿就令人由衷的恶心。想必,“八爪鱼”没有哪些大毛病,反倒是食客的规矩闹出了五花八门的意外。
二,鹅肝。
说到这个食物,一听就是典型的欧洲美食吧,出人意料的是,居然有很多人顿时恶心起来。难道法国人迷恋的食物就得全天下人高挑大拇指吗?当然犯不着了。比如,那些奇形怪状的鸡肝、猪肝,就烹调不出令人反感的味道吗?实在招笑的是,很多域外人士根本就不待见鹅肝,他们愤愤地抱怨道:那玩意儿,味道怪异,吞咽起来,酷似生吃脂肪……
三,法棍。
所谓“法棍”,当然是出产在巴黎的一道西方面包了。谁也想不到,那么瘦硬的面包,怎么可能叫人大快朵颐呢?所谓“法棍”,跟西湖鲤鱼、北京烤鸭压根儿就不是一回事儿。请问,哪位外国人的牙口儿那么棒,真的能轻而易举地咬下一大块儿来?大概出于心理恐惧吧,很多中国人都不敢尝试,最起码,在这种不知深浅的条件下,能够小心翼翼地保护好牙齿。
四,鱼子酱。
说实在的,很多东方人都很喜欢大名鼎鼎的“鱼子酱”尤其待见那种青鲤鱼用微波炉烤过,然后再温存地剥下囊肿的鱼籽。有趣的是,“鱼子酱”的真实味道,很多异乡人却不敢苟同,那玩意儿暗藏了几道硬伤,分别是口感腥,味道咸。
五,田鼠串。
西方人怎么有心情模仿东方饮食,敢把田鼠从野地里捕捉来,甚至,还铺在一只大盘子里,烹饪那种口感生鲜、滋味很重的野食味道?当然,欧洲之外,最流行这种货色的当属非洲各国,或许,野生食物最诱人的还是未被盛世打扮过的“自然品性”,难怪欧洲人舍得尝试,这也叫体验原始生活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