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气很大的日本“有邻馆”,全称是:“藤井有邻馆”。建于自大正时代(上世纪二十年代),馆名出自《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提到这座日本私人美术博物馆,就不得不提到:米芾《研山铭》、宋徽宗《写生珍禽图》以及十年所出的北宋黄庭坚《砥柱铭》等。每一件都在国内拍卖市场引起一阵“血雨腥风”。
公众传言,有邻馆藏品质量之优,比之台北故宫、北京故宫亦不遑多让。清宫遗珍与有邻馆渊源尤深,以一个细节最能体现:有邻馆中有一个八角亭,是用明黄琉璃瓦铺顶,与紫禁城的琉璃瓦别无二致。而传闻这批琉璃瓦,确实就是乾隆时期官作,后来几经辗转,被藤井收购去日本,搭建了如今有邻馆中的八角亭。而这里也成为全世界除了紫禁城之外,唯一使用乾隆时代皇家琉璃瓦的地方。
这次,从有邻馆流出的“重器”,是一枚田黄云蝠纹山子。首先从重量上看真的“很重”,714g接近的一斤半的重量在在如今这个田黄石再难出产的时代,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其次,这枚田黄山子乃是乾隆时期清宫官作,上面云纹、蝙蝠的特点以及雕刻工艺特征与台北故宫所藏的一枚田黄云蝠纹饰山子相似,但其石质与重量都胜于后者!
中国人“热爱”一切有吉祥意味的谐音,号称“讨口彩”。因此蝙蝠的“蝠”字音同“福”,云蝠纹路,往往有福运宏大,富贵吉祥的寓意。因此广泛受到世人,尤其是就是王公贵胄的喜爱。
李清照在一阕《醉花阴》里写道:“天接云涛连晓雾”,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中也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云历来与天相接,有高贵之格,也有野逸之趣。又因谐音为“运”,因此深受古代传统文化的偏爱。
这只著名的“云蝠纹山子”,气度浑然,纹刻流转,随形就势。以流云纹路衔绕整体,十八只姿态各异的蝙蝠抱云而飞,加之对边角白色石皮的巧用,真有几分云雾蔼然的味道。
该品蝙蝠、云纹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仔细观察,可以清晰地见到每只蝙蝠身体之上,雕有细细的圈纹,以为绒毛。蝙蝠身姿活泼灵动,可堪玩赏。与晚清时代蝠纹中常见的笨重规格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
雍正皇帝对于田黄的爱好是有旁证的,荣宝斋就藏有其爱臣允祥(即怡亲王)的一对田黄对印。雍正生性严谨,对于内宫官造的把件、清供等用具,往往亲自过问,甚至批示修改意见。乾隆皇帝与田黄更是青睐有加,相传在梦中遇见玉皇大帝赐书“福、寿、田”三字,臣下果然在福建寿山找到田黄石,其与田黄之渊源可见一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