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丑丫头”,凭啥当帝王的“老婆”?(组图)

(2014-08-19 17:48:04)
标签:

文化

天生“丑丫头”

应征当“妃子”

齐宣王娶媳妇

    古代中国有“四大美女”,至今,她们依然被津津乐道:西施“沉鱼”,王嫱“落雁”,貂蝉“闭月”,玉环“羞花”。上天既让这些惊艳的美人活着,也让那些吓人的丑女活着。知道吗?古代中国还有“四大丑女”呢。通常的说法是:黄帝之妻“嫫母”;齐宣王之妻“钟离春”;梁鸿之妻“孟光”;许允之妻“阮氏”。此外,还有西施的邻居“东施”、诸葛亮的妻子“黄阿丑”,以及登徒子的老婆等人,作为候补。平心而论,那位叫做钟离春的乡下姑娘,的确属于古代中国王后当中的“丑女代表”。有趣的是,这位丑闺女居然当了齐宣王的老婆。(下图:“四大丑女”之一的钟离春。)
“丑丫头”,凭啥当帝王的“老婆”?(组图)
“丑丫头”,凭啥当帝王的“老婆”?(组图)    “无盐”,是一处古地名,即今山东省东平县一带。钟离春就生在这片“西临黄河,东望泰山”的土地上。甭管父母是谁,只要瞅见她就腻味。一个女孩儿家,长得太恶心了。西汉学者刘向曾在《列女传》当中,对钟离春描写道:“其为人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昂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这副尊容,也算百年不遇、举世无双了吧——瘪脑袋,稀头发,天灵盖凹陷。高颧骨,深眼窝儿。鼻孔上翻,喉结肿大。脖子又粗又胖,外带猫腰驼背,骨节粗陋,四肢高壮。大脸蛋子黑不溜秋的,一笑,露出满嘴黄板牙……这还叫人吗?简直是个“母夜叉”。天黑以后撞上她,准保吓倒一大片。
    后来,齐宣王颁发诏旨,想在任何地方选择一位可心的后妃。钟离春似乎不觉得自己是一幅丑面孔,竟然亲自跑到齐国的京城里应征成婚来了。当钟离春出现在首善之区——临淄街头时,路人都惊愕地张望着,谨慎地躲避着。私下交头接耳,指点议论,就像忽然从天上掉下一只大狗熊或者黑猩猩。
    召见刚刚开始,还没开腔,钟离春就开始了精彩的表演。她忽然扬起瘪脑袋,瞪起大眼珠,死死地盯住齐宣王。随后,愤愤地咬牙切齿,还痛苦地揉搓膝盖,唉声叹气。嘴里更不闲着,念念有词,嘟嘟囔囔。(下图:著名的齐宣王。)
“丑丫头”,凭啥当帝王的“老婆”?(组图)    在场的人们非常诧异,想不到这位丑丫头究竟跟国君说些什么事。末了,钟离春话归正题,毫不客气地讲了一连串政见。钟离春鞭辟入里,字字见血,彻底拆穿了齐宣王惯于标榜的从政理念。平心而论,齐宣王绝非她贬斥的那种下流货色;纵有疏漏,也不像她说的那么严重;否则,漫说“战国七雄”、“百家争鸣”,恐怕临淄城早就被掠走了。钟离春为什么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跟国君对着干?她当然有个如意算盘:一,不为参政;二,不想邀功。说穿了,就是进京找女婿,把自己风风光光地嫁出去。横竖这一锤子买卖,不妨危言耸听。只要引起国君注意,这事儿就成了一多半。如果齐宣王收留,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把他说急了,大不了掉脑袋。话又说回来,一向爱惜声誉的齐宣王,即便恼羞成怒,也犯不着跟一个农村妇女怄气。为区区小事,大开杀戒,想必他也丢不起这个人。钟离春畅快淋漓地臧否人物,她比谁都清楚,这种奇特的求婚方式,首先,是赌生死。其次,才能赌命运。赌徒心态,支配钟离春指点江山。所有听众,都替她捏着一把冷汗。
    召见,使钟离春的冒险行为,大获全胜。《列女传》给出一个圆满结局:齐宣王不但没恼,还挑起大拇指称赞道:“幸亏齐国出了您这位‘无盐君’。您的高见,我听说得太晚了!”随后,便根据钟离春的意见,逐条改正:“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去雕琢,选兵马,实府库,四辟公门,招进直言,延及侧陋。卜择吉日,立太子……”似乎一切都遂愿了,那么,钟离春朝思暮想的婚姻大事呢?当场就有了眉目。(下图:齐宣王的历史典故。)
“丑丫头”,凭啥当帝王的“老婆”?(组图)
“丑丫头”,凭啥当帝王的“老婆”?(组图)
“丑丫头”,凭啥当帝王的“老婆”?(组图)    难为齐宣王一片苦心,他册立太子之后,立刻“进慈母,拜无盐君为后。”“后”,有三种解释:一,特指皇帝的老婆们。《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二,专指君主。《书·大禹谟》中说:“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三,亦指诸侯。据《书·舜典》记载:“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刘向在《列女传》所说,“无盐君为后”,未必指钟离春当上了正宫皇后,或许是妃子。最有可能,钟离春像君主那样,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力。
    钟离春快活地笑了,她终于凭借头脑与见识,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史家给这个女人很高的评价,认为“齐国大安者,丑女之力也”。话虽过分,却代表后世对丑女人的尊崇及肯定。钟离春坐镇后宫,齐宣王思路大开。从此,齐国稳稳地跻身于“战国七雄”的垄断地位,成为实力雄厚的“千乘之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