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1903139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欧美“纵欲”,抢北京多少“逃命国宝”?(组图)
(2014-01-19 18:24:03)
标签:
文化
欧美、日本做强盗
西方没人“还宝”
比邻少邦交
从清朝乾隆时代算起,中国一直在走“下坡路”,连外场恭顺的日本人,都拎起了打家劫舍的皮鞭。八国联军刚刚攻陷北京城,皇帝身边的“传家宝”,立刻烟消云散,棕头发、蓝眼睛的西方鬼子,居然不知廉耻地大抢劫,而且,肆无忌惮地拍卖东方的国宝。
<下图:中国国宝级文物《女史箴图》(局部)、《洛神赋图》(局部)。>
时至今日,欧美以及日本等国,还是中国的老对头,当地,名声赫赫的博物馆以及私人收藏场所里,当年,被西方鬼子公开抢掠的中国“传家宝”们,依旧弥散着古朴的文化气息。
先说欧洲吧,一度显赫的“日不落帝国”,堪称头号的贼头子。在著名的“大英博物馆”里,英国人珍藏着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六万多种,其中,包括《般若波罗蜜佛经》的最早版本、《永乐大典》45卷,此外,还有甲骨片、敦煌藏经等等。想必,充当域外强盗的英国人,文化品位还挺高,他们抱在怀里的,既有黄金白银,也有无法复制的文化精品
据说,“大英博物馆”曾收藏有中国文物23000余件,许多是珍品、孤品,其中,东晋顾恺之创作的《女史箴图》,在唐代复制的“摹本”,最引人注目。
此外,再说说法国巴黎的存宝处。第一个谈及的就是“枫丹白露宫”,它称得起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风水宝地。谁能想象,一家法国博物馆,竟然囊括了中国的珍贵文物三万多件。有趣的是,当年的法国兵,攻陷北京城之后,居然掠夺了难以估算的东方宝物。在巴黎的“集美博物馆”,先后收藏了众多的中国珍品瓷器,从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等等,可以说,件件堪称绝世精品。
逛完欧洲,再来看看美国。位于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跳出了抢夺而来的中国宝贝。这家博物馆里收藏着“康熙玉如意”,属于圆明园散失的艺术珍品之一。它由一块名贵的白玉雕刻而成,长近半米,白中透绿,被雕刻成多孔真菌形状。
<下图:郎士宁创作的《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局部)。>
此外,还有“波士顿美术馆”,这里以东方艺术品著称于世,现藏有中国和日本绘画五千多幅。其中,竟有相当数量的宋、元时期的“传世名画”,比如,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宋徽宗的《五色鹦鹉》等等。
还有,著名的“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他们把持着郎世宁绘制的《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则收藏有晋代顾恺之的名作《洛神赋图》的最早摹本。“哈佛大学艺术馆”迷恋中国玉器,他们以无可比拟的数量,珍藏着“汉代玉马首”、“汉代玉琥”等奇珍异宝。
说起战争和劫掠这种事,绝不能放过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汇集起上万件中国文物。上自“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唐宋元瓷器,下迄清代的瓷器字画等等,可谓无所不包。比如,马远的《洞山渡水图》、《寒江独钓图》,梁楷的《雪景山水图》、《李白行吟图》、《六祖截竹图》,李迪的《红白芙蓉图》等等,都称得上“旷世名作”。其他博物馆涉猎的中国文物,数量约在数十万件,“国宝级藏品”包括,唐摹王羲之的《丧乱帖》、米芾的《虹县诗帖》等等。
<下图:梁楷创作的《六祖截竹图》(局部)。>
其实,自从“二战”结束之后,“战败国”日本曾经归还了一部分战时掠夺的文物,大约158000件,其中,有两千件是比较珍贵的,当然,和手中的中国文物相比,这只是九牛一毛。对于妄图度过战争劫数的清朝皇帝来说,这些东西,足以称为“逃命宝贝”。很可惜,日本掠夺他国的武士们,的确以五花八门的方式,抢掠过自家弱的“老邻居”,那时候,他们只想瞪眼发横财,根本想不起什么叫“邦交”。无论是“英法联军”,还是“八国联军”,无非想弱肉强食,掌控天下。显然,这些历史上的陈年旧帐,还远远没有最终解决。随着时光流逝,世道更替,国际上的强掠者与受害国,用不着一下子把宿怨解决得一清二楚,各方力量兴替,功罪自有人心。着什么急呀,姑且等着看吧……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美女木乃伊”,死后怀孕八个月?(组图)
后一篇:
巴西“女总统”,怎么跳进“黑官司”?(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