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1903139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日本,凭啥送给中国几件“国宝”?(组图)
(2013-12-10 20:22:01)
标签:
文化
日本能做生意
白送中国几件“国宝”
流露日本特色
根据中国人的眼光看来,日本这座岛国,相当奇怪。日本人既可以挖空心思跑到中国来当学生,又可以撇起大嘴、杀气腾腾地当天下的老大。都以为日本这个国家具有强烈的抢夺性,很多中国古代国宝级文物完全落到了他们手里。其实,中国人的胃口也很大,多年以来,从日本人手上,张罗起很多岛国文物。著名的故宫馆藏珍品里,就有不少“舶来品”。比如,日本的古代书籍、著名瓷器、高档漆器、顶级珐琅器、名贵金属漆,以及极为讲究的雕塑名品等等。可以审视一下,日本失落中国故宫的一流名品,单说各种材质的雕塑器具吧。
(下图:著名的文保单位——故宫博物院。)
平心而论,日本是个文化较为发达的海洋国家,它的雕刻种类非常多,比如,较为著名的牙雕、石雕、镂金、木雕、贝雕、竹雕等等。目前,可以在故宫所藏的日本雕刻作品中,轻而易举地发现独具特色的“岛国名品”。最具代表性的日本器具,可以放在雕塑作品上。
(下图:清宫旧藏19世纪日本制作的“骨雕虎”。)
拿出几件有趣的东西来吧,先看看这件奇特的作品,从里到外反映了猛虎发怒的场景。作品采用了极为传神的手法,通过岛国工匠细腻的刀法,雕刻出了猛虎凶猛的特殊形态:竖起的毛发,直立的耳朵,怒睁的双目,大张的虎口,锋利的牙齿,高扬的尾巴,好像它即将迎面扑来,让人一看就吓出一身冷汗来。而猛虎矫健有力的四肢及其整体形象,也体现了力与速度的完美结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件作品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极为难得。
(下图:清宫旧藏,19世纪日本制作的“牙雕人力车”。)
还可以仔细打量另一件作品,那就是鲜活的人力车夫。那件作品以象牙圆雕人力车,车厢、车辕、车轮等都用象牙劈片磨光、定型后衔接装配而成。车轮上有挡泥板,车座后有靠背及遮阳篷,车轮可以自由滚动。仿真象牙人力车的各个部件,与木轮洋车完全相同。车前,车夫身着斜襟短衫,秃顶,棕色发髻向后挽起,双手驾辕,右足着地,左腿后弯,躬腰奋力前奔。一身着广袖宽带和服、高挽发髻的妇女,左手撑伞,右手握牡丹花枝,神态安详地端坐车上。车夫和妇女的衣纹均用浅棕色涂染。日本工匠捕捉住人物刹那间的行动特征设计、制作了这一作品,既是写实,又有创新。那位推车前进的人力车夫,紧闭双唇,用力奔跑,车上妇女双脚内扣,随着车身的颠簸微微晃动,极为生动传神。可见,日本民间工艺美术家们捕捉动感、反映修神态的高超做工。
(下图:清宫旧藏,19世纪日本制作的“牙雕‘清帆’款渔翁”。)
此外,还可以审视这套象牙雕塑。作品通过象牙制成,利用了非常流畅的“圆雕”,它是描绘一位钓鱼的老头儿形象,那位渔翁头戴斗笠,身着小翻领中长衫,腰围半圈草裙,方格裤,缚有绑腿,下蹬高筒草靴,一幅东海渔人装束。渔翁左臂前置,手提一小竹篓,篓内盛装一尾鱼,右臂上抬,手握鱼杆负于肩上,昂首直视前行,一副与世无争、自足自乐的神情。
这件作品雕刻精致细腻,磨制平滑光润,人物衣纹简练,渔翁的装束,通体涂成泥黄色及其格纹裤,均与中国渔人装束不同。渔翁除以墨点睛外,其余发、眉、胡须均保持象牙本色,胡须成绺,丝丝毕现,使渔翁显得精干健壮。在渔翁左脚鞋底上,则刻有涂漆长方印,上用阳文篆刻“青帆”二字款。此件作品从色泽,人物的神情、装束及艺术手法上都表现出浓浓的“日本特色”,称得起岛国顶尖的雕刻名作。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俄国女性,咋撞上四条“黑口袋”?(组图)
后一篇:
越南人,嘴上叼着哪些“腻味”?(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