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男人,怎么玩弄“三张皮”?(组图)

(2013-02-03 22:56:24)
标签:

文化

财主和穷光蛋

欧洲传说

路易威登

    按照欧洲人的说法,出色男士,足代表自己脸面的是“三张皮”,那就是:皮鞋、皮包、皮带。拎着一只旧式“绿军挎”进北京饭店、王府饭店,显然格格不入。从奔驰车里钻出来的人物,总要夹一件符合身份的包包儿,当然,钱夹和钥匙包也绝不潦草,男士常用“路易?威登”、“华伦天奴”,女士则喜欢“迪奥”、“古姿”,最不济也要“鳄鱼”、“金利来”装点门面。(下图:著名的奢侈品交易中心——纽约第五街,以及“路易·威登”标志图。)
欧洲男人,怎么玩弄“三张皮”?(组图)
欧洲男人,怎么玩弄“三张皮”?(组图)    包包儿,是男人手里、女人肩上最醒目的皮件,瞟一眼皮包的品牌、材质、颜色、款式,就能大概分辨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情趣和品位。几乎所有的“老字号”都跟皇室有千丝万缕的瓜葛。要么曾宫廷御用,要么有国王嘉奖,惟其如此,他们的货品才能在王公贵族中流行起来。随后,再抓住这一点夤缘,吹嘘自己是所谓经典名品、贵族典范。这样的例子多了,比如轩尼诗、卡迪亚,还有皮具行业中的龙头老大——路易·威登。
    1837年,刚满16岁的路易·威登就独自跑到巴黎找饭吃了。法国人欺生,只要不是巴黎土著,便统称为“外省人”,嘲笑人家是满头高粱花的乡巴佬。小路易出生于邻近瑞士的一个省份,家里是做木匠活儿的,父亲老实巴交,在京城既无背景,也没熟人,两眼一抹黑的小伙子只能从底层一点一点往上混。先是在箱包作坊里当学徒,几年之后,被选进王宫为皇室服务,差事也不体面,仅仅是一名捆衣工人。
    当时,拿破仑三世刚刚掌权,法国在欧洲牛气十足。皇帝的老婆——乌婕尼喜欢游山玩水,每次出宫定是大车小辆、箱包堆垒,害得仆从们气喘吁吁,手忙脚乱。幸好路易·威登一身出色的手艺,能将皇后的长裙巧妙地绑在行李箱里,小伙子很快就受到了赏识。宫廷当差,为将来的路易·威登品牌积累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家底,同时,近水楼台先得月,年轻的路易先生也和皇家吊起了膀子,人前怎么吹嘘都不过分。乡村小木匠一跃龙门,变成宫廷内侍,莫要小看这个“御用箱包制作师”。19世纪的法国,高贵的门第出身就是横行社会的通行证,一沾皇亲,什么事都好办了。
  1854年,路易先生离开皇宫,在巴黎“单挑”,开了第一家皮具商店,主打平盖行李箱,“L.V.”的牌子招摇上市。有乌婕尼皇后做后盾,店里首推的一款灰色条子“帆布行李箱”,很快就成为了巴黎贵族们的抢手货。1896年,路易的儿子乔治把“路易·威登”的象征纺织进 Monogram布上:以咖啡色做基调,在四片花瓣边缘勾上圆圈、反衬着白色的钻石图案以及经典的“L.V.”字样。这种做法真是一箭双雕,既可表达对父亲的敬意,又能防止赝品泛滥。从此,一个经典的奢侈品在眉眼、身段上,日臻成熟了。
    很多人惊叹“路易·威登”价格昂贵,在奢侈品的家族中,随便拉出一个都大名鼎鼎,人见人爱,可惜,没有一件便宜卖,否则,便沦落为批发市场里的末流货色了。比如“劳斯莱斯”轿车、“百达翡丽”手表——就是贵,年收入千八百万人民币,想入门都难。“路易·威登”也走高端,在中国大陆的专卖店里,一只拉杆旅行箱售要价人民币一万八千元,这可是普通公务员半年的工资啊。但是,盛名绝不是高价炒出来的,人们恰恰忽视了“路易·威登”出类拔萃的品质。(下图:和“路易·威登”变成亲密伙伴的歌星、影星。)
欧洲男人,怎么玩弄“三张皮”?(组图)
欧洲男人,怎么玩弄“三张皮”?(组图)    听说过一则故事,真伪不详。当“泰坦尼克”号沉没百年,又被重新打捞上来时,舱内的物品早就被海水泡烂了,惟独几只皮箱表面的花纹还历历在目,箱内的东西也保存完好——奇迹吧?那种传说中的神秘皮具,便和“路易?威登”大有渊源,它们使用了相同的面料,“路易·威登”家族六代人前赴后继,对著名的“Monogram帆布”进行过50多年的培育开发,有金钱铺路,人才垫底,这种神奇的材料才获得了坚固、耐磨、防水、美观等优异的品质,即使用它制作一只小小的钥匙包,多年之后,依旧不走形,当然,边缘磨去一点毛色在所难免,毕竟皮革不是钢铁嘛。“Monogram帆布”煞费苦功,先浸泡在浮石之间——石洗,将深浅线条淘洗出来,再按照纹理走向,颜色调和拼接皮革,制成立体的包包,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石洗之后,面料呈现出类似牛仔裤大腿上的褪色效果,这是一种永不衰老的色调。斗转星移,哪怕皮料越来越衰老,布料还是死守在在最初的年龄段上。
    有人当众炫耀过自己的钥匙包,原本是“路易·威登”七八年前的产品,不新也不旧,一副从容老到的表情。据说,再熬十年,它还是这种模样,至多边缘稍微磨损一点。“路易·威登”的品质,果然名不虚传。
    2005年,“路易·威登”请到了美国当红女影星乌玛·瑟曼做形象代言人,当时,那个幸运的女人刚拍完法国化妆品“兰蔻”的广告片,按说,一女不二嫁,同时给几个品牌效力很不妥当;但是,时装皮具的“至尊”召唤,当然不能放过机会,国际明星也乐得攀高合作一把。乌玛·瑟曼,碧眼金发,高洁冷艳,当她飘飘然走进人们的视野时,台下立刻爆发出欢快的尖叫。其实,钟情“路易·威登”不只这位美国姑娘,还有世界各地的演艺界大腕。
    原来,工匠们曾在灯光下,怎样为一颗圆润的铜钉、一道细小的针眼、一枚骨质的吊坠儿一丝不苟地锻造、打磨。追求卓越,不计代价——恐怕,这才是奢侈品暗藏的无限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