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人物,为啥三处“致命伤”?(组图)

(2011-06-28 23:43:08)
标签:

文化

    很多传统节日都非常有意思,比如,著名的“端午节”就令人费解,想来有趣,为什么要在这一天纪念屈原呢?招惹得乡野之间的民俗也赶来凑热闹,这类节日,到底有没有纯粹的民间血统,它们究竟是“媚俗”还是“媚雅”的产物呢?(下图: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
大人物,为啥三处“致命伤”?(组图)  屈原是一名失败的楚国贵族,最后被权力抛弃,同时他也是不屑与权贵合作的愤世嫉俗者。历史上,这种政治失意者车拉船载,数不胜数,多数人没有草率地了结自己的残生;而是顽强地存活了下来——活着,就是抗争;生存,就是胜利。难道父筋母血的生命是招你白白送人的吗;况且屈原自杀是把自己赔给一个并不领情、也不值得的糊涂国君。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屈原不但是个一条道跑到黑的倔人,还是个精神脆弱的病人,似乎他更适合辞赋的吟哦;而端不起“虎狼丛中也立身”的政治饭。既然不为时势所容,那么,喜欢清高,就可以做你的隐士;贪图快意,也方便当你的寓公。
  非常遗憾,屈原输不起,也隐遁不起,他既自恋,又脆弱,承担不起宦海沉浮的风波。不幸的是,他认定了今生要做楚王的肱股,哪怕怀王是夏桀商纣希特勒也在所不惜,一句话,卖给楚国王室了,非要抱这条粗腿不可。所谓明珠暗投,使屈原的政治理想与社会现实越来越南辕北辙。“世人皆浊我独清”的自恋,加上他极富诗人气质的敏感、脆弱,以及痴心不改的楚王情结、楚国情结,这些都成了屈原的精神癌症。下图:流传于世的屈原雕像。)
大人物,为啥三处“致命伤”?(组图)    以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屈原先生的诗歌越作越忧郁,心路却越走越狭窄,最终,把自己的理智和才情都搭了进去——沉尸汨罗江,干干脆脆地死了。可是,这种死法很光彩、很高尚吗?甚至可以做万世师表吗?实在是不敢恭维。爱国爱到放弃生命、投水自杀,后世的忠臣良将、英雄豪杰还有什么活路?正像受迫害的的沈从文一样,他曾悲凉地说:“死都不怕,还怕活吗?”其实,活也需要智慧和勇气。有些人的确是死不起,更活不起。 但是,以屈原的政治抱负,应该能忍一时之气,留下此驱,跟大鬼小鬼们斗。当然,没有处在古人的真实处境,实在无法推断他沉尸汨罗江的真实想法。无论如何,以死来了断自己,也绝非高素质的政治家所为。屈原无疑是一流的诗人,可惜,在政治上属于低能、弱智。
     历史为屈原戴上一顶“爱国诗人”的帽子,民间还馈赠了一个端午节作为纪念日,这些荣耀是否有些过于夸张了呢?端午节据守着一个老人的悲剧,无论是包粽子还是赛龙舟,花样再多,也难免叫现代人心里忌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