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少儿宋体惩罚琴棋书画幼儿园教育 |
如果你的孩子刻意犯了错误,伤害了他人,尽管可能只是言语冲撞,你会怎么做?如果你的孩子因为违反了校规而被校方惩罚,你会怎么做?如果你的孩子刁蛮任性,不听从管教,每天执着于电脑游戏,你会怎么做?孩子们的错误看起来或者总是那么微不足道,甚至有些错误被当成了“可爱”的表现;有些父母一味的纵容孩子的错误,甚至粉饰孩子的错误。
也许是因为互联网信息传递的速度与广度,让太多的有关孩子教育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但不可否认的是,问题确实越来越多了。
子不教,父之过。这不是孩子出了问题,这是家长出了问题。
我所在的小区曾经发生过两件有关孩子的事。
有个孩子在幼儿园因为与小朋友之间有一些小摩擦,发生了争执,回到家里就跟父母撒娇大哭,父亲大骂道“你这个笨蛋,你就不能揍他一顿?”孩子吃惊的看着父亲,父亲说“打坏了爸爸赔,看谁以后还敢欺负咱。”于是第二天,孩子在幼儿园大打出手,父亲去赔了医药费。
另外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孩子,因为晚上回家看电视,没有及时完成作业,被妈妈训斥了一顿,结果竟然光着脚跑出家门,声称离家出走。妈妈没有阻拦,结果那一个晚上孩子都没有回来。尽管后来找回了孩子,但是从此这孩子也就成了家里的老大,父母小心伺候,生怕再次离家出走。
这不是编造的案例,这种事情就发生在我的身边。
因为计划生育,几乎造就了孤单的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兄弟姐妹,多了呵护,缺少了责任与担当。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与精神迷失的状态下,成了家,有了娃。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他拥有六个长辈的爱,却也丧失了同兄弟姐妹分享的能力。
这个时候的家长在做什么?一方面把孩子打造成为超人——琴棋书画无不报班,春夏秋冬无不补习;另一方面是毫无止境的溺爱,只要是孩子要的,都给,只要是孩子做的,都对。早九晚五的日子,让家长们对孩子的正面影响日益弱化,相反,在更多孩子的心中家长意味着“考的怎么样?”、“作业做完了没?”、“练琴了吗?”……家长们觉得是在关心,孩子们觉得是在“残害”。
于是孩子们会有反抗,会有发泄,可这些家长们只是当成了“孩子气”,甚至即便在外面惹了祸,也只是“教育”。如果单纯的说教能起到作用,学校就足够了,要家长做什么?
我想家长的作用除了言传身教外,对于孩子们那些看似小的、不起眼的错误,应该抱着“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态度,坚决予以指正。并且我不认为不打不骂就是爱,普天之下,只有父母对子女的责骂是爱的表达,也是救赎,若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不去责骂,将来自然会有人代为惩罚,那时候的惩罚绝不是救赎。
不要等着法律来代劳,法律只有震慑与惩罚,却不会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