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秋瑾黄奕云之东娱乐 |
分类: 约会电影 |
《竞雄女侠·秋瑾》确比想象中好。原以为不过是又一部辛亥革命献礼片,区别在于导演邱礼涛来自于香港,不可避免的加入些动作和商业元素。
邱礼涛是这几年香港电影为数不多的高产导演,所拍电影质量参差不齐,《竞雄女侠·秋瑾》花了不少心思,一部诚意之作。
黄奕难得遇到主打女性角色的电影,自然全力以赴。当然不只是黄奕,华语影坛和全球影圈都是这个现象,以女性为主的电影太少,遇到了,都是幸事。
黄奕还是挺配秋瑾的,出生于上海的黄奕和出生于绍兴的秋瑾皆出江南,有江南女子的精致和婉转。再看黄奕从一炮而红的《上错花轿嫁错郎》走到今天,角色也好,性格也好,都在骨子里藏着一股刚毅劲,恰恰契合了作为女权和革命双重代言人的秋瑾的内在风貌。
我也一直以为秋瑾这个女英雄本该与一般的英雌不同,毕竟出身于大家,思想上的风骨与大家闺秀的气味应该是相得益彰。
黄奕则恰到好处的赋予了电影中秋瑾这样的气质,救哑女复生和怒制京城洋人,都是刚柔并济,既是一腔济世情怀,又不失女子风范。
在细节上,黄奕的处理也很有层次感,从日本回家,面对母亲你是不是革命党的质问,心里的坚持,对家人的愧疚,前路的艰难,千言万语,都积聚在她含而不露的眼神,反而令人看得动容。
离开一双儿女,同样的太多不容易,她只能抛却,眼泪如线流出,再比男儿坚强的心,也需要一次痛哭,以舍家舍身。还有黄奕对秋瑾带刀的处理,其实这个场景来得略显突兀,黄奕尽可能的把握得顺理成章,显出了大家的气场。
到处刑前,黄奕的神情,却己是一片“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忧国忧民和视死如生的风轻云淡。特别是在经历了革命失败的高潮后,她这样的淡处理,反而让人感受到她内心关于家国的大情怀。
遗憾和缺陷还是有的,在一些说理场面的控制上,黄奕还是过了,有时候又显得不够,缺少更丰富的层次表现。尤其日本共爱会时期的那场演讲,在气势上,在情感上,在念白上,都欠火候。想来一方面有年代上的审美差异,现代人念一段文言感觉的白话,本身容易给观众奇怪感;另一方面邱礼涛来自香港,对于这一类的说教,处理起来可能会比较陌生,甚至没有让秋瑾的气势与台下学生的气势形成互动和互补,各自游离,各自演戏。
在整体节奏推进上,温吞了些,剪辑可以更利落一点。这也是黄奕只HOLD住了半场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