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生砸了华谊半块招牌

标签:
陈楚生华谊云之东娱乐 |
分类: 星随心动 |
云之东/文
在网上与好友阿冈聊天,谈起近日有关陈楚生的新闻,他的一席话(附博文后)对我有些触动,在此之前,我没把一起娱乐事件上升到关系社会秩序的高度,尽管这起娱乐事件进入了司法程序。
陈楚生解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这件事的不正常在于,陈楚生采取的方法:先是在跨年演唱会上釜底抽薪,之后开始散布出陈楚生是因为不满天娱要其与绯闻女友同台而拒绝演出,再后开始散布出陈楚生与天娱矛盾已久,再再后开始散布出天娱不支持陈楚生追求音乐梦想,最后在1月15日高调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仲裁申诉。15天的时间,一切有条不紊,步步紧逼。陈楚生的律师周俊武同时浮出水面,这位律师在解约当日,说陈楚生的案件难度比尚雯婕的大,因为他不像尚雯婕,是过了申诉时限的。在3月15日的采访中,这位律师又抛出新论,说陈楚生自提出仲裁申诉开始在法律上就算是解除合约,他已经是自由人。这番话让人疑惑,中国是否在法制社会,合同双方是不是应该得到保障,未来我们还有没有必要签合同?且不论,既然提出仲裁申述起合同就算是合同无效,那么当初他代理的尚雯婕为何还赔付了解约违约金?他是否保障了尚雯婕的利益?
公众和传媒对此次陈楚生的解约事件,也不再如周笔畅和尚雯婕般一边倒,为什么,我以为阿冈的几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陈楚生的整个事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关注那么多人站出来批评指责陈楚生,其实根本的原因还不在于陈楚生跨年演唱会临阵抽板触及了大家心中对“艺德”两字理解的底线,更重要的是他在犯错之后,一直坚持错误,一步一步越来越高调,越来越为自己辩护,认定自己是正确;更加可怕的是,那么多花生群体到处去攻击逼迫那些不认同他们意见的人,试图把意见本来是错误的事情,硬生生描绘和歪曲成一件英勇反抗的义举。这才是最最可怕的事情。如果陈楚生事件,能够因为一个群体的歪曲获得成功,变成了一个理直气壮的事情,那么未来我们在整个社会30年来好不容易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商业次序、合约规则和文化行业的行事规范,都将一步步崩盘;因为只要一个人拥有一个强大的粉丝团后盾,有足够声势浩大的言论支持,就可以把意见公认是错误的事情,反转扭曲成意见英雄义举,那么整个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将会迷失,也是会渐渐变味消失。”
阿冈说得夸张了点,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一旦规则崩溃,没有谁是赢家,秩序陷入混乱,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泰国时局混乱,直接影响国家经济,这是规则崩盘最大的恶果。
为什么联合国和这样那样的国际公约组织存在,因为我们需要规则,不仅仅是某个国家,是整个地球都需要。
这就是公众和传媒对解约事件的态度差异原因所在。周笔畅和尚雯婕在规则之内解约,相对公司,作为个体,她们是弱者,自然得到大家的同情与偏爱。陈楚生破坏规则在先,又一定要把自己塑造为追求音乐梦想的音乐斗士,这样的反差,公众和传媒难于接受。
粉丝除外,选秀出身的粉丝,在选手身上融入太多个人感情,选手是他们思想的一部分,你很难把选手从粉丝身上剥离开。因为思想改造是最难的。而且粉丝自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群体,在他们的互相影响下,选手对粉丝的思想控制只会越来越严密。外界的思想,很难进入粉丝阵地。
近年已经有不少公众和传媒意识到这种粉丝文化的可怕之处。简单说可以概括成三个“凡是”,凡是选手做的事,都是对的;凡是赞选手的人,都是好人;凡是贬选手的人,都是坏人。价值观简单到畸形,不能不说可怕。
相对于天娱在解约事件特别是后期所表现出的低调,花生对陈楚生解约事件的高调就更让人认识到粉丝文化的负面效应。这种负效应反过来又把陈楚生推到了公众的对立面。陈楚生不再是一个歌者,他成了一个破坏规则的符号。
这个时候,陈楚生不再是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我注意到频频和陈楚生挂上钩的华谊公司,近来也不断发表声明,其企宣部负责人和音乐老总都先后否认陈楚生签约华谊,并直斥为假新闻。这些声明,显示出华谊正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陈楚生的符号形象,已经对华谊苦心经营的招牌带来负面影响,退一万步说,就算这起假新闻是别有用心,但公众不能不质疑,为何总是华谊而非其他公司与陈楚生解约事件联一起?华谊由此不得不与陈楚生解约撇清关系。
对于华谊来说,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结局在于,如果一旦最后真的是华谊签下陈楚生,那就意味着华谊此前的所作所为是对商业合作伙伴、对公众的公然欺骗和践踏,其商业信誉和社会诚信荡然无存,这样的公司,绝对不会仅仅是对手害怕,合作伙伴也必然在心里留下阴影,能如此对付对手和公众,岂能保证有一天不会如此对待合作伙伴?公众也会丧失对华谊的信心。那时华谊陷入的,将不仅仅是一场品牌危机和诚信危机,还是一场运营危机和生存危机。
当然我们愿意相信华谊公司与陈楚生解约毫无关系,在娱乐圈亟需诚信的今时今日,华谊作为内地的民营影视大鳄,我们愿意选择相信,相信华谊这个品牌正如冯小刚导演为华谊贡献的高回报商业大片——非诚勿扰!
特别附阿冈的文字:
陈楚生的整个事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关注那么多人站出来批评指责陈楚生,其实根本的原因还不在于陈楚生跨年演唱会临阵抽板触及了大家心中对“艺德”两字理解的底线,更重要的是他在犯错之后,一直坚持错误,一步一步越来越高调,越来越为自己辩护,认定自己是正确;更加可怕的是,那么多花生群体到处去攻击逼迫那些不认同他们意见的人,试图把意见本来是错误的事情,硬生生描绘和歪曲成一件英勇反抗的义举。这才是最最可怕的事情。
如果陈楚生事件,能够因为一个群体的歪曲获得成功,变成了一个理直气壮的事情,那么未来我们在整个社会30年来好不容易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商业次序、合约规则和文化行业的行事规范,都将一步步崩盘;因为只要一个人拥有一个强大的粉丝团后盾,有足够声势浩大的言论支持,就可以把意见公认是错误的事情,反转扭曲成意见英雄义举,那么整个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将会迷失,也是会渐渐变味消失。
这才是那些本来事不关己,却愿意自发站出来批评的人们内心里真正的潜藏动机,他们的批评,恰恰是在捍卫他们自己的利益,为了维护这个一点点建立起来的诚信机制,为了自己未来不随意遭遇那样不诚信的举动
更为了能够让自己也让更多有同样价值观和是非观的人们不迷失。
只有无聊而无知的人,才会相信天娱有能力收买到那么多懂思考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站出来替他们说话。
坦率地说,他们确实高估了天娱,也高估了他们自己的是非混淆能力
说实话,两个月来那些彪悍的花生到处骂战所做的事情,一步步地把陈楚生的错误和危害不断发大,知道让老百姓和看客无形中产生了恐惧感
如果他们没有那么做,如果陈楚生能及时坦言自己跨年抽板的错误,诚恳而有分寸地处理解约时间,都不会让那么多人反感
说实话,如果华谊真的不要接盘陈楚生,恐怕中国很少有经纪公司敢接手他,不为别的,就为了在和天娱解约过程中他表现出来极其“不专业而且缺乏艺人艺德”的举动。
未来他恐怕只能自己用钱堆起一个经纪公司来自己玩
而至于华谊,它也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因为如果他们真的最后签了陈楚生,那么中国整个文化娱乐圈都将很少有人会再尊重他们,也更不会相信他们的诚信了
在张靓颖和尚雯婕的合约事情上,他们没有强烈否认,而且留着活口,甚至没有怂恿两人伤害天娱太狠,还赔了钱再走。
但是陈楚生事件上,华谊2个多月来的一再声明,加上陈楚生在解约事件上让大众越来越反感越来越害怕的种种举动,绝对已经牵连到华谊;如果最后结局华谊真的接手陈楚生,那么他们前期2个多月来一直否认的种种,都将变成一记无比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华谊”这个品牌脸上。未来的公众和合作者都将用怀疑的眼光审视他们
因为他们怂恿了一个极其不尊重商业规则同时极其挑战艺人艺德底线的事情一步步发声并扩大,如此的商业团体,有谁敢与之共舞?
所以,华谊唯一的自保办法,就是让公众彻底相信他们和陈楚生策反事件没有丝毫瓜葛
所以说,就算陈楚生最后和天娱解约,未来能够接盘他的公司,也将是意见非常痛苦的抉择
国际公司想来是尊重商业法则的,他们特别鄙视这种艺人,所以根本不会考虑和接受他
如果华谊不接,橙天、艾回、华纳、索尼等等更不会去拣这个味道已经不好的烫手山芋
你要知道,陈楚生虽然会做音乐,但是华语乐坛和他一样会做音乐的男歌手没有上万也有几千,多少人在等待机会,他们都并不比他差多少。为什么那些公司不选择那些干干净净的歌手,要接受这块烫手的变味山芋?
接手的人应该是为了陈的知名度对吗?但是如果这个知名度已经严重变味恶名度了,那么它还是一件市场利器吗?如果这个恶名度还会波及到经纪公司,那他们还会心甘情愿屁颠屁颠地接手吗?
所以说,不管这场官司最后结局如何,陈楚生已经丢了他引以为傲的东西和本色,也丢了支撑出他今天地位的天下!
我的书《男人,就该这样读士兵突击里的16个男人》
在卓越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