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士兵突击》之许三多:好好活·有意义(三)

(2009-03-02 22:43:16)
标签:

许三多

士兵突击

云之东

娱乐

分类: 大话电视

云之东/文

 

《士兵突击》之许三多:好好活·有意义(三)

我们心里就开着花
三多,你这次爬起来,就别指望有人再照顾你了。

是的,因为,你长大了。你的射击越来越好了,你跑步时可以和伍六一争第一,你博击时可以和伍六一不相伯仲,你训练时瞬间抓获了高城假扮的舌头,高城只好对你说,许三多,以后抓舌头别这么用力,舌头也是人。

长大了,还意味着,我们要别离了。

这是一场残酷的演习。史今倒下了,成才也倒下了,许三多不顾一切的冲出去,这是他和袁朗的照面,那个帮助他最终完成人格塑造的人。当然,现在三多还不知道。他只是沉侵在失去在七连两个最重要的人的愤怒中,他对袁朗有些玩命。我想,袁朗第一眼相中的,可能不是许三多过硬的军事,而是他重情义,这对他的胃口。

所以,他问许三多,有兴趣来老A么?

许三多的回答是:“报告,我是钢七连第四千九百五十六个兵!”

史今为他这样的回答骄傲,三班,都为他这样的回答骄傲。许三多可能说不出什么责任感、荣誉感,但钢七连的血性,已经渐渐植入他的血液里。

离别越来越近了,许三多急冲冲地跑进寝室问史今:班长,为什么夜间射击不是你去,我的夜间射击是你教的。

为什么,大家都能猜到。但在许三多心里,他好了,班长就一定不会走,这是班长对他说的,这是他在七连拼命努力的动力,这是他在七连生存的稻草。

班长用一个故事引开了他的情绪,是的,许三多还是活在自己的情绪里,他为成才的离开而难过,他不知道,他的班长也要离开他了。

师部回来的路上,许三多搭了团长的车,他没有意识到团长心情的沉重,他的情绪,停留在战友们分别一月即将重见的喜悦里。且高兴吧,三呆子,别让那场注定的离别太沉重。

和自己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人分离是什么感觉呢?你想到的,他给了你,你没想到的,他也给了你,他把你从烂泥捏成了人形,他把你从侏儒塑成了战士。

你什么都来不及想,忘记了军容,忘记了规章,你用最快的速度,穿越你眼中的障碍,警卫兵远远地追在你身后。

你满腔的委屈与愤怒化成了那一声巨大的“不好!”

你的声音是前所未有的蛮横与愤怒:“你说好了你不走,为什么要骗我!”

你趴在床上,把行李箱牢牢压在身下,曾经你用崇拜的眼神看他,现在你对他说的是“滚蛋!”

他太了解你了,他硬下心撕破你的最后一道防线,你的斗志被他打垮,你只能用超越了年龄的极哀伤的语调说:“骗我好好活,骗我做有意义的事,现在把你都给挤走了,这就是有意义的事?我不想做尖子,做尖子太累了,你们走光了,跟你说话的人越来越少,离开你的人越来越多,我要做傻子,傻子不怕人走,傻子不伤心。”

我想,史今听了这话,应该是难过也高兴的,如果你离开一个地方,有一个朋友对你说这些话,你在难过之后是不是也会高兴呢,毕竟有这么一个人,他曾经全心全意的对你好过。

史今最后对三多说的是:“三多啊,你别老把这个想法寄托在别人身上,你自己心里就开着花呢,一朵一朵的,多漂亮啊,我走了,能帮你割掉心里最后一把草,许三多,你该长大了啊,该长大了,我走了。”

说得真好,真的很好。我们要到很久以后才明白,我们不能把想法寄托在别人身上,我们自己身上就开着一朵一朵的花。只是,我们要经历很多背叛,很多欺骗,很多伤害。

我曾经的一个朋友,我一直真诚的对他,却被他一次次的出卖,利用。我曾经很依赖他,因为他给了身在异乡又曾经那么单纯和天真的我一些帮助,一些温暖。最后我终于明白,我的心里就开着美丽的花,我不需要为别人活着。可那时,我心里已经结了横七竖八的疤。

我真的羡慕许三多,那么温暖的一个人用那么温暖的话,割去他心中的最后一把草。而我们,却是以一种残酷惨烈近乎绝决的方式硬生生地自行除去了心中的最后一把草。

只希望,还在看这些文字的朋友们,如果还没有割去最后一把草,那么你可以有机会,选择一种温暖和接近幸福的方式。

成长与离别

后史今时代,许三多一天天的成长着。他被任命为代理班长,他开始不自觉地拿史今的班长理念要求自己。史今在他心里播下的种子,关于爱,关于包容,关于发现,都在慢慢地发芽。

他和伍六一之间的争抢,和班长班副无关,其实是关于史今的,史今走后留下的伤痛,需要用一些接近自虐的训练方式来排解。尤其是伍六一,如果他有机会象许三多般纵情一哭,也许他不会如此难受,可他没有,他只能把伤痛放在心里,看着窗外,眼神深邃。

我们差点忘了,史今这一走,也割掉了他心中的最后一把草。

马小帅的到来缓解了三班的忧伤,这个和许三多同龄的学员兵,他眼睛里闪耀出的光彩,竟反衬了许三多眼里的苍凉。

忍不住要再夸一下王宝强,真的演得很好,许三多的几个阶段,很有层次感。在下榕树时是懦弱的眼神,在五班是明亮的眼神,如今,是略带点苍凉的眼神,到了老A后期,又是极坚定的眼神。

七连开始整编,白铁军是第一批要走的人,他走的时候,团队下了死命令,不能送,他走的时候,给大家一个微笑,每个人,都看着他远去的背影。

马小帅在下铺带着哭腔问许三多:班长,我们就一直这么躺着么,躺到什么时候?

“躺到我们站起来,让别人觉得,我们没有少三分之一。”这是许三多的回答,我突然觉得,马小帅,是来见证许三多已经长大的,现在许三多也可以如史今般,成为会关心人会劝慰人让人难忘的好班长。事实上,马小帅对许三多,也是一直有份班长之情的,所以他在和进老A的许三多久别重逢后,可以毫无顾忌的抱着许三多的脸亲。

这句话,也让我们再次看到许三多心中的信念,他已经长成树了,并且高城即将发现。

在马小帅的入连仪式上,许三多的声音充满力量和庄严,时间,已经把他改造成了一名优秀的士兵,成才走过的时候,他说,自己好象当了一辈子的兵。

所以,当他从伍六一口中得知自己将留守时,他的眼睛里,又涌现了那份苍凉,那里有对班长的思念,可能,还有一份对世事的无奈。

回到寝室,他想开一次班务会,他想把除他之外的所有战士选为优秀,他是想用这样一种方式,和大家做个特殊的告别,再过一些时间,这间寝室,就只有他一个人了。他的话没说完,伍六一恶狠狠的关上柜子门走了,我想伍六一这个纯爷们,再史班长走后,又一次伤了心。

一个人的七连

当战斗到最后一人,你是否有勇气扛起这面连旗。

这是许三多和高城共同的命题。

于是许三多以标准的立正姿势杵在操场上,等待高城一个解散的口令。高城以为许三多是要对他进行报复,我理解高城,对他来说,七连就是他的一切,当失去一切,不管是谁,都会方寸大乱。

但对许三多来说,七连就是没有散,他曾经对着坦克战车投降,他曾经有一个不成功的入连仪式,他曾经晕坦克吐得一塌胡涂,但此刻,七连没有散,当战斗到最后一人,还有我,来扛起这面连旗。

经历了史今,经历了七连的整编,七连的精神,深深的烙在了许三多的骨头和血液里,高城以为他不懂,其实他比高城更懂。

说到七连的解散,我觉得这是必然,七连太过于强调单兵作战能力,这是他解散的根本。从一个团的角度来说,某一支连队特别突出,实际上也是一件不正常的事,七连解散,让这些带着七连骨气的人散落到全团,影响和促进全团的士气和实力,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许三多还是关心高城的,虽然他关心的方式不一定到位,他笨拙的向五连长解释“连长,连长他不舒服了”,他喊高城吃饭,他听高城说生病立马把他扛肩上要往医务室送。但这不是高城想要,他需要的,是一场男人之间的交流,这是许木木无法给他的,因为“你和我是两回事,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聊也聊不起来。班长走了,我伤心,七连改编,你伤心。这是咱们俩唯一象的地方。”

但高城得感谢许木木,木木晨练,木木唱饭前一支歌,这些行为开始让高城觉得难堪,后来他还是明白,这就是许木木式的坚守,比他高城来得实在,比他高城来得震撼。

许木木的好好活,有意义,此时已经和七连的不抛弃不放弃紧紧连在了一起,长成一棵不容人忽视的参天大树。

除了他,还能有谁守得住一个人的七连?

晚上,一定是许木木最难熬的时刻,他一遍遍的洗衣服,一遍遍的看那些影像,仿佛谁都没有离开。

尽管如此,他还是熬下来了,一个人,一幢楼,他居然守了半年!

这太难想象也太不可思议,那入夜的寂寞、孤独与无助,有几个热血男儿能够抵挡?那被全世界遗忘的恐惧,在漫长的一个接一个的深夜里侵蚀过来,那是时间炼制的巨毒,有几个凡人能够解脱?

许三多的内心之强大,实在是我们这个信仰缺失年代的反讽,他把信念,转换成了最普通因而也就最艰难的坚守,他守住了。

他象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迷茫,照出我们的逃避,照出我们的放弃。

匆匆走在路上的我们,是不是该停下来,看看许三多,看看我们丢掉了什么,可能那正是我们一直在匆匆寻找的东西。
[/M]
从七连到老A

参加老A的选拔,故事的叙述重心转移到了成才和伍六一,伍六一要绽放最后的华彩,成才要为他的放弃付出代价。甘小宁和马小帅也传递出了放弃的不同意义。这些在之前的文章里已讲过,不再赘述。

至于许三多,他表现出了一个优秀士兵难能可贵的品质。

一是能忍,只有他一个人,把干粮留到了最后。二是有原则和骨气,和伍六一一样,他坚决不吃五班的馒头。三是不抛弃不放弃,他试图把伍六一背到终点。

当然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他离开七连时讲的那番话:

“欢迎你们来到这儿,等你们到的时候,我也该走了,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了,这个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我不知道,不知道该怎么说。”

该怎么说呢,许三多向来不善于说,而且七连,对他有太多的意义,在这里,他完成人生意义上第一次真正的转变。

对于这样一个人格从沉睡到觉醒的地方,不管是谁,临走的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好象我转业离开部队的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和领导和战友说,那些酸甜苦辣,枝枝蔓蔓,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清的。

不管怎么说,我庆幸我有段军旅生涯,那是我一生的铭记,永远不会遗忘。

当然,许三多还是一如既往地强调了好好活,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真希望这些学员兵可以记住许三多的这句话,这句看上去很空洞的话,在许三多的演绎下,至少传递给我们一份难能可贵的希望。

最后许三多依依不舍的说:“我该走了,再见,我真的该走了,再见。”

再见,这次其实是再也不见了,他一走,从建制上来讲,七连就消失得彻彻底底了。

在老A特训,故事的重点依然不在许三多,因为他的第一次改造已经完成,第二次改造则为时尚早,这一段的重点是成才,我们人性中好胜、圆滑、自私的一面,正在加速改造中。除此之外,袁朗、齐桓、吴哲、拓永刚,都在这一段表现出了极其鲜明的个性。

当然,许三多在绝境中的表现,依然是值得大书的。我猜到许三多在这样的绝境中,一定会表现优异。因为这样的绝境和他守七连有个类似的命题:当战斗到最后一人,你是否有勇气扛起这面连旗?

许三多的七连的表现已经完美的证明了他无人比拟的勇气和信念,这次我们要看的,是他能做到哪个程度。

他依然做得很好。他不喜欢齐桓,但在得知齐桓快“不行”时,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你在哪里?我去救你。在他决定脱下防护服时,收起那不知道有没有效果的通话器之前,他还在想要通知人去救齐桓他们。

另一点,他做了历次演习中都没有人敢做的事:脱防护服。当然,一方面许三多看到那些歹徒只戴了防毒面具,判断这里的污染也许没有地道那么严重,所以敢脱。但更重要的是他抱了必死的决心,甚至留下遗言要成才把他的抚恤金寄给他爹,所以,他敢脱。

再次想起高城的话,许三多抱着的,已经是颗参天大树了,一直以来,许三多都害怕做错事,所以每一个机会每一件事都尽全力,然而恰恰是这每一次都害怕出错都要尽全力的满怀谦卑让他越来越高大,让人忍不住要对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原来牺牲在他身上,竟可以演绎得如此平凡!

袁朗对成才和许三多的选择,应用到管理上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看过一篇网络文章,觉得说得在理,当时就摘录下来,这次奉上:“很多国内企业推崇员工相互竞争,因而误读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的末位淘汰法。在他们眼中,成才是优秀员工。但上面(注:指成长抛弃伍六一和拓永刚)的事例显示,这种竞争更多造成内耗而非自强,因为破坏比建设容易。GE同时实行团队计酬,包括员工持股,是全公司的团队计酬。那配套的末位淘汰法也应依据团队而非个人业绩,竞争地就是合作。袁朗采取了正确的做法,成才才是末位员工,对团队贡献为负。”

尊重值得尊重的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但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危害了许多人的生命,那这个人的生命又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在全世界来说,它超越了法律和伦理,深入最虚无飘渺又最能折腾人的哲学领域。虽然我个人认为法律上应该规定死刑,你的生命,必须要对另一条生命负责,但对于连看杀猪都不忍心的许三多,这就是个复杂的命题。

何况,这天是他的二十三岁生日,他杀死的,又是一个弱质女性,尽管那个女人手中有枪,枪口对着许木木,但对于在军营里关了几年没怎么见过异性的他来说,所有的女性在他眼中可能都是弱者。

更何况,男毒贩那恶毒的眼神,一直在给他强化一个心理暗示:她想活,你杀了他。

更更何况,他经历过别人对他的生命从忽略到尊重,他就更加在乎一个人的生命。

于是,让老马、伍六一乃至袁朗都可以无语的三多,这次把自己逼进了无语的死胡同。

许三多这样的人进入死胡同,八匹大马也拉不回来。但是,他有吴哲这个战友,他有袁朗这个队长。前者向许三多点明人生的归宿感,后者给他一个跳出局中的机会,让他明白他的归宿,究竟在哪。

离开部队,在繁华的大街上,许三多与一切都那么格格不入,他以为自己还能做回老百姓,可从七连的血流入他的血里时,他就没法回头了。

人生总是向前走的,我们都没法回头,偶而停下来回味往事,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走。

这该是袁朗让许三多停下来的原因吧。

当然,许三多还必须回到七连,或者说,找到老七连的人,找到他的精神家园,解决他的思想问题。

马小帅、甘小宁这些七连的兄弟让他感动;成才,这位老乡让他无处可逃;最重要的自然是高城,这位七连的精神父亲一早就发现许三多的问题,发现他就象是一缕魂回来了,现在他要把这缕魂骂醒。

其实许三多就是来讨骂的,他需要在这个精神家园汲取点力量,继续前行。

对于生命的问题,剧中没有给出答案,但我想许三多应该是想通了。如果说剥夺一条生命,是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那是值得的,那依然是有意义的事。

更何况老A,是到目前为止,他最好的归宿。
[/M]
家园

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人的问题解决了,家里又出了问题。

这个问题设计得很好,人最后的成长,总是要通过家园这一关,这关过了,许三多才算真正成形了。

而且这个问题,也是首尾呼应,许三多从离开到回归,从懦弱到坚强,走过一个完美的轮回。

他走出村长的杂货铺,追上二哥,目光坚定,步伐稳健。相较之下,许二和的眼神倒有些空洞。

因为这一次,他是回来承担的。

他在看守所拉过许百顺颤抖的双手,放在自己的面颊上,虽然这个时候,他无法告诉父亲,他已经是兵王,他已经站在了步兵的巅峰之上,但那一张成熟坚强的脸,至少可以传递给父亲力量,让他相信所有的困难,在这一刻都不是问题。

他对从小到大一直照着他的二和说:“二哥,别难受,有啥事,我跟你一起扛。”

他把家里能收拾的都收拾出来,又向队里借了二十万,他对着电话说,其实更象是吼,因为这是他对自己、对这个家的承诺:这钱,我一定要还。

二十万就解决所有问题了么,当然不,但这至少给了这个家以希望。这也是这个家,目前所迫切需要的。

他对父亲和二哥说:“你们三个,有一个人出了事,你再给我两百零八个月,也补不回来。”

此时此刻,他的肩膀,已经可以挑起一个家的重担。他心灵的翅膀,已经可以飞越万水千山。他长大了,他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美好的许三多了。

所以,回到老A,他甚至可以和吴哲、齐桓开开玩笑;他甚至可以在成才的问题上让袁朗无语,当然这一方面缘于他独一无二的三多式纠缠大法,另一方面,缘于他的无私。

许三多的故事,实际上在这里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他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但是我们的另一面成才,还要面临他最后的考验。

意义


终于写完了,我不知该高兴还是该依依不舍。

说实话,《士兵突击》系列写得很辛苦,因为这部电视剧早已超越了影视作品的范畴,她触及了我们的心灵,触及了我们的成长,它更象是一则寓言,一个洗礼,一次回归。

所以,它禁得起我们反复咀嚼,在一年以后,可能在十年以后,它依然可以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我们都需要有一个理想或者坚持的出口,我们都需要在这熙熙攘攘的名利追逐中,不时碰触心中那片柔软的天地。

关于许三多的很多话,其实都放在其他人物评论里了。《士兵突击》是以许三多的角度叙述的故事,所有的人物性格,都带有许三多观察的痕迹。所以,所有的人物评论,其实都有许三多的影子。

关于许三多,我想我们不可能成为他,他的纯粹,他的干净,他的坚持,都是红尘里的你我难以去到的高度,毕竟,我们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首先需要活着。但当我们从物质与情欲里清醒过来,我们需要一点精神信仰;当我们飞得累了疲了寂寞了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精神的彼岸。这时候,我们需要在他身上提取一点动力,我们需要他的好好活有意义给我们鼓励,也需要他的不抛弃不放弃给我们支撑,然后在纷繁的生活路上,继续抬头,微笑前行

全文完。

PS.结束了,又好象一切都才刚刚开始,即使许三多、高城、史今、袁朗、成才、伍六一已经离我们经年,可转身的时候,许三多的白牙还是那么清晰,高城的疤还是那么沧桑,袁朗的笑还是那么狡黠,史今的眼神还是那么柔和,伍六一的脾气还是那么倔强,成才的酒窝还是那么难忘。
还常常在不如意的时候,还常常在酒入肝肠的时候,想起士兵的故事,想起士兵的精神,想起士兵的信念。
我们不是将军,也不是兵王,但我们是爱着士兵突击的人,是爱着生活的人,是一起相携着要让生活更美好的人。
感谢士兵,让我遇到你们,感谢你们,让我从男孩,真正到男人。
好好活,有意义,与君共勉!

欢迎关注俺的书《男人,就该这样 读懂士兵突击里的16个男人》

点击进入当当网购买

点击进入卓越网购买

哈哈,以上三行在以后的博文中会常常出现,大家别怪俺,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