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夏名亭53——吉林市揽月亭

(2015-12-04 15:26:50)
标签:

华夏名亭53

吉林市

揽月亭

杂谈

分类: 华夏名亭
    吉林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满族先祖的活动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以后的历史时期,吉林是军事重镇,是造船基地和水师营驻扎地,又是通过水路向北方前线输送的枢纽。文化遗存多以军事有关。在东北工作期间,与吉林的渊源,源于与此地“一五”期间的一个工业项目有关联。
    吉林市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这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位于长春市以东124公里处。吉林原名“吉林乌拉”,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境内居住汉、满、蒙、回、朝鲜等35个民族。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因康熙皇帝东巡所作《松花江放船歌》中,有“连樯接舰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有“江城”之称。
 
华夏名亭53——吉林市揽月亭
 
    一九七四年在吉林市北山公园东侧建设揽月亭。竣工之时,恰逢毛泽东诗词《重上井岗山》发表,因诗中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诗句,遂定亭名为“揽月亭”。
    这座现代的仿古亭子,体量巨大,融入了诸多现代元素。绿脊黄瓦,朱红色廊柱,二层汉白玉栏板,底层现代风格的门楣,封闭的亭室,宽大明亮玻璃窗户。掩映在苍松翠柏,绿树繁花之中。通向揽月亭亭门的台阶,设计成六级小平台,游人攀登之时可以缓解连续攀登的疲劳,又衬托出揽月亭亭基的宽大稳固,给人以大气磅礴的感觉。看来,地方建亭子,还是遵从了地方服从中央的老规制,没有在亭脊上设计五脊六兽之类的东西。
 
华夏名亭53——吉林市揽月亭
 
    三百三十多年前的春末夏初,时年二十九岁清朝圣祖皇帝玄烨亲临边陲,在松花江的惊涛骇浪中视察水师、二百多多艘舰船一字排列,威武雄壮,鼓舞着东北军民反击沙俄侵略者的斗志,康熙皇帝即兴写下了反映松花江沿岸的锦绣河山、北国风光的诗篇。
 
《松花江放船歌》
【清】玄烨
 
松花江,江水清,
夜来雨过春涛生,
浪花叠锦绣縠明。
采帆画鷁随风轻,
箫韶小奏中流鸣,
苍岩翠壁两岸横。
浮云耀日何晶晶?
乘流直下蛟龙惊,
连樯接舰屯江城。
貔貅健甲毕锐精,
旌旄映水翻朱缨,
我来问俗非观兵。
松花江,江水清,
浩浩瀚瀚冲波行,
云霞万里开澄泓。
 
    一代帝王,固守疆土,戍边安民,不愧为一代明君。热烈奔放的感情,有涛澜动地之气,一扫朝廷随风而靡、风花雪月的奢靡之风;语言通俗,流水行云、浑然天成之妙,是少壮皇帝呕心沥血的强国强军之作。
 
华夏名亭53——吉林市揽月亭
 
    毛泽东主席不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明领袖,也是一位胸怀世界的诗人大家。在文革后期,面临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气吞山河地发表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四海捉鳖”的诗句,极大地鼓舞着当时的全中国人民,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康熙大帝御驾北巡,检阅军队,浓重的爱国情怀和保境安民的理想抱负,反映了当时中国广大民众保卫国家,创造安乐祥和生活的民意,犹如当代的“军演”,向国内外传达着战斗的意志。
    同样,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贡献毕生精力,创立新中国,一扫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失败,使中华民族昂首挺胸屹立于世界之林,赢得了世世代代的尊重,赢得了世界列强的尊重。其历史功绩决不是一些既得利益者的诋毁、咒骂、中伤所能够撼动的。
    一座揽月亭,道出了白山黑水吉林美,山美水美江城美。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行进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华夏名亭53——吉林市揽月亭 


《月亮与海》.莫西子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冰火两重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