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夏名亭48——北京香山翠微亭

(2015-10-23 11:28:09)
标签:

华夏名亭48

北京香山翠微亭

杂谈

分类: 华夏名亭

    北京的香山公园有一座翠微亭。位于静翠湖南侧,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始建于一七四五年,因其地处古树、绿荫、沟壑、山岩之间,又与来青轩、蟾蜍峰、清音亭等名胜毗邻,故有“翠微”之称。此处古木森列,可收四时之胜,特别以“入夏千章绿荫,禽声上下”为最,是休闲、纳凉的绝好地方。

 

华夏名亭48——北京香山翠微亭

 

    静翠湖在香山公园东门入口不远处,是游香山的绝好去处。初春时节,丁香、连翘,桃花盛开;炎炎夏日,一汪碧水,满湖碧荷,垂柳苍松,郁郁葱葱,亭台雕栏,曲径回廊,是纳凉消暑所在。

    乾隆皇帝在一七四六年,曾经赋诗。

 

须弥与一芥,大小岂争差?

亭子不嫌窄,翠微良复赊。

入诗惟罨画,沐雨欲蒸霞。

莫羡痴黄派,倪迂各擅家。

 

    这首诗中有两个重要人物,都是元代著名画家,被后人称元四家的黄公望和倪瓒。乾隆皇帝在诗序中把亭子的位置、环境特点、四季变化进行了描写,最后一句“天然倪迂小景”表明这一景观宛如一幅天然的倪瓒笔下的一个图画。

 

华夏名亭48——北京香山翠微亭

 

    乾隆皇帝在诗的最后一句中写道“莫羡痴黄派,倪迂各擅家”。其中的痴黄就是指的黄公望,为什么诗中要提黄公望呢?这其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乾隆皇帝在十年(1745)时曾得到一幅黄公望画的《富春山居图》,十分喜爱,并在画上题诗钤印。而十一年,另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中,经乾隆帝认真比对,坚定的认为后者为赝品,并将自己的鉴赏认识命大臣梁诗正题于画作之上,这幅画现存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即《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实为黄公望真迹。

 

华夏名亭48——北京香山翠微亭

 

    乾隆皇帝在十年之后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再题了一首翠微亭的诗:

几株枯树一危亭,

拳石无多多诡形。

记得画图曾见处,

迂倪每契此中灵。

 

    再一次说明此情此景与倪瓒画图相同和一致。

 

华夏名亭48——北京香山翠微亭

 

    翠微亭一八六零年被毁,石壁上乾隆御制翠微亭石刻保留至今。中华民国时期,香山慈幼院在周边种植了桑树,以供养蚕之用。一九五七年又种植了一些柿树。一九九一年公园对景区树木进行移植、清杂,在原址上复建了单檐八角攒尖顶带头拱、面积为47平方米、柱高为3.9米的翠微亭。同时在景区内种植山杏、榆叶梅、连翘、竹林等植物,铺种大面积绿地,遂成为今天的样子。

 

 华夏名亭48——北京香山翠微亭

 

    皇家园林的亭子,多为皇亲国戚们享受。不仅建筑结构上金碧辉煌,十分考究,历史遗墨也较建于民间的亭子单一。许多去过香山公园的人们,更多是攀登五百多米高的“鬼见愁,忽视了东门左侧的翠微亭。有机会不妨造访翠微亭,分享感受皇帝游亭赋诗的意境。

   

华夏名亭48——北京香山翠微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