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夏名亭54——苏州真趣亭

(2016-04-23 11:34:10)
标签:

华夏名亭54

苏州

真趣亭

杂谈

分类: 华夏名亭
    苏杭二州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更是江南秀美的宜居之地。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名扬世界,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
    与京城皇家园林的气势磅礴相比,苏州园林少了些霸气,多了几许江南水乡的柔情,这些已经浸透了古典文化精华的园林,一座建筑,一块奇石,一幅楹联,一束兰草,都是充满匠心的雅兴所至,造就了江南园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狮子林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一,确实有一股灵秀之气在内流动。
 
华夏名亭54——苏州真趣亭
 
    自无代以来,狮子林几经荒废,几经兴旺。清咸丰年间,狮子林年久失修,叠石亭台坍塌;由最后一任园主贝润生购下重修,成为贝氏家族的私宅,亦即当代著名建筑大师、籍华人贝聿铭的家族。
    循园内西池岸北行,经曲桥到六角湖心亭。此亭是观赏园内湖山景色的最佳处,从亭中北望,真趣亭近在咫尺。环顾四周,假山林立,树木森森,西部陡峭的山坡悬崖处,瀑布经湖石三叠直泻而下,奔腾不息,气势磅礴。群山成岭,峰石倒影清晰可见,景色清丽,此处种植荷花,入夏,又是一番翠盖红裳景象。真趣亭是狮子林主观景亭。傍池的半亭亭额“真趣”,为乾隆帝御笔所题。
 
华夏名亭54——苏州真趣亭
 
    可以想见,盛夏时节,端坐于真趣亭中,凉风习习,观赏着美不胜收的人造湖光山色,品味着奇形怪状的太湖奇石,定然会生出无限遐想,一定是十分惬意又有趣味的超级享受。难怪皇帝脱口而出“真有趣”的大实话,实在是反映了当时的心境。后人有诗云:
 
御题“真趣”状元家,
两度宸游驻翠华。   
狮石千年仍突兀,   
五松无处觅槎桠。    
 
  华夏名亭54——苏州真趣亭
 
    真趣亭傍池而建,后有复廊。卷棚歇山顶,为花篮厅式面水轩。亭内结构装饰精美,屋架、梁柱刻有凤穿牡丹图案,六扇屏门上,刻有花卉、人物图案。亭东、南、西三面刻有狮头及万字花饰,油漆间以描金,富丽堂皇。

    由亭中向外望去,石峰重叠,树木葱笼,一弯池水,几曲平桥,景色十分秀丽。亭中有楹联一副:“浩劫空踪,畸人独远;园居日涉,来者可追。一座临水而建的半亭,蕴含着一则皇帝游历的逸闻趣事。

     公元二十七年(1762 )乾隆下江南,来到苏州狮子林游玩,一时雅兴大发,唤随从备砚,挥笔写下“真有趣”三字。这时给乾隆当导游的状元黄熙在一旁见了觉得不免俗气,便说“万岁御笔千金,微臣一贫如洗,叩请皇上把中间的有字赏给奴才吧!”乾隆明白了他的用心,也觉得这样太俗,传出去有损名声,便顺水推舟的把有字赏给了他,成了“真趣”二字。

 

华夏名亭54——苏州真趣亭

 

    乾隆皇帝弘历曾经五次游览狮子林,并留下大量题字和“御制诗”。1765年,狮子林已归黄祖兴所有。乾隆第三次游狮子林后(时称涉园),题下“真趣”匾额,又作“游狮子林即景杂咏”七绝三首、七律一首。

    1784年,乾隆最后一次游狮子林后,在《游狮子林三叠旧作韵》中写到:“真山古树有如此,胜曰芳春可弗寻。”这位75岁的老人自觉年事已高。只能“他日梦寐游”了。乾隆五次游览狮子林,题写三块匾额,留诗十首、临摹倪云林《狮子林全景图》三幅。在皇家园林掀起了摹拟江南山水,效法江南园林的高潮。

    后人以乾隆御笔的“真趣”匾额新增“真趣亭”一景,在淡雅的苏州园林中抹上了如此富丽堂皇的一笔,也是皇家园林对苏州私家园林影响力的一个典范。一座昔日的私家园林,留下无数的精彩给后人,有形的遗产和无形的精神交融,承载着一段历史的沧桑。

 

华夏名亭54——苏州真趣亭华夏名亭54——苏州真趣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