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悠扬的“二泉映月”乐曲,把你带到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二泉旁,
泡上一杯二泉茶,喝到口里,甘美醇厚。当你倒茶时仔细观察,还能发现茶水高出杯口数毫米而不溢。这是含矿物质多的缘故。专家认为:二泉水有消烦解渴、延年益寿之功。无锡惠山多清泉,因僧人惠照在此居住,故名惠山泉,惠山泉原名漪澜泉。
《二泉映月》 .陈敏

相传二泉是唐朝由无锡县令敬澄派人开凿的。共两池, 上池圆, 水色澄碧, 饮水都在这里汲取;下池方,
虽一脉相通, 但水质不如上池清澈。茶圣陆羽在他著的《茶经》中排列名泉二十处,
认为庐山康王谷洞帘水为第一,无锡惠山新泉为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为第三...
...。故惠山泉又称陆子泉。在泉亭上有“陆子祠”,是无锡人纪念陆羽的地方。另一位评水大家刘伯刍认为:
水之宜茶者七:扬子江中泠泉第一,惠泉第二,虎丘第三...
...。二者都将惠泉列为第二,此后“天下第二泉”之名为历代文人名流所公认。

仿建于陶然亭公园的天下第二泉,自然是赝品,有泉无水,更无茶香,只有亭台建筑的形制模仿,缺少了惠山泉的神韵。

宋代诗人苏拭曾两次游无锡品惠山泉, 留下了“独携大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吟唱,
更使惠山泉生辉。此后,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围绕着天下第二泉,品茗之际,或吟诗,或作画,或谱曲,留下了千古佳话,至今流传。辑录几句佳句欣赏。

惠山泉
【晚唐】皮日休
丞相常思煮茗时,
郡侯催发只嫌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
莫笑杨妃爱荔枝。

文征明.《惠山茶会图》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宋·苏轼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二泉亭中有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题书“天下第二泉”的石碑。另有一横碑,上镌明万历四年进士、布政史右参政永嘉《修泉亭记》、清宋之晋《天下第二泉说》、王澍《重修惠山亭泉记》。

方池北边墙上,嵌有雍正五年吏部员外郎王澍书“天下第二泉”大字题刻。有人把陆羽评泉、苏轼题诗、王澍书法相提并论,称为“二泉三绝”。

二泉亭为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的四角方亭,四根柱子细且长,支撑着翼角飞翘的亭顶,格外豁亮。亭顶正背两端两条盘龙相对而望,中间有一颗光焰四射的宝珠,意为“二龙戏珠。亭内仿建二泉的上池及中池,亭外是二泉的下池。三池在同一轴线上。

二泉亭的周围绿树环绕,太湖石砌筑的小景错落有致,每天三三两两晨练的人们,进行着各自喜欢的活动。这里是公园里唯一禁止播放电声音乐的地方,清雅幽静,吸引了不少人。

二泉亭子顶部的装饰,体现了江南造园艺术的明显特点,细腻、精巧、前部为两组塑像,一位看似舞剑,一位看似抚琴,只是不知道是哪路神仙大士,与之对称的后部是两个相同的花瓶装饰。内部顶子是朱红色木质砖瓦结构。

品尝过二泉“小团月”名茶的人不多,因为真正的“天下第二泉”已经干涸,当年月供几十担泉水,供给皇帝享用的胜景不再,正如许多历史遗迹的情况,清泉团月今不再,此地空余二泉亭。

六年前,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不知庭前对联的境况可否恢复,“试第二泉,且对明亭暗窦;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

当下留给我们的,只有手拿着瓶装水,听着广播里《二泉映月》幽怨曲调的游人们。民间音乐家华彦均,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位顽强求生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北京陶然亭公园里的“二泉亭”仿建,让人们记起了无锡锡惠公园的“天下第二泉”,记住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文化历史,时时警醒我们身边许多慢慢消失的文化。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