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2011-05-06 23:12:11)
标签:

焦山

镇江

旅游

分类: 【华东地区】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文·摄影/一舟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01

 

    上两篇博文,分别写了镇江“京口三山”中的两山(金山、北固山),本篇说说焦山。

    焦山,在“京口三山”里面积最大(周长2000多米),也最高(71米),巍巍然耸立在扬子江心(长江自扬州至入海口段,旧称扬子江)。

    焦山原名樵山,相传东汉末年,名士焦光隐居于此,汉帝闻其名三下诏书,皆被焦光婉拒,后人将樵山易名为焦山,以示纪念。焦山立于浩浩长江之中,江水环绕,满山苍翠,如碧玉浮江,故又有“浮玉山”的别称,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岛屿。

 

    到焦山旅游,游的重点是“揽胜”,岛上的古寺、古树、古碑、古代摩崖石刻,号称焦山“四古”,值得仔细浏览和细心口味。历史上,焦山是扼守长江的重要门户,南宋名将韩世忠曾率部在这里抗击金兵,其夫人“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清代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英国军舰侵入扬子江,在这里受到焦山守军的顽强抵抗,沉重打击了英军的侵略气焰,在中国近代反帝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在焦山,还留有众多历史名人足迹,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这里留下了摩崖题刻;郑板桥、康有为、柳亚子等,曾在焦山潜心攻读;郑板桥还曾写下诗句:“静室焦山十五家,家家有竹有篱笆”。清代乾隆帝六下江南,到镇江也要住在焦山,这里还保存着乾隆帝南巡时下榻的行宫。

    一句话:

    江南行,不能不到镇江;

    到镇江,不能不游“京口三山”。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02、焦山万佛塔:已成为远眺焦山的标志性建筑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03、揽胜之路一:长江水环绕,使焦山成为江中岛,上焦山可坐缆车,从空中滑行而上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04、揽胜之路二:也可在水中行,搭乘轮渡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05、定慧寺山门:焦山定慧寺原名普济禅寺,建于东汉兴平年间,距今已有近1800多年历史;唐朝玄奘大师的弟子法宝寂来山创建大雄宝殿;宋代改称普济禅院;元代改名焦山寺,后毁于火;明宣德年间重建;清代康熙帝南巡游焦山,将寺名改为定慧寺,沿用至今。寺庙现保持明代建筑风格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06、江南古刹: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香火鼎盛,据说星云大师曾在这里研习佛法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07、许愿祈福:寺里备有柱香,供信众们礼佛参悟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08、僧俗之间:一个眼神,两个世界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09、寺院客堂:寺院的待客之处,但接待的不是我等俗人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10、大雄宝殿:供奉佛祖之处,佛仪庄严,令人瞻仰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11、佛殿建构:大雄宝殿雕龙描凤的屋顶不用钉子,全部用方快木拼合而成,图案精美,木构的飞檐、斗拱,结构精妙,国内少见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12、三诏祠:一代名士焦光,三见诏书不为官诱,这样的人现在是不可能出现了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13、壮观亭:建于明天顺年间,亭名取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诗意。亭柱上刻有三副楹联:江天共一览,心迹喜双清砥柱镇中流,此处好穷千里目;海门吞夜月,何人领取大江秋金山共此一江水,王母来寻五色龙

    俺更喜欢“砥柱镇中流,此处好穷千里目;海门吞夜月,何人领取大江秋”一联。联语寓情寓景,气势磅礴,写出了焦山之美。

    在游览寺院、名胜之地时,欣赏这些建筑门柱、廊柱上悬挂的楹联,一是可增加对名胜、寺院延革的了解,二是这些楹联大多为名家撰写或题写。如清代孙髯翁撰写的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共一百八十个字,被誉为“古今天下第一联”。再如山海关孟姜女庙有这样一联,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您能读下来吗?有好几种读法,试试吧,呵呵。

    俺曾是中国楹联学会发起创始人之一,俗务缠身未做出任何研究成果,辜负了一个会员应尽的义务。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14、万佛塔:塔藏万佛之身,虽是现代建筑,登高一瞻,也是别有风味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15、一塔供万佛:登塔瞻仰,果然是万佛云集,蔚为壮观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16、我佛慈悲:佛音能度人之静,佛门能净人之心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17、万佛塔:换个角度,飞檐凌空依然壮观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18、梵音天籁:最打动我的一次梵音,是20多年前傍晚在西湖边的净慈寺,听僧人做功课,音如天籁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19、超载:轮船超载,不亚于汽车,第一次见到,正值枯水期,船动不了窝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20、江南庭院:这样的建筑格局,美不胜收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21、白墙碧瓦:行走其间,让人痴恋烟雨江南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22、俯瞰定慧寺:站在焦山的高处往下看,眼前是古代建筑的对称美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23、“轻舟”过大江:缆车方便了游人,却破坏了景观,俺爬山从来不坐缆车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24、焦山古炮台:焦山东侧山脚下,八个用石灰土夯实的炮堡呈扇形,面对长江的入海口,这就是著名的焦山炮台。整个炮台是暗堡式,每个炮堡都附有一座小弹药库,另有一大弹药库在炮堡南端门外偏西处。整体用三合土分层浇灌而成,坚固异常。抗战时,炮台为日军摧毁,现存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25、不能忘记:炮台建于1840年,清政府为了加强长江防务,决定筹建焦山炮台,与山、象山、江都都天庙炮台成犄角之势。1842年,英军发动扬子江战役,英军舰侵入长江,遭到山和焦山炮台守军的抵抗和沉重打击。焦山炮台守军面对70余艘敌舰,毫不示弱猛然炮击,但终因寡不敌众炮台失守,守岛军民1500多人全部捐躯。英军攻陷镇江。恩格斯在《英人对华新远征》一文中这样评价了此役: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26、百年火炮:就是这样的土炮,当年在与船坚炮利的洋鬼子进行战斗,怎能阻止侵略?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27、美女的沉思:一个MM在炮台遗址前陷入沉思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28、焦山碑林:碑林珍藏历代碑刻四百多块,数量仅次于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碑刻镶嵌在回廊亭阁之中,有书法、艺术、史料、历代墓志、石雕艺术等,内容极其丰富。其中,唐朝仪凤二年(677)多立的魏法师碑,被誉为初唐妙品,碑文完整,字体工整遒劲,为国内罕见的唐碑。

    碑林内最著名的还有东晋王羲之《破邪论序》;唐颜真卿《题多宝塔五言诗》三十首,共四十四块;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城市山林”横额;黄庭坚的《蓄狸说》;苏东坡《题文同墨竹跋》及《墨竹自题》;元赵子昂小楷石刻二块;清成亲王书《归去来辞》七块;等等。均为名家手笔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29《瘗鹤铭》残片:我国保存的价值极高的“二铭”之一(南有镇江《瘗鹤铭》,北有洛阳《石门铭》),相传《瘗鹤铭》为东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30、碑林小景:碑林的环廊上,镶嵌着许多珍贵的古碑,廊外植有各色花草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31、碑林紫玉兰:几株亭亭玉立的紫玉兰,如南国少女婀娜多姿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32、焦山行宫:乾隆帝六次南巡,到镇江时就驻跸在焦山,行宫里现有图文展览介绍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33、行宫小景:庭院虽然不大,但设计格局精巧,给人以步移景换之感


【镇江·京口三山】——焦山揽胜
 34、长江落照:走出焦山景区,太阳在西边钻出了厚厚的云层,给江水染上一层美丽光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