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海燕
海燕,不是人名,是一个ID名。这名字在已经消失的263海云天论坛,可以说是“广为网知”。我一直称这个孩子为“燕子”,并一直带着一种源自心底的震颤,翻阅着她挥洒在网络上的文字。
燕子来自云南思茅,彝族人。2004年,她刚18岁吧,却已经是一个颇有经历的“老打工”了。她很早就休了学,独自远离家乡在外打工,小小年纪,从山村走向思茅,走向昆明,走过许多地方,现在飞翔到了南海边的广州。
燕子对文字的狂热喜爱,使她成为当时海云天论坛文缘最好的网络写手。她的文字魅力,源于她生于斯、长于斯的那片红土地,源于贫穷的故乡给予她的乡土乡情和对她亲人朋友的那份浓浓情感。
她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字教育和训练,她对文字痴恋,是她对文字的那份独特心理感受——真实、不做作,充满着纯朴而浓烈的乡土气息,虽稚嫩,却时时会给阅者带来刺痛心扉般的震颤。
在外打工多年,她从微薄的工资中省了又省,给仍然劳作在田间的父亲买了驴,还为家里添置了彩电等物品。那驴和这些东西只不过几千元,是她从不到一千元的工钱里一元一元积攒起来的。
辛苦打工的同时,她没有放弃对文字的喜爱和追求,一直在网络上勤奋耕耘。从2004年到今天,她应该写了有几十万字了吧。2004年冬,我曾在海云天发起一个出书倡议,想通过网友捐助的方式,把她散落在网上的文章收集在一起出一本集子,书名就暂定为《思茅海燕》。倡议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后因有人认为此举有“骗人”嫌疑,倡议遂宣告无疾而终。
书没出成。燕子却没有放弃对文字的历练和追求,依然故我地继续在网络上写着、写着。去年吧,或是更早一点,她的不少文章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她还成为思茅地区文联年龄最小的会员。当得知这些时,我心底涌出的是说不出的欣喜。
一个女孩子,在没有任何辅导下,以文字方式追寻着那个属于她的玫瑰色的梦,这在无事不“商”的今天,多少令人有些稀嘘。
认识燕子三年多了。三年来,她的文字又有了长足的进步。从她的文字中,能感受到,她比前几年开心了许多。她的头发比三年前长了许多,看照片,已经长成一个大姑娘了。多年来,一直想帮帮她,却没有对她有过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有时想想,确实很惭愧。
她是一个很有孝心的孩子,她对父母和对故乡的情感,闪露在她的文字中,成为这个贫富悬殊越来越大的时代里,一份难得的人际情感的真实记录。
今天,在她的博里读了一些她的文章。她还是她——那个真实可爱的燕子!
帮不了燕子,在节日将临之际,为她送上一个深深的祝福吧!
2008-1-30 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