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是一冬最冷之始。
从这天起,节庆就开始进入了家庭。
北方人讲究“过腊八”。腊七或更早一天,母亲一定会把准备好的各色豆米一洗干净,在腊八清晨摸着大黑起床,先用滚火将一锅豆米煮沸,再用慢火将八黍们一个一个熬熟。红红的火苗中,一年的滋味,全部煮进一锅暖暖的粥里。
腊八粥之所以好喝,怕是这粥中,溶入了太多母亲对儿女们只知奉献、不求索取和无微不至的关爱吧?
喜欢喝妈妈熬的腊八粥。在粥中加点绵绵的白糖,那滋味,暖暖地一直甜到心底。这粥喝了多少年,却一直没能真正品得粥滋味。今夜方知,有母亲关注的节日,才是真正的节日。这样的日子,时时充满着暖意。
有些年喝不到这样的粥了。这腊八,也不知遗失在了生命的哪个角落。
今天,一如既往的加班,最后一个离开单位。班中还有同事问:“今天去哪儿喝粥?”当时恢谐地回了句,“住的地方到处是粥铺。”
然而,这个腊八,没粥。
没粥的腊八,一如这渐寒渐冷的冬夜。冷冷中,凭添一层思念的孤寂。
冬夜很冷。在这样的夜里,忽然止不住反反复复地思念起了母亲。
无粥的腊八,有思念陪伴,心里依然涌动着一股股暖意。
我在想:
有母亲照顾的日子,真的是生命中最温暖的时节!
长夜衣带霜,
思意两苍茫。
少时不知事,
空废好稻梁。
2008-1-14 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