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的几个重点
在买房子这件事上,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和判定标准,我只是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总结了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一,先确认要不要改善生活
在买房之前要确认的,是到底要不要改善现有的住房条件,如果坚决想要改善,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改善哪个方面。
住房的大条件由这么几项来框定,1,居住地点,2,居住环境,3,居住面积,4,居住方式。
前几条一看就明白,这最后一条“居住方式”,指的是从爬楼梯的房子到有电梯的房子。从没小区花园物业管理的,到有小区花园物业管理好的,或者从高层到联排,从联排到独栋等等。
二,挑选最需要的条件改善
四项全面改善当然是最理想的,但需要的资金也是最大的,从实际出发,改善还是要分步进行。所以,应该挑选一项最重要,以及眼下生活最急需的项目来进行,比如说,老人年纪大了爬不动楼梯,比如孩子上学太远,每天要跑几个小时,比如环境嘈杂感觉拥挤等等,能够改善一个最急需和不可忍受的项目,买房也就值得了。
三,牺牲可以牺牲的条件
为了改善重要的居住条件,在资金量一定的情况下,需要牺牲一些条件,比如住大了点可能远了点,比如住在学区里却要爬楼梯,比如住在豪宅区却是楼层矮比较靠路边等等,牺牲一些自己能够牺牲的条件,换取自己最需要的条件,这是在买房时要想清楚的,追求面面俱到的结果,只能换来停步不前。
四,买房要先看总价再看单价
许多人买房的时候,特别喜欢跟单价较劲,1万还是9千5,对他们买还是不买这套房子的影响最大。其实,买房最重要的是总价,在买房之前,先确定自己要买多少钱的房子,50万?100万?还是300万,多少都可以,先设定好,再给自己一个上下百分之十左右的浮动区。
用100万的房子举例,比如说,一套75平米的两房,总价100万,单价是13330。一套85平米的房子,总价是110万,单价是12900。看起来85平米这套便宜,但是可能在楼盘位置,物业管理方面,两个房子有不小的差距。大十个平米的房子,有可能在公摊或者阳台等等地方消耗掉了,根本没能改善住房条件,却是要多掏10万块钱,还要为这十平米的面积牺牲很多硬条件。
所以,先设定总房价之后,会方便你在其它方面做出取舍,能更清醒地选到适合自己的房子
五,先看户型再看面积
面积这个指标,在房子总面积的10%-15%范畴内,起不到大的作用。所以,要先看户型。
深圳有许多小户型的房子,77平米,可以做成三房两厅两个洗手间两个阳台,北京的一房一厅也要100平米,到底要几个房间,几个洗手间,还是只要大空间,这样的个人喜好,在挑选房子的时候,要自我把握。
如果给一个香港人100平米的一房一厅,他掉头就走,那个77平米的三房,倒是会让他一见钟情。这样看来,少花钱买到更适合的房子,并不是不可能。
六,抓住重点才看房
买房肯定得看房,看房是件挺累人的事,但想买到合适房子,不看又不行,怎么办呢?
其实,只要把上面那些条件自己给设置好了,有的放矢地看房子,跑腿率不但能大幅下降,成功率还可以大幅提高。抓住重点,抛弃跟自己想法无关的房子,是看房的重要前提条件。
先说这么多,想起来再补充。现在,新房和二手楼市场都已经非常健全,买卖房子很方便。买房子这件事,主要还是要从自己的经济能力和消费意愿出发,自己挣来的钱怎么花是自己的事,自己挣不来钱不花也是自己的事,不要跟着别人的标准走,生活自然就顺畅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