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 VS 地球物理

(2006-07-26 23:08:07)
标签:

地球物理

炮眼

物理探矿

检波器

郭德刚

分类: 杂谈感想

艺术 Vs 地球物理

 

我是一个哲学家!

背手光脚走在自家的地板上,我郑重宣布着,可是我的听众,老ZYY 都是一副听相声的样子,老Z说,你应该再学学郭德刚的表情。

我很不服气,没看哲学家的博客里都是卖书的广告吗,没看我的博客里都是思想吗,我才是真正的哲学家。

还是没人搭理我!小人书一样的电视机,这俩人看得挺起劲儿。

 

“艺术VS 地球物理” 回到书房,我打出了这个题目。

把这个题目一打完,立刻感觉战战兢兢的,我的胆子好大啊,用“艺高人胆大”形容肯定不行,我肚子里没货,用“初生牛犊不怕虎”来形容,我年纪太大不贴切,感谢博大精深的中文,最后找到了“无知者最无畏”这句话,用在我这儿特合适。

 

先让大家看两幅画,这是我在艺术家的博客里复制过来的,由于刚找到艺术家的博客,看得时候如饥似渴,难免囫囵吞枣,所以画家的名字没记住,但是这幅画的画法可是印象深刻,它是把油彩倒在画布上,然后让油彩自由流动,就形成了画面上的效果。

 艺术 <wbr>VS <wbr>地球物理

 

艺术 <wbr>VS <wbr>地球物理

 

闲话少说,我要开始说地球物理了,记得我当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在专业一栏里,是一行巨长的字“石油与天然气地球物理探矿”。在后来大量同学亲戚的问询中,我基本上说不全专业名字,其它同学的专业都很简单,比如自动控制,数学,化学分析等言简意赅,只有我的专业连断句都难,不知道该简称为石油与天然气呢,还是探矿呢,还是地球物理。

 

上学以后搞明白了,我是要学习用地球物理的方法找石油(有了石油跟着就有天然气),同系还有一个兄弟专业,叫做“金属与非金属地球物理探矿”。他们负责找铁啊、铜啊。水啊等等,我们这一个系,就把所有资源都找全乎了,当时还真挺自豪的。

 

地球物理的一个基本方法是地震法。顾名思义,地震就是地表的震动,如果没有自然的震动,就要形成人工的震动。我们使用的人工震动方法是放炮。

 

用长长的电线连接着一个个检波器,网状地分布在可能有石油的方圆几公里,然后挖几十个树坑大小的炮眼,放上炸药。“轰”一声响,地震就来了,地震波传到地下,再反射到检波器上,记录在地震仪上,野外工作就完成了。简单的说,有石油的地界和没石油的地界,反射回来的地震波不一样,这么着,油田就能找到啦。

当然找到石油没这么简单,后面还有大量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过程。

 

我们实习的时候,经常有农民一家几口坐在炮眼上不起来,最后是地质队员们把他们抱走,炮才能放响。后来才知道,放炮后赔给农民的钱,远远弥补不了他们的损失。炮眼看起来不大,放炮之后的眼也不大,可是在一场透雨之后,从炮眼往外的几百平米的地面就会大面积的塌陷,根本种不了庄稼了。

那个时候,农民的地跟石油比起来,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只是我一直忘不了炮眼上坐着的农民,心里总想着放炮后的土地。

 

这两副画,让我立刻联想到放炮之后的地下,因为画面的形态,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地下剖面图太相似了。

艺术和地球物理,艺术家和家庭妇女,都有可以相通的地方,这就是世界的多元性。

“我是一个科学家”,这是郭德刚的原话,说完了以后要拿手捂着嘴,做不好意思状。嘻嘻。

 

 

向我那些战斗在祖国石油行业的同学们致敬,他们很多都已经是真正的科学家了。可惜他们不看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