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yy艺术家草根画室莫扎特大芬村 |
分类: 杂谈感想 |
人民,艺术,艺术家
我是一个人民,这个说法有点那个年代的味道,现在的人民叫草根。
无论是人民也好,草根也罢,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大街上行走着的一个普通人。
我这个普通人不懂艺术,艺术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我还没来得及google一下,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来定义了。所以,这是一篇和艺术无关和人民有关的文章。
在中国长大的普通人,很难跟艺术有亲密接触,艺术等同于天上的云朵,月亮上的嫦娥,博物馆的珍宝,再就是名人了。
云朵也好,嫦娥也好,珍宝也好,对于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美好珍贵和高不可攀,也就是说,我这个草根人民具有的能力,欣赏不了高深的艺术。
为什么艺术还包括名人,因为虽然我们不了解艺术,但是跟这些艺术相关的人名,却是天天在耳边响着,感觉比艺术本身更加熟悉。比如,达芬奇、毕加索、肖邦、莫扎特、斯皮尔伯格、张艺谋、陈逸飞……
可能艺术家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为之痛苦快乐疯狂着的创作,对于一些平民百姓来说,只意味着他们爹妈给起的一个名字而不是他们的作品。
我就是这么一个不懂艺术的普通女人,不是我不喜欢,而是我没机会。
中国的教育里,没有任何关于艺术欣赏的课程,如果不幸像我这样学了理工科,就更难跟艺术发生什么联系。除非你是有家庭的熏陶或者朋友的带领,否则,你距离艺术绝不比你距离白云更近。
比如,我不懂欣赏绘画,无论油画、国画、水彩画乃至动画,在我眼里都是一样的好。以至于有机会看画展的时候,根本不敢作声,生怕自己的无知露了馅,所有挂在墙上的画,哪怕是大排档墙上庸俗的牡丹,我都感觉相当不错。记得去深圳大芬村参观的时候,我在一间工作室里看一个画工在画“蒙娜丽莎”,崇拜的不得了,还以为见到了名画家,可画室的主人告诉我,这人一天要画几十幅呢,只不过是个工人,看看,在俺们深圳大芬村的画室里,我也还是露怯了。
对于书法、音乐、雕塑、电影,都是一概不懂。这些不懂的项目,被我统一划归为艺术。对于在艺术品中心出售的所有物品,有草编的,玻璃吹的,木头刻的、藤编的哪怕是双拖鞋,我都是抱着崇敬的态度,但凡相中了,不太敢讲价,跟我在罗湖商业城的威风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电影,我的观赏能力也在最低水平,大家都说好的,就去电影院看看,大家都说差的,就不看了,大家都狂骂的,买个碟来看看,主要是好奇为什么这么骂,至于其他的高深评论,什么这主义那主义,什么反社会性以及表演的功力,导演的功力一概不了解。
不懂不难,装懂更难。由于害怕装懂。对于一切艺术的鉴赏,均采用直观的办法。就像我挑木地板、墙纸、瓷砖的办法一个样儿,感性是女人的特长,不是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吗,那么我这个活人的感觉,应该能找到跟艺术挂钩的一个小点吧。
前天去广州,老Z为了找一个朋友,把我和YY 带到了一个很高级也很特别的地方。一栋上下三层的小楼,装修精美,墙上挂满了画。,YY再三问我,这是个什么地方,很奇怪啊。我回答,你就是知识贫乏,连这个都看不出来,这叫画廊。YY 仍然奇怪,四顾之后再问我,这里的画很贵吗?我根据装修把手一挥,当然了,价值连城、不可估量。
话虽是这么说,可我看这满墙的画都是一个调调,画是中国画,这是我能区别的,但是直观上没有视觉效果,乌图图的颜色跟挂一墙的馒头没区别。我喜欢极端的色彩,就像我喝水要么冰水要么开水,最怕就是温吞水,而这里的画,恰恰属于温吞水的感觉。
最后问清楚了,画廊是个将军开的(还好不是个名画家),墙上的画出自同一个画家,此人的特长是画云,各种天上的、山顶的、山中间的、山脚下的云,所以颜色类似馒头,画好象不贵,几千块一幅。
在回家的车上,YY再三的说,怎么挣钱呢,妈,你说,他们怎么挣钱呢?
你以为都是咱们这样的俗人吗,大把的人懂画喜欢画,人家买了房子就来买画,开个酒吧也来买画,开个服装店也来买画,不用你操心。
YY还是不服气,你拉倒吧,这样的画怎么挂在酒吧?
还是老Z 解了围,说是这些画不错,很多人买来送领导,是拍马屁用的,现在的领导们都喜欢挂幅画,表示自己有文化。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