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2009-10-30 13:14:13)
标签:

小猪虾米

西藏

藏面

甜茶

酥油茶

雅鲁藏布江

岗巴拉山

雪山

羊卓雍错

分类: 猪手涂涂—单幅、涂鸦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广大人民反应:卡定天佛瀑布的山石像,光看照片,实在分辨不出。那我就再画一张图吧,这是小喇嘛守护酥油灯的想象图。那个酥油灯很明显的,但要看出喇嘛呢,确实需要一些想象力……

 

    (版权声明:原创漫画,要转载或报道,请与作者北碚小猪联系,获得书面授权后方可,并请注明出处。对一切侵犯版权的行为,作者将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小猪的答复:

to tina_moda:恭喜你第一次抢到沙发。

to 长剑问天:FIFA 2002是什么?足球赛吗?不好意思啊我是球盲,一点都不懂……

to 那年那月:我们在旅程中,遇到无数这样的小孩和女人、老人,很痛心。

to nina:不知看到这样的彩虹,是不是我们的福星高照了。

to 小懒:小提琴每天都在拉,希望能快点拉出动人的音符来。

to 大驴:不用羡慕我,你也可以去西藏的。这真的不是难事,只要你有心要去,就能去。

to 荔枝:谢谢你百忙之中还来看我!

to linda217:实现了解门票价格和当地的消费状况,十分有必要。

——————————————————————————————————————————

 

从林芝回到拉萨的那个夜晚,下雨了。第二天早上,仍然小雨飘零。我们有些担心,今天可是要看羊卓雍错的,如果天气不好,神湖怎不肯露出她的美貌?

这是珠峰之行的第一天,走西南线,先看羊卓雍错,再经由浪卡子去到日喀则。休息一晚,第二天上珠峰。

不管了,先解决早饭问题吧。

我们早就憧憬着去地道的茶馆感受与当地居民同乐的氛围,于是就把珠峰之行的第一餐,定为喝藏式早茶。我们请司机指点一个正宗的当地人光顾的茶馆。司机是藏族人,老家在四川康巴那边,叫洛桑桑珠,我们就叫他桑珠,或者很昏倒地按照汉族习俗叫他“桑师傅”……

桑珠把我们带到这家连招牌都没有的茶馆里。就在布宫西侧马路对面。茶馆对门是酸奶坊。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进得红漆镶花门,扑鼻而来的是浓郁的酥油味,和昏黄的灯光。桌椅靠墙围成一圈,已经坐满了。生意极好,闹哄哄充满生活气息。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漂亮的花纹绘满天花板,色彩还很鲜艳,但天花板却早已老旧发黄了。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斑驳的黄色墙壁上,贴着菜单。只有几样简单却经典的食物供应。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这个茶馆有三间屋,从外面的大屋进来,这个稍小的屋里,有收银台。自家上前点菜付钱,拿票,再返回座位等着去。我仿佛回到了八十年代的国营饮食店。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虾米付好钱,拿回一堆票据。最下面的金属牌,桑珠说上面写的是“藏面”。上面的几张杂牌纸票,不用在意票面上都写了什么,店家自会懂得它们代表着哪些美味。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很多藏族军警也来茶馆吃早茶,军民同坐一桌,一派和谐景象。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我们进到第三个小屋,才找到座位。生意不是一般的好!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我钻到厨房门口,借着服务员进出的工夫,偷拍几张。厨房里酥油的味道更浓,到处都油腻腻的,我有些胸闷。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这是我们隔壁桌的茶水。一个中年男人独占一张桌子,点一壶茶,就可以消磨整个清晨。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我们的茶也来了。这是甜茶。所谓甜茶,是用奶粉茶水糖冲泡的,味道跟珍珠奶茶很相似,比较清淡。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甜茶我能接受,酥油茶就完全没实力了……

我身后的大叔,就是独享一壶茶的那位。他在拼命躲镜头,但还是无可奈何只能把他拍进去。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左边是甜茶,右边是酥油茶,看上去甜茶似乎比酥油茶更为厚重。其实不是。如果你喜欢cheese,不讨厌油腻,接受咸味饮料,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在高原畅饮酥油茶了!

虾米就喝得连连叫好,我不行,沾一口就觉得闷。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藏面终于来了。小小的一碗,汤清面滑。面条是青稞做的,牛肉是牦牛肉,货真价实地侵润在汤中。鲜美无比。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看虾米的吃相,能想象到它的美味吧。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我对面条没有偏好,从小就反感,所以吃得很勉强。但并不代表这碗藏面不好吃。可能对我这种吃惯清淡的胃口来说,太咸了。而且逃不掉也是浓浓的牛羊油味。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吃着吃着,进来一位乞讨者。我们已经多次遇到乞讨者,攻略上也说可以给他们钱。但我们还是怕有什么规矩,所以不好轻举妄动。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小史的牛肉水饺来了。里面都是大大块的牛肉,吃得小史满意无比。他说,以后每顿饭来这里吃完水饺就行了。那我可不愿意,我还想享受高原上更多的美食呢!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吃饱喝足,我们出发。桑珠不像第一位汉族司机那样亲切随和,总觉得跟我们有些隔阂。一出拉萨市区,就告诉我们路边这个厂家是卖牛肉干的,回来的时候不经过这里了。言下之意就是要我们下去买。我们不好拒绝,便进了店。

店里不许拍照,但我一开始不知道,拍了一张。店里的东西很多,都是为旅客准备的,不便宜。最搞笑的是远处那面墙上的标语:“不吃虫草我吃牛,身体健康不用愁。”油菜啊……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去林芝的方向是拉萨往东,去珠峰,则是往西。不管往东往西,一出拉萨,就处处是这样的关卡——限速检查处。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司机都乖乖地去领限速卡,并在规定时间内,不敢超过规定行程。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去珠峰,我们不再使用面包车,换成了TOYOTA4500。在藏区,这种越野车随处可见,基本上都是供游客租用的。

往西的风景,就不似往灵芝沿途那么秀丽了。但白杨夹道的道路,仍然很动人。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开到一个小镇,蓝天露出来了,我们看到羊卓雍错的几率大不少。

在拉萨行车旅游,下雨不用愁。因为开出几十百吧公里,肯定能出雨区。这不,云开雾散了。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在这个小镇,桑珠停下车来,说要去找什么人。我们也糊里糊涂下车,进到路边的小店看纪念品。现在想想,桑珠只是找了个借口,把我们扔到小店前,引诱我们进店消费而已。

店里的东西,八角街上很多。但在这样的小镇上,那些珠宝首饰古玩们的真实性更容易得到证实。Kate就买了块红珊瑚的挂坠。

我对珠宝首饰没兴趣,倒是看中一个小碟子。老板说是农村收上来的,开价一百多。我懒得还价,拍几张照片留纪念。

小碟子有何特别之处呢?碟子底部写着乾隆年间——谁信啊,写了乾隆俩字儿,就能证明它是那时代生产的吗?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我只是看中它正面的图案而已……后来才发现,这样的图,好多器物上都有。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在小镇撒了泡一块钱的尿尿,登车出发。很快到了一个观景的地方。桑珠说这里是雅鲁藏布江。

几张照片拼的全景。云层又有些厚了,天光不明亮,江水也不清澈。不过在鲁朗两江交汇处看到的雅江,也不清澈,比尼洋河浑黄许多。看多了西藏透明的河水,再看雅江,实在觉得普通。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我身后是经幡。以前看到的经幡,大部分都是飘起来的,这里却是缠在棍子上插成一大捆。

插一句,在西藏旅行了四五天,我每天都不能睡好,已经面容憔悴了。可是精神十足。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这个石台,是水葬台。好像西藏现在还有水葬,记得吗,我说过西藏人基本上都不吃鱼的。这跟水葬有关。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沿途路况良好,这条通往岗巴拉山的柏油路,笔直平坦地伸向天边。路边有附近的农人在行走。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那些人也许是这个小村的居民。一路上,我们经过了很多类似的小村庄。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也遇到了很多过马路的喜洋洋。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通常,沿途的房子,总是白墙彩窗修整得一片崭新。但也许这里人烟渐少,政府也不用多搞形象工程了吧。所以,原生态的土房子多了起来。

我觉得这样的土物,比那些新房子更为厚重,有人的味道和历史的味道。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开始爬山了。我们翻越的岗巴拉山,海拔4700米。一条蜿蜒若巨蟒的山路盘旋其上。弯道很急,常常都是180°的发卡弯。桑珠技术不错,弯道过得猛,我们在车内东歪西倒。所幸路面平整,不至于颠簸。

照片基本上都在车内拍的,有影子请忽略。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山的景色,再不似林芝附近的山那样树木葱茏。山石上只有一层草皮。所以颜色比较单调。

林芝那边的山是女人,这条线路上的山,是汉子。很雄伟。

我觉得照片很无力,从照片上无法体会到穿行在山中的震撼感。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阴云封锁了蓝天,我们到底能不能一睹羊卓雍错的丰姿呢?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在半山腰停下休息,远眺,可见点点雪山在视线消失的地方。

低头看时,发现我们已经爬了很多山路了。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抬头看,我们要继续爬的山路更长。那一条条横亘的盘山公路,把山体切分成若干碎块。我们不得不沿着这些切痕,翻越崇山峻岭。 

我有些痛心,不知道山的皮肤被人类切割成这样,它疼不疼。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有路就有丰田车……

丰田车有没有到西藏来拍过广告呢?西藏复杂危险的路况,很适合展示汽车的雄姿呀!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继续爬坡。黄色的山体渐渐被白色代替,证明我们已接近山顶了。积雪覆盖的山坡上,公路切割出的痕迹更加明显。那都是大山皮肤上的伤痕。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突然,眼前的景象都消失了,天地一片混沌。原来,我们闯入了云雾中。那些缭绕在山尖的云朵,遮住神山不让尘世中的人看到的云朵,就是这样的一团雾气而已。

桑珠放慢车速,在云间穿行。快突破云层时,我看到雾气沉到山谷中,宛如神仙临凡时伴随左右的仙气一般。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穿破云层,眼前又清晰了。而且,蓝天露了出来,让山色显得鲜艳了许多。只是那山的伤痕,还有些刺目。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越往上走,山的颜色就越单纯,终于变成了纯白。我们的车也开到了纯白之间那条弯曲的黑色划痕上。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不知山还有多高,还需弯多少个发卡弯。一切交给桑珠,我们只管看窗外的景色。

几天未睡好,竟然开始瞌睡。突然车内有些骚动,醒来移开,已经看到有景区字样的指路牌了。

我一时反应不过来,不知身在何处。难道这雪山之巅,就是我们要去的景点——羊卓雍错吗?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外面白雪皑皑,我们穿着薄衣衫上山,此刻不得不在车内把所有厚衣服都穿上,才敢下车。

我还是有所保留的,共计穿了:短袖tee一件,薄薄的开衫一件,单层棉卫衣一件。牛仔裤一条。虾米穿的,是我的两倍不止。

下了车,不知该往何处观望。山上游人已多,雾气缭绕,挑人多的地方去准没错。

突然,我的眼里撞入一片蓝色。这是什么样的蓝呢?跟天空一样,深邃的,凝固的,震慑人心的。我的小心肝啊狂跳起来,尖叫一声,抓着相机狂奔起来。

没错,我看到羊卓雍错了。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这就是没做攻略的好处,我事先没见过羊卓雍错的照片,所以得到的惊喜也比一直期待着的人要大很多。没有比较就没有失望嘛。这时的羊卓雍错,还被薄雾遮掩着,不是很透明。但我已经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了。 

但很快,雾气淡了,我眼前的女神完全展露了她的真容。

酥油里的高原滋味(《喇嘛酥油灯》《藏游记》13)

神啊让我死去吧!!!在这种美景中死去,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嗯……我不能死,我死了大家就没得美景可看了。下周我们继续分享羊卓雍错以及一路美景吧!周末愉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