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友鬼金的留言及我的回复

(2008-12-14 11:58:16)
标签:

文化

随笔/感悟

杂谈

我要让我的小说鲜活、生动,还要不丧失我的精神立场。

王老师,你做到了!
如果没有《挪威的森林》你这个小说会更牛。不过你是发生在中国的故事。在网上看了一部分,喜欢。尤其是你的语感。太好了。流动的,欲望的,雅的,俗的,融合得好极了。当前想这么好的语感的小说几乎都没有,都是僵硬的。
期待着本书热卖,相信会畅销的。一定会的。

王斌回复:
谢谢你,鬼金,你的话让我感动,我是希望自己做到的,所以我渴望来自朋友的验证,所以我格外重视任何朋友的意见反馈。
你注意到了我的语感,这一点对我而言尤为重要,可以说语言尽乎是我的生命,而语感又是语言之于我个人的终极归宿,只有一个将语言当成神物一般来看待的人,才会知道这此中的艰辛,才有可能注意到它所传达出来的意义,所以我格外的感谢你,因为你使用了一个词汇——语感,你注意到了它。
在我看来,语言的意义大于情节,因为我们须要挽救正在被网络语言摧毁的中华文字——它的几千年的传承构成了我们中国人立身的尊严和魅力,文学理应承担这一使命,义不容辞。我还要说,文学,它的属性决定了它的第一本性乃为语言,语言是它命定的归宿,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语言是我们栖息的故乡,但愿这一家园仍有我们的栖身之所,那里面还寄寓着我们的精神家园,希望我们的心灵流浪最终能回归到我们的这一家园,由此,我们为心灵立言。


鬼金回复:
几天前的文字,你是一个让我感到亲切的人,文学的亲切。

在多年前,我想我曾做过文学的叛徒,可是那些叛徒的文字还放在我的电脑里。我希望继续叛徒下去,可是,接受那样文字的人还多吗?文学的环境是一种刑罚,叛徒只有窒息,自溺,自杀……很多种死亡的方法,根据个人的喜好去选择。在这样的文学环境里,八十年代的先锋也在变种,不是吗?现在如果还是那样的文学,那么这个时代会真的很牛逼了,可是,答案大家都知道。谁还把文学放在眼里?先锋文学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断子绝孙,但仍存在一些人,在某一种环境中默默地把自己和自己的文学理想交给未知。这是我敬佩的,这是我看到的真正的文学的叛徒。在这个故事泛滥的年代,有人开始呼唤先锋了,但也要呼唤一下环境,如果说这个年代是一个房间的话,你只能囚禁在这个房间里,如果你走出了房间,或者爆破了房间,你的命运可想而知。嘿嘿。

语言和形式的爆破筒仍然存在,需要发现,需要环境,而不是丧失了。只有在发现和环境的可能的情况下,才可能存在文学的叛徒。叛徒的下场相信很多人是知道的。死或夭折。但这些不是我们恐惧的,我们在企图寻找我们的话语权。在某种程度上,我相信我在努力。在练习生活,练习语言,练习某一种可能的形式或者说结构。

做一个文学的叛徒,或者说暴徒,或者说汉奸,是一件令人敬畏的事情。

一个真正写字的人要有反骨。去革语言的命。去革叙述的命。去革故事的命。但他们更多看到的是人性的黑暗,也许只有在黑夜来临,一切才会逐渐地逼真起来,形销骨立,透出人的本来面目。文学的叛徒是黑暗中的舞者,接受内心和文字的审判。
(2008-12-14 12:38:42) [删除]

王斌回复:
鬼金:好!
当一人选择当文学叛徒的时候,首先要明白你的反叛对象在哪,也就是说,要弄清这个“他者”是谁?我以为你是一个坚持现代主义文学立场的作家(也所谓无锋文学),我亦以为一个当代作家如没有经过现代主义的启蒙及训练是可悲的,原因是现代主义叙事会为我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文学表达形式,但它在今天看来显然过犹不及了,所谓的物极必反,原因乃为一种形式的突破是要有一个适当的尺度,一旦过度僭越,它的末日也就随之而来了,这就是现代主义极端形式没落的原因。
但它给我们留下的财富又是巨大而丰厚的,它使我们知道了文学叙述还有许多有待我们要去开掘的空间,反过来它又大大丰富和壮大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模式,于是,在后现代主义回归经典之路的“凯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重新亮相的现实主义巨人(尽管这类杰出的作品太少太少)——毕竟,经典性的叙事模式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考验的,人们有理由要求文学中的故事。
所以我想提示你,故事是文学安身立命的理由,而语言则当是文学存在的魂灵,文学无论如何流浪、耍娇,它最终都要回归于故事和人物,也就是经典叙事。
我们在这里又关涉一个命题:即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学故事?当然我这里所言及的绝非是好莱坞式的通俗故事,因为那种故事仅仅只是在取媚大众,在哗众取宠(有趣的是,在当代,所谓的现代主义即先锋、前卫艺术,反而成了艺术的真正叛徒,我们顶戴着现代艺术的桂冠,其实贩买的是比好莱坞还要无耻的勾当,因为好莱坞公开申言,它要的是金钱,而这帮所谓的先锋艺术,则还要既作婊子又立牌坊,这才是更需要警惕的,这在画界尤为明显,大多行为艺术和所谓的以艺术命名的电影均属此例)真正的文学故事一定是涉关人性的,一定是在设置了一个特别的情境下的人物命运,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将生活中散乱的,浑沌的尚未被人所认知及感悟的生活真理通过鲜活的小说形式呈现给读者,使他们在被小说情境所吸引的同时,不知不觉地领悟到了小说中所要提示的人生真谛,从而体验他自身的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