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现的记忆

(2008-08-23 11:27:07)
标签:

文化

随笔/感悟

杂谈

   由于长期居家写作,很少有周末这一概念了,而且现在时间快得让我猝不及防,自觉是周三,可朋友会突然在电话中告我今天是周末。

   昨天便是周末了,而我真的以为还在周三呢!我不知道我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为什么成天稀里糊涂,以致时光倒错?这事已然发生多次了,是我的大脑出问题了?还是我在潜意识里恐惧那时间的匆匆流逝?

   不知道。

   一位十几年前我在《中国社会报》的同事来电话约我,我蓦然间想起了过往的时光,我一连问了当年那些同事兼朋友,她们都在干嘛?就在那一刹那间,我发现自己在强烈的怀念过去,怀念我的这些久日未见的朋友。同事告我,好吧,由我来约大家吧,既然你想见。

    我开始隐隐的激动。

   《中国社会报》是我在体制内呆过的最后一站,从那以后,我辞别了工作开始了我的流浪生涯,如果我没有记错,那应当是1992年。此前,因为89年的那次“壮怀激烈”,我离开了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正好合同也到期了。为了解决户口,又去了人事部的人事出版社,结果因为经常带着出版社的一票年轻人“无事生非”,让领导头痛,自动告辞去了社会报,结果在那我仍劣性不改,又惹的“上面”视我为异物,转了这一大圈,我的户口仍未有下落,绝望之下,我只能奔着“自由人”去了。那时的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其实即使供职于体制,工资也就是120元一月,因为是聘用人员,何况我又是冲着户口去的,本来就动机可疑,被解职也就顺理成章了。

   报社的女编辑居多,大多与我年龄相仿,由于我的个性,我的倔强以及在她们看来的才华,让这些朋友对我照顾有加,她们对我的宽容让感念在心。我是一个动手能力极差的人,而且在某些区域绝对蠢笨,比如划版式,怎么学都学不会,拿手的只是约稿,和自己写上一些拙劣的文字,但她们欣赏我,经常帮我掩饰掉种种领导眼中的“劣迹”。在她们看来,我就像一个不守规矩的孩子,她们喜欢说:唉,你呀,你这种个性!”因为我屡教不改。

   每到中午,她们还会把从家里拎来的好吃的饭菜夹到我的碗里----那时我们大家都没有钱,我们不可能下馆子痛快地撮一顿。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我真的太久没有她们的音讯了,那是一个连BB机都没有的时代,而如今,人人都配备了手机,我要说的意思是,我没有了她们的联络方式。这是借口吗?这怪我,我本来应当时时想着与她们联系着的----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是一个会主动联系别人的人。

   同事很快就告我,把我列出的名单的朋友都联络到了(除了极个别,已在国外定居),约我今天去他的高尔夫球场聚会,我高兴地答应了,突然想起周六即二十三号,上星期台湾的蔡先生就约了我今天见一位香港赶来的演员朋友。真是不巧,我告他改周日吧,他说好。

   坐在电脑前,我先写下一天的“功课”---我的小说,可是思绪一直在别处飞扬,我怀念那个消逝的岁月,那种纯真的友情及友谊。她们变了吗?模样一定已不再当年,我担心的变指着是心态,及人的精神状态。

   九十年代是我的精神极“颓”年代,我一下子陷入了“价值的混乱”,我指的是观念,自“89年”之后,我心灰意冷,多少有些自暴自弃,不再看书,不再认真的思考问题,甚至放弃了写作。我开始怀疑所有既定的价值,尼采的“价值重估”到我这有了新的诠释,我还以为我内心始终在燃烧的理想之火就此熄灭了呢。

   后来糊里糊涂的走上了电影之路,后来我渐行渐远地“告别”了我的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朋友和同事。是我在忘却我的过去吗?

   前几天,一位年轻的朋友用她的坚定启示了我,我必须重新找回真实的我,不再迷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刀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