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抵达之谜的遥想

(2008-01-09 22:00:01)
标签:

文化

情感

随笔/感悟

分类: 日记

   我喜欢晨起后煮上一个鸡蛋,喝杯酸奶,这就算是我的例行早餐了,现在又增加了一项颇有些小资情调的爱好---喝咖啡。我一向对烦琐的配制咖啡的过程较厌烦,尽管看着别人用咖啡机制作出的咖啡味道的确与众不同,但我懒,我喜欢简单的方式。

    曾经喝过的速浓型咖啡已不能让我满足。人有时真的很贱,喝多了好咖啡就无法再降档为速浓。

    后来我的朋友推荐了一款咖啡机,只须将配制好的咖啡弹丸放进机器,出来的咖啡便“嘀嘀香浓,意犹未尽"了,我在朋友家尝过,确实甚好,于是如法炮制也购置了一台,它给我带来的问题是成本过高,而且让我上了瘾。

    咖啡喝完,剩下的程序就是写作了。我在写一个新的小说,我想一反上篇小说的写作模式,从语言到内容均能有些新意,并非是想走前卫路线,我对追逐时髦的写作方式已非常反感,我越来越觉得好的艺术首先是发自内心,而且它应当是素朴的,即便要贯彻新的理念,也是不露痕迹的,而不是一味的招摇过世的炫技,其次便是平时的自我训练(阅读及写作练习),让一种通过揣摩、思考、研习出来的感受在真实的内心经验之上,给予技术性的架构---所谓的技术,便是我们常言及的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必要性的艺术处理。

    我一直在反思上一部小说,我一直在扪心自问为什么在写作的过程中它始终未能抵达我的内心?我喜欢奈保尔为他的一部小说所作出的命名:《抵达之谜》,这也是任何一位纯正的写作者的宿命所在,“抵达”固然是我们的命定的追求,但它永远是一个高悬在人类尽头的一个永恒之谜,现在我们要真正追问的是,我们所要抵达的彼岸究竟是什么?

    这或许也是海德格尔要探寻的“此在”与“彼在”的界碑,我以为,这一彼岸或说“彼在”最终的目的地是在曲径通幽后的“蓦然回首”处,它就深藏在我们灵魂的幽暗之处,在那里,蜇伏着我们永远都无法理知,却又时时能激发出我们不懈地进行形而上探寻之欲望的神秘洞穴,正是因了有了这一执著的探究之欲,艺术中的“诗性”才能雄视千古。

    我至今仍在感激着我的上一篇小说的第一个读者,他以一个健全的心智和才华,明确地表达了他的批判态度,这批判曾让我沮丧,可就是来自于这种一针见血的批判,使我一再地频频回首我那个曾经走过的创作道路,重审自己的内心世界,终于在我写下了《与生命永在的记忆》后才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我问题的症结所在:我在小说中放纵欲望的恣肆横流,任世俗的喧嚣将我淹没,而失去了对自己内心的严酷审视,我没有真正发掘出当一个人遭遇到沉重的精神困境之后的救赎之路。

    只有触及灵魂的文字才是“诗性”和富有境界之美的,而我在其中却与它失之交臂。是的,我得感谢我的这位朋友,没有他的一语中的,我仍在迷失中沉睡。我想我现在是该醒转过来,重新面对自己了。我是如此幸运,因为我因此而得到了一位知音和知己,这是上苍的恩赐,我当珍重。

    这几天一直辗转反侧,夜不成寐,思绪总是绵延无尽,昨夜依旧,朦胧中恍惚梦见一个婴儿的降临,一如圣婴的诞生,他哇哇坠地时的嘹亮竟把我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却梦的新奇。我睁着眼仰望黑色的夜空,万籁俱寂之下那婴儿的啼哭声犹在耳畔,我想,生命的诞生意味着重启了一个时代,它距我遥远而又亲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奇语共赏析
后一篇:观影乱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