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深夜,晚间刮过的狂风骤雨止歇了,城市也进入喧嚣过后的宁谧,沉睡的大地发出的微弱的呼吸声只有在此时方能感知,我发现我莫名的失眠了。
一直在灯下看着《古代汉语》----这本我早该研读的书籍,可看着有些疲累,眼皮发涩。还是没有睡意。上古的文字的确让人费神,我的思维开始溜号,于是换了本《三国演义》,想重新打起精神。正看着孙策一声怒吼,吓死一员欲偷袭他的大将,而其单臂间挟持的另一位敌将也被他不经意间碾死,于是名声大震,被誉为“小霸王”,从此名贯江湖。这一段看得我多少有些兴奋,可接下来又是走神。奇怪了!我知道再看也是徒劳,于是关上灯,强迫自己尽快入睡。
还是枉然,看着黑暗中的天顶,大瞪着双眼,耳畔竟在捕捉屋外的动静,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只好爬起来,打开了电脑。
这才想起现在的时刻正好是2007年的8月1日---八一建军节。我忽然明白了我是等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我隐隐的开始有些激动。
有过近五年的军旅生涯,但因那时年龄尚小,“八一”这个日子只权当是无聊时光中的一个热闹,没有太在意,从没有认真地想过它的含义,以及它之于我人生的意义。
我不知道为什么,当岁月默默消失了这么多年之后,才突然意识到这个节日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其实我也在问自己为什么?没有答案,有的只是为这一天来临而产生的莫名激动。连自己都觉得不可理喻:八一建军节与我还有什么关系吗?我早已不再是军人,甚至当我与我的合作者们说起我当过兵,而且是侦察兵时,换来的是一片善意的嘲笑声---没有人认为我真当过侦察兵。在他们听来,这也太可笑了。
我决定明天一早就给我能联系到的所有战友打电话,我想告诉他们我想念他们,我也想念那个仿佛已很久远的军旅生涯。在那些岁月中,我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由少年转化为青年的时代,它教会了怎么做一个诚实的人,怎么去面对人生,甚至教会了我一个男人所应具备的品质。
我是应当感恩的,在那样一个艰辛的年代,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是无法想象我们这代人是如何度过那些日日夜夜的,它留存在记忆中并铸造了我们的人格。
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始终没有放弃对绿色的喜爱,因为那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它的存在,就意味着那个时代与我们的生命永在,虽然那是一个可诅咒的年代,但它已牢牢地与我们的人生凝结为一个整体,并使我们在今天这个时代不至于过度迷失,因为我们的血曾经热过,因为我们曾为信念和理想坚持过---并且知道它之于心灵的份量。
我还在问自己,是什么缘由让我在多少年之后才发出这样的感慨?多少个“八一”犹如过眼烟云般的匆匆划过了,没有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什么痕迹,那么今年的“八一”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坦率地说,写下此文时,我就在告诉自己,我是用这种方式来探究它冥冥中的神秘召唤,想弄清楚这一天为什么会让我难以平静。
结果沮丧的发现这个努力归于失败。行文至此我依然迷糊,仍然不知所向,我决定放弃寻找原因。文字有时并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而且我们情感中的某些奇怪的反应也未必能够梳理清楚,就这样挺好,这种感觉让我很舒服,有一种忧伤、惆怅,还有一丝少见的亢奋,以及对往事的追忆,战友们此时仿佛就站在我的面前,我能清晰地看见他们年轻的面孔----那个年代人的表情和目光是纯真质朴的,而这种表情和目光在今天的时代已难寻觅。
我不知道我的战友们是否改变了许多,在他们两鬃尽染风霜的同时,心灵也不知不觉地蒙上了过多的灰尘。生活,无可避免地把我们改变了太多,我们无须否认,但那个曾经纯真质朴的我们是否依然深藏在内心的深处?偶尔或者万籁俱寂之时会用那双略显稚嫩和陌生的眼光打量着被改变的我们,用它的纯真和质朴来反照出被改变后的污浊,我们还会自惭形秽吗---相对于我们曾有过的目光,纯真质朴的目光?
我终于明白了,这一天之所以会让我激动。
我是在怀念我们曾有过的表情,那个纯真而又质朴的目光。可我们在“物质化”的今天将它不知不觉的埋葬了。我这是在哀悼它的失去吗?也许不是,也许我是在召唤它的归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