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自“第九频道”

(2007-04-16 17:29:53)
分类: 日记
    受视频“第九频道”朋友的委托,为他们选出的几篇视频作品作一个点评,于是有了以下的文字,其中,我由衷地向朋友们推荐《那一年,阳光灿烂》,真是一部视频类的好作品,难得。
 
   

《那一年,阳光灿烂》

 

   我是以一个漫不经心的欣赏者的心态来看这部作品的,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深深的打动,《那一年,阳光灿烂》可以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作品,因为它具备了一部影像作品的全部气质。或许创作者均来自专业的电影学院,因此《那一年,阳光灿烂》在声画静动的平衡中找到了最适当的表达方式---无论是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及作曲和录音(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拍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真正的好电影),而且最重要的它是一部有感而发的作品----过往的青春岁月在时间的长河中转瞬即逝,但那个“荒唐”的岁月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这记忆是残酷的,因为年少,因为无知,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但这确实成长的一部分,是我们长大成人要付出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它一旦诉诸于镜头,便充满了感伤和怀想,往事如梦,一切都在喧嚣的时代化为尘埃,但它并没有消失,并以成为我们生命旅程中的一部分,让我们记住,曾有过那样的日子,虽然并不那么“阳光灿烂”,但回忆是美好的,它将伴随着我们一道走向未来。

在此,我愿意向创造者们致敬。

 

 

《花样年华》

 

   被命名为《花样年华》,确聪明地拍摄的是一位1岁左右的孩子,从各种不同的生活场景来反映孩子的天真和稚趣,而仅与电影《花样年华》相连也仅是电影中的插曲,而且是引自拉美的旋律,但有趣。

有趣的是拍摄者的童心,在我们看腻了过多的自恋性的表达作品之后,它的清新可人就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了。

我赞赏,因为作者有一颗难得的恢谐的童心。

 

 

 

校园原创DV—镜像(3450前传)

 

   这部作品具有值得赞许的主题,它说出了当代大学生对生活和事业的困惑与抉择,虽然在技法上它又是相当的幼稚---带有学生腔的台词,不自信甚至欠准确的表演,至于镜头的运用更是简陋之极,但它确有好主题。

我有片刻的心动,这心动来自那位为了自己的理想主动退学的青年在酒吧里唱的那首歌,这首歌是为了来看望他的同窗好友,在即将告别之即,他手弹吉它,亮开了他的歌喉,歌的名字叫《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歌声充满了对大学时代的感念,充满了对友谊的深情,他来自演唱者的心底,因此格外动人心魄。他,这位年轻人,为了自已的理想与爱好,决意退出医科大学,因为活着,不能仅仅为了一个表面上看来光鲜而又值得社会首肯的文凭,而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真正的愿望是什么?什么才是生活的真义?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现代人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我之所以赞赏这部作品主题的原因所在。

 

 

《三国歪批》

 

   恶搞,这一在网络时代新创之词,成为一代网络视频“高手”们趋之若骛的演绎手段,《三国歪批》亦属此类,拿家喻户晓的《三国》人物刘关张出来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成为这部“戏“的轴心内容。问题在于,当创作者以《三国》人物开涮时,却未能将人们耳熟能详的小说内容与剧中的情节及细节进入有效的拼接,而仅仅是拿出三个人物的名字和古代着装来“粉墨登场”,失去了“歪批”的价值,也失去恶搞的“对象”(因为除了名字与《三国》人物相对应,而情节细节均无《三国》的元素),且以挤眉弄眼的方式来逗观众显得不够聪明,“好玩”仅为自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落日夕照
后一篇:草原的遐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