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信念
(2016-07-29 07:44:31)
标签:
历史良知平等人格尊严 |
分类: 愛與情 |
爱有信念
陈又川
人生未必误红尘 命定情缘须珍惜
对爱有信念又自信珍惜,便不会担心或害怕失去所爱。那丝毫不虚假不实用不索取。这是一种崇髙而平等的人格信守。真正的拥有了,心田才会盛开出持久圣洁的花来。
----陈凡题记
结伴而行的不少夫妻,始于初的爱恋,为何换来的多是劳雁纷飞诀别收场?这好像是一个千古之谜而令世俗间的众多有情男女,终好似寻不到根本的缘灭之由。认定人生的无常,那是谁也脱不了干系的苦欲。
我何尝曾不是这般的热热烈烈又真真切切地娶了女人为妻,做了丈夫为责的男人!可,混过一阵儿又一阵儿的夫妻家庭,你就明了久而久之换来的并不是安稳与和睦,无论是男是女结为夫妻了,用不了多久就会厌倦、索然无味和心猿意马。我曾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耗尽最多的是时光,其次是钱财。最终在心灵上一再地刻着那伤心的伤痕。悔不?没有不悔的,这都怨不得谁,要悔的便是那昏头昏脑的自已,在做那个混沌男人不知趣味的愚蠢事。今朝思寻良久,不觉庆幸终走出了阴影。你就可想男女之间,置于阴影之中是何等的人间滋味。为什么?很简单一开始就选配错了:根本上就不是同一条人生道上的人!
我在读书时光中,见那白落梅写的一本书《人生何处不离人》,通念下去,仍是一派地愁怅和悲怜。白落梅,当今深居简出的江南才女,行文造句那是清婉柔润得让人痴醉。读到尾部的几篇文作,她那低吟真切地自我表述,让人觉着她是一幅挂在江南水乡深闺宅室墙面上的画中美人,真纯可爱得让人催泪,为什么?她在字里行间倾吐着心声,说:“我总以为,在我厌恶人世的时候,会选择在寺庙里度过此生。我多年来怀青古典的清秋,向往着山林清净的归所,可是却无法不期盼有一个人将我珍惜,与我同老,我想这个人在哪儿,我梦里的归处就该在哪儿。”
其实她有这种定念和垂望,该是多么的美好,真若是跌在世俗中任其随波助流的,假似这般好那般好的自欺欺人,就不会有红楼梦的悠长破梦。若是年复年的磨擦出了生活度日的疲惫,更日复日月复月的感到了厌烦和浮躁,这样的俩情相悦都会成不了气候而半途甚至尽途中夭折了去。
这世间是阴阳轮回的,芸芸众生谁遇实了谁都说不定,携手相老而痴爱如初,不是没有。但好多好多的人儿并不真正明白什么叫匹配?什么又是相悦的一惯性?匹配,远不仅仅是彼此的欣赏和经济基础,也跟年龄并没有太大关系,那是一种信念一种疼爱一种奉献和一种自信。而相悦的一惯性是以默契为前提准则的,那是一种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志愉,从不觉着没有味道了而悔恨。
我这说的是白落梅认定的那“一个将我珍惜,与我同老”的意中恋人。白落梅好生多情善感之心,她在另一篇《望月》的文作中,又深味其虚实不定,吟唱出了忐忑不安的娓婉心曲。“苏子在云汉间遨游,关山迢递,隔绝苍茫的人情与世事,做一次忘我的沉醉。他感叹着人生如同月亮盈虚消长,有着悲欢离合的自然规律。”谁又不是呢?消耗的总比获得的要多上N多倍的,只怕是你这一生都遇不着那“一个人将我珍惜,与我同老”的人。
这若大个中华大地,昏头昏脑的男男女女是多得不可胜数。我就瞅着囍气洋洋的一对儿又一对儿的男女新人,走进了他们的幸福殿堂和蜜月小径,那摆场那喜庆那欢实那热闹那甜蜜那男欢女爱,多令旁视的看观仰慕不得,可又有哪位去寻思,这红尘路上的暗礁又有多少潜伏于暗中等着他们……
人,都巴望着“一个人将我珍惜”。可你又怎么地知晓这“一个人”又在何处?灯火栏栅处么?那只是一种意想中的至美或念想而已。因为,这世俗的社会是专门锻造人生添欲望的,也会时不时地给你别的什么催化剂,让你云里雾里多执掌着一把惦量自已个儿利益得失的算盘,终让你宁静不得。愈是结伴了愈会硬生添出数不清的让你自已个儿盘算的玩意儿来。这其中尤以女儿家思垂得沉沉淀淀的心丝丝的浮动着自已个儿的心秤。这如是,便添配了原先本应持久以怀的情爱不应有的心结分离,或许在这当口,那郎伴已敏感得心猿意马而想入非非地开始走上了移情别恋的不归路。所以,在阴阳轮回中执持始终信念和自信的人,无论善男善女,都说不定在人生无常的路途中寻中到自已个儿的红颜知已。
白落梅的可爱,是她认定中会可能有的“一个人将我珍惜,与我同老”的信念与自信,她还更加真纯地表白:“我不能让红尘荒废了我,我也不能荒废了红尘。纵然山水都穷尽,纵然沧海化桑田,纵然拼却年华,我都不能。我有一头秀发,是否要等到迟暮之龄,才会开花?如果是这样,那我期待在瞬间老去。”白落梅,这震天动地的痴爱之言,我绝对地相信是不会差错人生的,但我们却有太多的孤男女是无法做得到的,就连当年的林徽因也并没有真正的做到,我曾也耗费了大好光阴并没有做到的。因为,你并没有真正找归到真爱的那“一个人”。我由衷地祝福她如愿以偿。
其实,那林徽因的内心深处何偿不是珍藏着有永不告世的那真爱“一个人”的秘贴,一生中的真爱是唯一给了“那一个人”的。但愿白落梅不妄此生,终能如意以得获为好。我这再祈福予她了。何为奇缘恩惠的上天所赐?那都是用任何言语无法去表达的……
至此同时,我但愿众多的少男少女多些体验,切莫草草了了玩那“婚”字,青年男女正旺更须了悟何以为伴,至于中老年男女,他们的遭遇多了便会深浅不同有了自悟的灵性,那是可能性的会在成熟中了明爱的真谛。至于这样美好的命运是否能幸运地向彼此靠拢,向彼此示爱为伴“那一个人”果真出现了而终得其所,这应是你们命运给俩人的最大恩惠。我曾经就连白落梅都不如,但,我已知道该怎么静静地垂望和等待,这里有很紧要的关键词:心心相印,彼此都很爱对方在乎对方,默契相随,肝胆相照和志同道合。这其中仍然是这样一句真言可循:可遇不可求。缘来定来,缘不知去处,便是滚滚流水一去不复还了,但这仍然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和红尘得失的承受……
2012年3月28日
白布上的情愫
春,真的来了。这会儿我就赶到乡里去寻春探春和惜春了,川蜀的乡野是最惹人心醉的,姹紫嫣红的春光,会让你忘却时辰。
眼帘下,满是一垅一垅的油菜田,前后左右的掇挂着金黄灿灿的油菜花,随着田埂慢悠悠地行步,耳边便总是嗡嗡的震抖,那是往来飞奔的小蜜蜂在忙着采蜜,还有那白蝴蝶们都在飞奔着忙在金黄色的菜花丛中。
被艳春的时光浸染着,泛旧的岁月也就不觉得什么,人儿轻盈盈的心儿柔散散的,觉着即使在这春色满乡野的地儿擦肩而过,都知足得沉淀淀的了。
乡野,清新、宁静。这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每次到了三、四月间,我都会到四川去的,去成都平原享受那春的恬静和秀丽。这是我净化心身的一种个人的修心例行。
若你不去亲身的体验相待、亲密相处,你怎能知那油菜枝间的窃窃秘语?你又怎知小溪河旁那敲打衣裳的脆响?还有小径垅上那稚嫩孩童与小狗的亲昵?
这里有数不尽的民间故事,从悠悠的远古三星堆文化中逶迤而来,带着千万年的风尘,带着淡淡的乡间情愁伤恋,从犁锄中敲开了乡街村巷尘封的秘密。
漫步于春光明媚的乡间垅径,在桃花李花和油菜花争艳恕放的层叠间,那林绿丛中的白鹭舒展着身姿,三五成群的比翼飞舞。
春色不误时,
人世仍扰愁。
换得好晴日,
草木纵横舞。
同心固宏志,
伊情归有处。
行思于怀,那是不会丢失的珍爱。我会说暂别了,终会在又一个川蜀的春光里与那珍爱的人儿重逢。踱步行足有依依的杨枊相伴随,偶遇浣衣归舍的农妇悦目相迎说声“稀客来啰,到我家吃饭喔!”
就此刻间,三五位到乡下搭皮影唱戏的戏人路过招呼着。
“这位先生成都市里来的?”有位留着猫胡子的长者见我便亲热地问
“何止是成都,远啦!喜欢这四川乡下的仙气呢?”我忙回应着。
“住几天吧!我们剧团下乡演出来啦,灯影儿戏呢!晚上来看看喽!”又一位长相清秀的青衣腔女子说道。
“要得,要得!请问在哪儿演嘛!”我改口冒了一句川腔蜀语忙问。
“看你这个人像个文化人!就在高头安坝子,你来嘛!”还是那位青衣腔的清秀女子说道。
这个叫清明的节气,孕藏着川乡蜀村最刻骨铭心的情愫,我猛一下子意会到田间林坡坟头上的新添置的各种祭物,它遗传着千古不变的祭风情奠,流泻着悠悠岁月无法抹去的记忆。
清明搭台唱戏,是农家人必有的祭祖礼仪,我在安坝子乡的招待所住下了,当晚如约定了似的,我去看这个叫小百花灯影剧团的演出了。
夜的乡间浸润着油菜花的暗香,月牙儿摆弄着曼妙多惰的舞姿,悬在安坝子乡间旷野之上,向乡农人投下柔和的月光。戏台子不大,台前掀起一幅平展白布,亮闪闪的,台下却已经挤坐了很多的乡亲老少,你细仔再瞅,还有些人户带着故亡父母、亲人或祖上已亡人的照片镜框一同来听灯影儿,这是让亡灵来看戏的乡间习俗。
“先生,你来喽!坐嘛,我让他们给你让个雅座嘛!”一位剧团识得我的小伙见到我热情地忙招呼着。
“不用啦!站着一样看的,你忙吧!不用管我了!”我推脱着但没有用,这剧团小伙很快给我安插了座位紧拉着我坐定了才走开。
一阵镀鼓齐响,伴着川戏韵的唱音骤起,白布上映出:窦娥冤全本的字幕。
皮影戏,川人称皮灯影儿的,在乡人们寂静中开锣了……
人间多有不平事,
奇冤耻辱惊天地。
清白女子何须罪,
昭血斥那罪盈贼。
百姓流传又百姓百看不厌的窦娥冤,我是知读的,但看这样乡惰乡音浓郁的皮影戏还是头一回。夜来了,夜有寒露春上凉,可这心尖儿却似漾着焰火在燃烧。我听真儿了,那清秀的青衣腔女子不是是演饰的窦娥在喊冤啊!
顺着历史长巷在奇冤耻辱的风雨中穿行,安坝子当空悬着的月牙儿,也羞叹的躲进了云里。台下一片长吁短叹,我的心也弥罩着耻辱的不平……
拂动油莱花香的晚风,将罪恶的奇冤耻辱渐次剥落,台上传出的震天价响的锣鼓琴弦和那字字声声的冤喊,在安坝子乡间怒吼,是向旧时代的罪恶怒吼也是向当今社会的罪恶怒吼!
此时此刻,我飘零于巴山蜀水与川乡共一色。可还有一位婉约怀志的伊人在期盼着祖国,在恣意辗转的大自然的四季间,期盼着祖国是非分明的那一天快些来到。
2012年3月30日
通达彼岸的福音
我时常喜欢一个人到海边漫步,无论是清晨还是临近黄昏。这并不是我个人的专利,不少的人都会这样,只是个人的遭遇和心境不同而已。
你要面对人生,就如同你面对着大海。但往往许多的人并不留意时光的流逝,那,去海边也就是看看玩玩而已,也不会总是去,因为你或许并不居住在海滨城市,只是一种闲暇的旅行而已。你去到海边任意卧坐在居高的坡岩上,静下心来去细细地品读过吗?我并不是一直就住在海边的人,这会儿因为住香港的时候多了,居住的地方距离吐露港海湾又并不远,便愿意在一些时辰,散步似的在海边溜踱或居高席地去眺望。
对我来讲,已成了习惯的例行,有时细雨蒙胧也要去的,各种气候节气的景象都不尽相同,大自然真是一位髙明绝妙的画师,你只要细细地面对大海,滩涂、波涛、岛屿、轮船、渔舟、还有各色的海鸟与權木林,都会变化无穷而妙曼生出不同样的画境,牵引你多些随心的寻思……
苍天多情来几时,
我望人间皆丰盈。
何问得失终不休,
每行只与心相随。
人生践行那大都是由不得你的。可在世俗里,因了迷障的摘不尽透不明,总会自以为地“我就要这样,我非要这样”的任性,久而久之奔来寻去,让自已个儿丢了魂魄似的找不到北了,结果多半是被套进了是非得失的世俗旋涡而损害了自已。
我每一次在海边漫行时,总觉着苍天大地是最无私的,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便自随其便,自自然然的流淌、衍息、往来和生死。就是这做人的不安份,求望的东西超出了自然生命的规律。欲望多多盘算多多,甚或不愿自已去付出只贪图别人来为你付出来活着。
我始终记得的一件事是跟邓丽君有关系。她在香港赤柱海边有一栋属于个人的两层楼的住居,据说是她生前偷闲时,一个修心养性的去处,面对大海十分幽静。又据海滨茶餐厅一位多年相熟她的老板回忆介绍说:邓小姐每次回到香港,常会到我这儿用餐的,而最多是在下午来,时常是独自一人坐在面靠大海的茶棚里,沏一杯清茶,一言不发静静地仰望着大海,一坐就好几个小时,没有任何人去打扰她的。
邓丽君,唱了那么多爱情的圣歌和人间爱的悲欢离合,她是用自已善良而慈悲的爱心,奉献给人们的这真情的歌唱的。此时此刻的她,宁愿孤身海岛面对大海久坐凝目。
她内心深处在想些什么?谁又会知晓明悟?波涛永无休止的掀起层层浪花,起伏不定的单调地拍打着岸边的嶕石,它们是否读懂了邓丽君的内心?
人生苦短,而无常的与祸福相伴,你可在这祸福并存的生命之途中坚强不屈?。当我也是一个人在海边踱步徘徊时,心是那么的宁静和随意,我深味着邓丽君那孤独的倩影,仿佛她那内心的不平之秘,早与沉浮的波涛溶为了一体而漂流到了远方的无名岛去了,真实可怜的邓丽君……
香港,还有位独特的女作家(后来她却做成了心灵治疗师)素黑,她曾写过这样的心语:“别羡慕我,我经历过的,我敢肯定,知道内情的话,一万人里没有一个愿意同样经历、坚持和承担。”
我始终在为真正的爱,而曾寻找而失败而自悔而再失败而自弃,又为这真有的爱而振奋而坚持而自信而追索,……爱很昂贵,但又很平凡,当那所谓的“爱”消失了,我活好自已。当有生之年,若上天果真被感动终给了真爱的恩惠,我们活好自已共创真实的那爱。
素黑的可贵,不是心灰意失消失无痕,而是把曾留下的“爱很苦”的经历感悟,写出来,让大家分享。“爱是复杂的,像人的本质,但也可以很纯粹。”素黑接着自白说:“我,一直都是这样默然爱。”
懂得尊重别人对你的爱,你才可能获得爱。一味的索取和独享,那根本上就不叫爱。自我不明时,常是你最大的困局,当自我变成一味地不愿付出只图索取时,它就是你最大最凶恶的敌人,可悲的是这人世间许多的男人女人却宁愿成为它的伙伴,紧紧与它共生死……
我说了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体会,当然会像素黑一样奉献出来,让大家分享,但更须各自的去把悟。你把悟了么?
2012年4月1日
穿越浣花溪
暮春在那四月天,这在北京,是林徽因一生最想往的,这位旷世的传奇女子最心意的两件事,一个是康桥邂逅,另一个就是北平(北京)的四月天。而到了南国,在那巴蜀的平原和山陵,那西南的四月天已是暮春时节,金黄灿灿的油菜花已经开谢札子粒了,我不曾想过要去追回什么?而眼帘里的春色已是那么的老成铺盖在这平质的角角落落……
天地氤氳万物化醇而轮回,它是大自然的神奇与归宿,这种境界是顺其大自然的法则,生衍死灭而毫无强制、协迫与不情愿。只有这人类,秃然而世妄然而欲,在掠夺与侵害中,贪图利已的私欲膨胀再膨胀,我难得面对浣花溪的故地,瞅着一些古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们的足痕,寻思着遥远,遥远有多远?
回首茫茫苍苍,什么也看不见。唯有那遗恨无法从心底消去,而牢牢记住那施恶行凶的贼子劫人仍在这世间招遥。诗人,古代的近代的,他们何以那样牵动着我的魂魄?
这道理便是,诗人们都是疾恶如仇,对贼子劫人从来都给予无情地鞭怠的!
浣花溪在何处寻,
一径曲幽已无迹。
踏青拂绕情不尽,
唯有诗行滴血泪。
2012年4月5日
听风听雨过早春
西楼日日梦凝注,
人面桃花闻莺啼,
不觉春晓再启程,
怀志路上寄柔情。
爷们儿呆了,多会吐纳些阴柔的顺和气来舒展自已。那是因为,为生为世不能没有重情重义四个字。守柔弱则刚强,我很知足也很知恩,愿尽可能做成一个善知善解的男儿,而不让自已感到愧疚晦气。
近日忙中翻书读美国纽约大学历史学汤晏博士专著《一代才子钱钟书》,走字越行中便觉着汤先生治学的认真与严谨。
杨绛先生赞许说:“不采用无根据的传闻,不凭‘想当然’的推理来断定过去,力求历史的真实;遇到不确切的事,不惮其烦地老远一次一次来信问我,不敢强不知以为知。我很佩服您这种精神。”
汤先生的书正在研读,字里行间的真确和如实,让我了解钱钟书很多详实的往事,间中我还去了一趟距我住处不远的复兴中路573号,那是钱钟书写《围城》时住过的旧居,临街已面目全非变得像披了件时装套服的老人,而在里弄间张望依然可见浓重的昔日痕迹,这弄堂间便是钱宅573号的后门,瞅着就像30年代的故事重映似的让人追思。
这样读本书真好,又读又考的是一种深沉进去的感觉。书的尾部章节中谈到钱钟书“不想到国外去,但他名气太大,居北京三里河,就像庙里的菩萨,到了北京都想见一见这个大菩萨……”
汤晏说的是登门的人儿太多扰了钱钟书的正常生活与治学的精力。他在文中谈到萧乾夫人文洁若女士的话,他称“说得最好”。
文洁若说:“人活一世,精力和时间都有限,要是来者不拒,到头来什么也做不成,确实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这话说得平实真好最好。这使我想起了萧军的生前人际过往,也是他家头疼的事。我也在想,怎么才能让自已在人际交往中信守“有所为有所不为”呢?
不仅仅是对待朋友就是至亲至爰也要体谅。各人都有事情要做,精力和时间都有限,体察、体谅、理解对方,来一个换位想想,让对方留有可用的精力和时间,特别是至亲至爱,要大爱勿扰才对啊。
2012年4月8日
雨水时节
云雾在晨沐江涧,映浓愁浅黛。遥扶着妩媚所牵念。那船像在春梦的边沿悠游,轻轻的淡淡的,当真是春愁春梦离别所伤挫的时刻么?我仍深系着未知的迷惘,在这凄清的晨昏中,痴治那漓江水边的春梦。
伤悲的惋约有丝丝古琴的幽弦柔着细纱般的清障,飘着飘着溜过江面的寒波而哀痛,穿过纱笼的缠网,悠悠的飘进了我耳际而恋伏。
我那失落在似醒似醉的忧牵中的心始终难以释怀,难得这春晓石滩的分挠的不分明。这惆怅的情,哀沉在这不分明的纷绕中,只有那凄寂的伤悲在魂魄中荡来荡去的难过。我常在静泊天涯的此时此刻,便不会挺胸豪迈地让坚毅和不屈指引着我去奔搏人生,而会被一种难以明状的哀沉,沾上早雾的湿润向我的泪泉涌去。
那船像在春梦的边沿悠游着,舷边泛着轻波,划出分散开来的一条又一条的涟漪在江面上轻柔的漫舞,啊,你可知那天涯的一角,这春晓的宁静只有古琴的泣述伴我寻梦?人面桃花依然在?念西楼阁上的幽窗空无影,有梦也是伤悲倾。
鱼鹰仍在酣睡沉沉,悄然中我见那船夫撑着长长的槁,在水中起落,就似我那颗漂泊的心在水中起落不定。任烟波散流而去,任依依的情思也散流而去吧,浓淡相投相依,这世界如若这番的和谐相济该多好让人慕?
这漫天连水的雾似轻纱浸漫着春生的草木,也浸漫着我那永不泯灭牵挂的心在潮润着的翠堤林间垂泪。
呜咽着的是那江上涓涓的水声,还有声声凄清不绝的子规啼。满天飘洒痴情露,如雪杏花儿绽芳菲。帏帐暗淡在江涧,也帏帐暗淡在心间。漓水萧萧春风寒,大丈夫壮歌未彻醉沉梦,何时雾散碧野透,惊个问纤纤岁月?
2012年4月10日
心灵自述
今天,我带着我自已个儿的灵魂和我至亲至爱的一颗心,去青城山后山上坟,祭奠我们的亡父母。我久久地低头无语而沉静,仰首那苍天峻岭雄鹰在沉默中盘旋……
前辈是我们的恩重如山的父毌,他们曾在战火中出生入死,他们曾在不公正的待遇中忍辱负重而为祖国效力,我们活着也不仅仅是为自已活着,我们依然要不息地与命运抗争!与不公正抗争!我们祭奠亡父母,是不屈不挠比增添着为正义而奋斗的力量!
扶窗看着山野的绿丛,各种树木和草儿都在悄悄的换妆,暮春了,它们在期盼什么?一阵清风徐徐拂来,便听得见凄凉而单调的沙沙声,在我的耳边无奈的飘浮,那些嫩绿的叶儿,已经开始在自已的家成长,它们孤单的一两只的在半空中荡着,向着绿深丛丛的归宿奔去。
这阵阵的山风,吹醒了我沉寂的痴念,我像是看到那墙头渗出了一股水似的在流淌,静得像一股山泉不断的流淌,一直流淌到我失落无着的心坎里。天,兰淀淀的看不尽有多深远,苍穹的去处太遥远太遥远,好像有一只鲜红的风筝在霄空孤单的飘舞,倾述着谁也无法知晓的细语。
我仰望着,透过林间的技叉和阴罩,真想化着飞鹰,冲向碧宇在风中去那太空展翼。顾盼的窗外那一草一木,那似山泉的静静的清流,那高悬秋朗中的红风筝,还有我幻梦中的苍鹰,都已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总有一种梦蝶般的感觉,行游在不知叫什么名字的陌生之地,失魂落魄地在寻找着什么。
临天宇间就像走近了人生的边上,恍恍惚惚的,在它那朦胧混沌的时空中,空灵得让心有一种奇妙的暇思,恍兮惚兮其实蕴藏着触心惊颤的丹霞,回首眺望,可曾品味到繁花似锦的华丽?可曾体验到深谷幽兰的恬静?可曾经验过激流飞溅的浩荡?一切的真情透着淡泊的真淳,已在人间大地化着漂渺了么?
2012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