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你真烦……

(2016-02-10 18:20:05)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哲学

宇宙

分类: 隨筆

京,你真烦……

陈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刚到北京城不足3年的南方小子,念的是西直门内的98中学校,我随那一拨北京土生土长的小小子儿小丫头儿们,跨进了这所刚刚建成的,又刚刚首次招收新生的学校,那自然是感觉特别的新鲜有趣儿。

       那时的北京城真的是个城墙圈着的城,满城里的胡同纵横,西直门城门楼子还在那静静地矗立着,高高的城墙把城区围得紧紧的,沿着城墙往南走,就是阜成门,顺着走顺着数呗,现而今叫得上名的城门楼子,那时都还有都还在,在我心眼里这就是北京城!为什幺叫北京城?就是我亲眼儿瞅着的“围城”,是这意思。

       我打十三岁上从成都出川,又到武汉再北上进京,是跟着外婆在1959年夏,搭乘的火车一直开到前门火车站下的车,出了站就瞅见了大前门,在武汉时我就知道烟摊上有“大前门”香烟,所以印象特别深,这出了火车站还真的见到了大前门。

       我十三岁跨进太平胡同3号(后来就改成了新太平胡同11号),这是北京片厂在新街口的一个家属院儿,叫北影宿舍。我随外婆、父母亲和两个妹妹都住在这院子的后楼,父母亲和两个妹妹都是先后分几拨儿进京的,我跟外婆算是最后一拨儿北上来团聚的。那时,另外两个哥哥都早已工作了,大哥就留在了成都,是供电局的测绘人员,二哥去了合肥,是跟父亲早年在上海明星公司的师弟程默叔叔,在安徽片厂学电影摄影。 我十三岁跨进太平胡同这个电影圈有名儿的“大宅院”,一住就是好多年……,从少年到中年的我,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比起一院儿混大的陈凯歌、田壮壮、池小宁,还有后来的张杨,我算是没出息的一个主儿……

       还是说说我少年那会儿的北京城吧,当年儿北京城里还有有轨电车,从西直门城门楼下面开出,经过新街口、平安里、地安门、鼓楼、交道口、北新桥,一直到东直门城楼下,叮叮当当的,就像摇晃的木船儿来来回回的忽悠着,让人觉得京城的古朴和老式。

       后来,有轨电车就停运了,很快就拆掉了铁轨和线杆儿,换上了全新的大公共还是进口的,浑身的红色,印象特深的就是22路,那时22路的起点就在西直门城门楼南侧的城门洞外,后来又增添了全新的无轨电车,也是进口的,浑身的浅灰色外型儿像口棺材,是从西直门外不远的动物园始发出站的105路和107路,现在除了22路早已改了始发站奔北太平庄去了,105路107路无轨电车,几十年儿老样儿还是奔着天桥和东直门。

        北京城,在我少年主儿的眼里,那的确的古老的、陈旧的和传统的皇城遗貌的。虽说与古时候、民国时期早已大不一样了,但大体的旧城格局还依稀可见。城里儿的胡同纵横,我常在里头东蹿西蹿,那多半就贪玩儿不搭公共和无轨的时候,不过离家的路也不算远,蹿几条胡同就到新街口了。对了,前公用胡同里拐进去,是八道弯胡同,我那阵儿常蹿到这角落玩儿,那时就听说是周作人住过的地儿,他的院子就在八道弯,我还进去过的,只是印象很浅浮了。

       周作人,不是大汉奸吗?还是鲁迅的胞弟呢,可一说他有个“大汉奸”的丑名儿盖着,却不知究竟是个怎幺回事儿。还是后来许多年后,我人年长了,读了一些有关鲁迅的书,后来也读到了周作人的散文专集,才知道原来周家这两兄弟,打一小儿就十分的要好亲密,常在八道弯会面,而且也知道了周作人的文章写得真叫绝!有人就说比鲁迅的散文还好,我读了一些觉着很是不俗,再后来看了凤凰卫视中文台关于鲁迅家族的专题片,才闹明白原来两兄弟闹崩了亲情是为了个啥!此次进京在赵登禹路东口22电影机构办事,顺便又钻进了八道弯胡同,又—次进了周作人故居的院儿,不瞅倒好这一瞅简直是没法儿看……

       扯远了,还是回过头来说北京吧,我在早几年前曾写过一篇散文《郁达夫的北平和我的北京》,一个远离故土北京的我,在洋味儿十足的香港住久了,就思念起北京城来了,于是想呀情呀,满一通儿的抒发,只觉得北京在我心目中真的有那幺深甸甸的……,可如今真的回到北京谋事由儿的这些年,就是从2002年6月份开始到现在吧,真的呆下来了,这眼目儿底下的京城,真是膨胀得吓人,扩大了呗!现代化了呗!几年前,我就说过汽车满街满市的乱蹿,真够受的。现在看才觉着更加的让人心发慌,胸口闷堵得想呕吐,干吗呀?站在马路牙子边儿闻汽油味儿呗!那满城的汽车,这污染是没了治了。

       也怪,我一边儿闻着浓浓的汽油味儿,耳朵灌满了各种车辆的轰鸣声儿,脑子里却想到了那慢悠悠叮里当啷摇晃着的有轨电车,可不,那会儿的北京城虽然落后,可没污染啊!就这,我的气儿就不打一处来,有一天某日,我在平安大道北侧新街口南大街路西的无轨电车站等车,就在站前有一大滩积水泡着,刚下过暴雨正是雨过天晴的时候,可积水下不去,下水道呢?谁知道有还是没有,正念叨着,一车私车小卧噌的冲了过来,紧贴着车站淌水掠过,立马儿溅起一片水花,溅了我满身都是,遭殃的不只我一个,旁边两位“女同志”也闹了个满身一通湿,其中一位稍胖的中年妇女就骂开喽,“真他妈的不是东西,好道他妈的不走,偏捡水里开,你他妈的瞎眼儿啦!混蛋!”她冲着已走远的这辆小卧骂着,我这一瞅,可不,不光我成了落汤鸡,这位女士不也成了个落汤老母鸡了吗!我由着性子也帮了一句腔儿,“跟他妈的美国大兵开吉普乱闯有什幺两样儿!你去死吧,撞死你这王八蛋!有钱儿烧的!”我也开了粗口,哎哟,我不也成了一个不文明公民了吗?反正都差不多。

       当下的北京城真的大过了头,在市里儿办事,就像逛联合国。就说过十字路口吧,在先过十字路口,也就几步路的事儿,现在可好,坐着公共,售票员喊了,“西单到了!”可西单在哪儿呢?我一下车抬头一望,喝!过一次十字路口,得足有多半站地儿呢!这不,北京就有这幺大的变化,这幺大的格局,那得让明清两代的皇帝和王公贵族们都得看傻了眼儿。到哪哪去,您瞅着这路不远,就像“望山跑死马”一样,您就块着腿儿走呗!

       怪不得现而今私家小卧这幺多呢,在北京城里儿办什幺事儿,现如今时兴个开小卧,图得就是方便呗!其实,现在的北京人更讲究个体面,好像谁不买辆车,谁就挺掉价儿似的,这叫“超前享受”,去个野三坡(我以前人没听说过,自然更没去过)、八达什幺的,自个儿驶车多美!北京的私家车多得不靠谱,得花钱儿买呵?钱从哪儿来?天知道。

      您要幺甭去细瞅这市面上开车的阵仗,如果您真想细瞅瞅,站在人行天桥就全看明白了,北京满市都是车,这哪儿是在开车啊,简直是一个超级停车场,那车,一串一串的紧贴着,左看也是右看也是,让你心眼儿都能流出汽油来……

      北京整个儿的全变了,街道变了,胡同没了,房子变了,院子没了,人心也全变了,那浮燥、钻营、虚荣、吹牛、自私全占齐了。

       您走到哪儿,哪哪让你烦。您能不出门儿吗?得干事儿啊!只要您出门在街上,奔着事由儿,恨不得马上钻进地里儿才舒服呢……

 

                                                                          2006年10月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頌吟i
后一篇:川西行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