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默默奋进的影像耕耘者—纪录片导演兼摄影顾桃
(2015-12-25 20:57:41)
标签:
电影历史情感时评文化 |
分类: 中國電影與世界電影 |
一位默默奋进的影像耕耘者
—纪录片导演兼摄影顾桃
●顾桃常年奔波在草原和丛山峻岭。
●他手中的DV机视为生命。
他不仅要拍摄还要做大量的文字记录和脚本的编创。
去年岁末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一周的会期中,我在繁忙有序的活动中,认识了从北京来的纪录片制作人、导演兼摄影师的顾桃。他紧靠着我坐的后排,我一瞅他那副模样,就觉一脸炽朴憨实,可那装束和他那梳着刷把小辩的样儿,又觉他像个走江湖的艺人。我们很快攀谈起来,才知道他是落脚北京798艺术区的纪录片制作人。
顾桃来自内蒙呼和浩特,而是出自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满族子弟,他只身闯荡京城,很有些像澳洲那位鳄鱼先生闯进了大都市的奇特有趣。因为他也十分的执着好动,而他曾在内蒙古艺木学院研修过将近5年的油画,并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又修习了摄影,曾因从事观念摄影《蒙古表情》(2000年开始),拍摄并展示了将近15000幅成吉思汗的后代肖像而闻名。后来他又拍摄制作了《正在消逝—“船”》的主题摄影,又引起中外图片影像坊间的极大关注。
可这样的传奇经历并没有让他自已更上一层楼的继续把“观念摄影”和“主题摄影”进行到底,而痴迷的爱上了纪录片创作与摄制,我在广州虽然并没有抽出时间来,刻意要看他有关拍摄的内容,但瞅他那执迷的劲儿,就知道他已经有一整套关于中国另一支传奇民族使鹿鄂温克族的拍摄计划了,而实际上他早在此次到广州之前的2003年开始,就已经投入了拍摄。
《敖鲁古雅·敖鲁古雅》和《敖鲁古难的养鹿人》两部已剪成的人文社科纪录片,长时期让他亢奋不已。不要以为顾桃这位37岁的纪录电影追逐者多有财力和人力保障,那可以说是尽其为生的所能,不仅掏尽肝胆也把自已仅有的经费倾抛而尽。这就是他执箸的基本含意和追求。
顾桃在给我的一封信中写道:“匆忙中做了一个新版本,请批评!这个题材可能我今生都在做的。您像勇士,更像大侠,游走江湖!如来北京,我们喝酒!”这就是顾桃的心态和追求。说我是过奖了。但我到觉得他才是真真正正的勇士和奇侠影士。
我在想,中国的纪录片是充满生命力的,这是因为有一批充满生命力的纪录电影人在不懈的努力。纪录真实中国而感动现实中国,并把这种中华民族之情,通过具有鲜明民族多元文化的真实纪录,传播到全中国直至国际间,那种人文关怀的伟大力量将在整个人类中,产生强烈的共呜。纪元文明才会真正的降临于我们每一个人,那的确是与生命抗争求得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命价值永存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