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卓文君: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2015-03-28 20:29:15)
标签:
情感卓文君司马相如临邛文化 |
分类: 隨筆 |
咏卓文君: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陈-又川
西汉流传至今的美丽而凄婉的爱情故事,忠贞于爱情的才女卓文君,记下这刻骨铭心的真纯篇章,一口西汉年代的古井演义了天地之情。
早春已降雨水将至,川蜀大地春意渐泛嫩青彩旦,我专程去了一直是心中非常想往的邛崃,邛崃,古称临邛,地处成都平原西南部,距成都65公里。
邛崃筑城置县已有2300余年,为巴蜀四大古城之一,是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演绎的中国经典爱情故事“凤求凰”就诞生在这里。“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千古佳话,为这片润沃的土地凭添了十分浪漫动人的色彩。,
“临邛自古称繁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君井是西汉临邛才女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当垆卖酒的遗迹,在这个唯一可考证的遗故基础上,后人扩建成有西汉风韵的卓文君纪念庭院。
卓文君(?-公元前117),西汉临邛人,富商卓王孙女,蜀中第一才女,通晓琴棋书画。“眉如远山,面如芙蓉,肤如凝脂”,貌美而聪颖,曾许砚于皇帝爽圭未聘夫死,十七而寡娘家。为相如一曲《凤求凰》所动,不顾封建礼教夜私奔,与司马相如结为夫妇。婚后历经司马相如拜官、免官、感情波折,仍恩爱有加,辅助相如白首偕老。公元前118年相如病卒,卓文君于次年深秋亦卒。
据史记载,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公元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文学家,与扬雄、班固、张衡并称西汉辞赋四大家。少时好读书,学击剑,为汉景帝武骑常待,后为梁孝王宾客,孝王病故,相如失意回成都,应好友临邛令王吉邀往作客。临邛巨富卓王孙有女名文君,貌美而聪颖,善女兰工、知诗画、通音律,是名闻遐迩的才女,相如心慕之。某日,王孙宴请相如,酒酣,王吉邀相如进琴,相如遂弹《凤求凰》一曲以琴传情。文君早慕相如之名,今隔帘见其风流倜傥,儒牙信俊逸,即以心相许,红娘传书,互表衷肠两情依依,乃相约夜奔成都。然相如家徒四壁,无以为生,只得卖其车骑,返回临邛开设酒肆。“文君当垆相如涤器”,被传为千秋佳话。文君纪念园中今存汉代古井一口,相传为当年文君汲水酿酒之井。后人为纪念他们而取名“文君井”并加以修缮,逐扩大成有亭台楼阁的园林,至唐代已具规模,历代均有兴废,是中国川西古典名园。唐代诗人杜甫有“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李商隐有“君到临邛问酒垆”,释无可有“旧井王孙宅,还寻独有期”,宋陆游有《游文君井》诗。可见历代名人的题咏甚多。司马相如在武帝即位,武帝读《子虚赋》深赞其才华,召司马相如至京;又写《上林赋》以献,拜为郎。后又拜中郎将,奉使西南,定国安邦。写存《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文。《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六篇,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
后人有卓文君故事记:西汉时,蜀即临邛有个才女,叫卓文君,貌美而聪慧,颇知诗画更娴于音律。其父卓王孙是当地首富,文君受古人礼制约束,郁郁寡欢,常于月下抚琴,排遣心中幽怨。成都才子司马相如,善辞赋,曾入仕京都,游于梁,作《子虚赋》名闻海内。新近回乡,家贫无以自业,乃受友人临邛县令王吉之邀往舍都亭。当晚王吉在园中宴请相如,忽闻琴音远扬,幽婉而沉郁,相如询问之下,得知鸣琴之人乃才貌超群,不由心倾慕之。卓王孙附庸风雅,在家中大设酒宴,请相如赴席,相如举止潇洒,风度不凡,众人皆倾倒。酒兴正酣时,王吉请相如遂手抚瑶琴,弹了一曲《凤求凰》。琴声婉转柔雅而深情,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渴慕。文君隔着帘子,听到了感人的琴音,看见了俊雅的相如。她读过《子虚赋》,早就钦佩相如,今见琴心挑之,她亦以心相许。使女传书,互表衷情,两情相依永结同心,文君决心不顾父命,冲破礼教樊笼,去寻取自已的幸福和自由。一天夜里,文君奔往都亭见到了相如,两人难舍难离,遂一起逃往成都,结成了终身伴侣。其父卓王孙闻知女儿私奔,气暴如雷,斥骂女儿不守礼敎,说虽不忍杀但一个钱也不给她。相如和文君在成都,家徒四壁无以为生,便又返回临邛,他们把车马卖了,就在街上开了酒肆。文君亲自当垆,相如洗深酒器,佳人才子肆中卖酒,立时轰动了全城,店中宾客满座,生意甚是兴隆。卓王孙深为惯满,亲友一再相劝,要他看重相如才具,卓王孙才渐消怒气,分给文君一些奴仆和钱财。文君与相如离开临邛重返成都。几年以后,相如再次进京入仕,写了《大人赋》等佳作,成为著名文学家。如今邛崃的“文君酒”传说就是当年卓文君当垆卖酒寸用过的井,用这口井里的水酿出的洒清醇可口,所以后人把它命名为“文君酒”,有“一曲凤求凰,千载文君酒”之美誉。
司马相如自从与才女卓文君成亲后,便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不料后来相如为武帝重用,司马相如赴长安谋职。一去五年,杳无音信。美丽多情的妻子卓文君在望穿泪眼中,接到丈夫仅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的家书。原来当初卓文君二十岁便成了寡妇,回娘家居住。一次司马相如来拜访卓文君的父亲,偶然窥见了卓文君的容貌,便在弹琴时唱了一首自编的情歌,表达对卓文君的爱。卓文君不顾父亲的反对,竟连夜跟司马相如私奔了。他们结合后,卓文君不嫌弃司马相如的贫寒,以千金之躯当炉卖酒,维持生计。可现在,司马相如官拜中郎将,想另娶名门千金了。文君深知丈夫爱情到头,恩断情绝的遗弃之意。下书人又在旁边急催着“大人吩咐,立等下文”,于是不假思索,挥毫疾书写了上面的数字诗。
司马相如阅信后,悔恨不已,深为卓文君的聪明才智和纯贞爱情所感动,亲迎卓文君到长安。并从此杜绝犬马声色,兢兢业业做学问,终成辞赋一大家。
卓文君的这首数字诗,历代为人们所传诵,成为爱情诗中的经典!久居京城,看尽名媛美女,竟对文君萌生嫌弃之心。有一天,他给妻子送去了一封「怪信」,并嘱咐一定要带回文君的回信。卓文君盼到了丈夫的来信,欣喜若狂!可是拆开一看,她的心都凉了。原来信上只有冰冰冷冷的十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瞧见在「万」字之后,少了一个「亿」字,当下心如刀割、泪眼婆娑。因为「无亿」即「无意」也,是丈夫对自己已然「无意」的暗示!于是,她强忍着悲痛,回了一封「倒顺书」《怨郎诗》给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看信后很是感动,同时惊讶妻子才华横溢。遂消遗妻之念。
琴歌/司马相如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无名行者
庭院深处多怨春,不觉幌然竟五载。
文君相如痴相慕
曲径阁台碧水静,曾似鸳鸯不慕仙。
相依相随愿久长,夫京相隔孤寂情。
绿荫啼鸟心寂孤,奈得日头几回头?
为痴私奔共朝暮,甘作坊间沽酒人。
岁月匆匆多情牵,庭院慢馒最磨形。
空守闰房对秉烛,京都有位多情郎。
孤影垂下日偏西,熬得时光绕罗裙。
花蕊树抱相对寻,郎在千里何相知。
临邛宅中多凄丽,相传多是负心郎。
福兮祸兮天地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