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又川与马德升的通信

(2013-10-31 13:36:44)
标签:

季豐軒

勇士

巴黎

第三季度

公正

分类: 足踄行旅

陈又川与马德升的通信

給馬德升的第一封信

致:馬德升

自:陳又川

親愛的老馬:

作為彼此的情誼與心志息息不移,已邁向半個世紀的金色臺階。我是你始終追逐的至親朋友、血脈兄弟和志同道合的勇士。我是陳又川。向老馬致敬致意!這些年,因為歲月巔波、流淌與錯動,再沒有直接有過親臨實境的交流相攜,但老馬你的信訊與行跡,在我心身並未斷絕。因為季豐軒,讓我再一次向至愛老馬靠近……

我一直在畫畫,並有所見識提升。我依然是老馬最忠實的朋友和兄弟,同時依然是老馬最可靠的同道和助手。我要加入你在全球(歐洲)的工作室。是我堅定不移的信念!期待與你甘苦以共拓展後現代藝術的新階段。

向在歐洲的李爽、王克平、曲磊磊等位兄弟姊妹致以親愛地問候!向亡友兄弟池小甯、顧誠至以懷念的哀思!

西元2013年10月22日於香港

馬德升的來信

又川兄你好!

收到你的信很激動,第一大家還都充滿激情的活著,第二我們各自仍然在做著自已喜歡的事,第三我們的亙動將使世界變得更加安寧美好。

本來年底在香港有畫展,但取消了,很可惜。不然我們可以暢飲暢聊,我杯中享受時光的倒流。

希望有機會見面再詳聊。

祝畫安!

馬德升

2013年10月27日星期天晚上6:52巴黎

給馬德升的第二封信

致:馬德升

自:陳又川

親愛的老馬:

你27號的來信已經閱悉,因為這幾天忙於私人事務,沒有及時去自已個兒郵箱瞅瞅,所以遲複了。請老馬見諒。老馬,咱彼此的這種緣份是星星緣起,刻骨銘心具有永恆的生命活力。

正如老馬你的身體周折,充滿傳奇神奇和經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一樣。足見你的堅定毅力和智慧靈性,你人格祟髙謙卑,很少有人與你相比。

我深知你,如同深知大海和雪峰。你的作風及接人待物,是本人敬仰和賞識的,非常“個體”又相當的“隨眾”。

當今的藝術亙動因果,是一種近乎禪修的同步異向舉止,其間志向、心敘、性情和默契,稀為珍貴,因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這種亙動,將促使創作踐行的非形式化團塊的有效運作。已顯得非常必須和得心應手。

我想,與你再次重逢是具有集結造化能量的新的起動價值,我們彼此的遭遇具有起承轉合的重要意義。故,不僅僅在於享用我們的友情,同時,心淵湧起如同火山岩漿已在沖騰,我會盡其所能做好歐洲與香港乃至與中國大陸的髙端公共關係。

如果老馬你認定沒太大問題,我想在明年春到你那兒小住一月,詳聊“發展方略”。你目前究竟居住在法國還是在瑞士?請告我中英(法)三文的通訊位址。

我恭候你的佳音。據季先生講明年年內(我不知是第二季度還是第三季度?)有系列重大的藝術亙動活動。當然,如果是這樣,我去歐州來小住就有了特別意思。

我和金秋都愛你這老馬識途的大師!

西元2013年10月31日於香港

馬德升的來信

又川兄 你好!

读兄杰作大有吞吐宇宙之浩气,很有个人风格。

我深感当今现代艺术又再现中世纪漫长岁月的光临。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似乎地球上所有的艺术路途都被大师们趟遍了。我们来到了充满生机又穷途末路的时代,即可笑即茫然,激情下笔然收笔之无聊又难以言表。但饭要吃,觉要睡,事要做,阳光总会带领艺术走出红海。

我目前只能定居巴黎了,你能来巴黎自然是快事。届时到我的画室畅饮畅聊。

二十几年的节目就是电脑的容量再大也难以书写,还是面谈为易。人生如同秋空中的落叶,只有当飘落到地时,才找到了感觉。

馬德升

2013年11月2日(星期六) 晚上10:32巴黎

給馬德升的第三封信

親愛的老馬:

你在2號發來的信件,我已於北京時間的3號下午在香港收到。

當我們直接感受菲林的廢止,數字邁出血腥與嗜吸一步的時候,便深切驚歎: 一個橫掃全球的疊幻時代來臨了,它十分地瘋狂又十分的邪魔,使得人們對藝術的定義產生了反祖的絞殺,魔法時期的降臨,直接衝擊了藝術。

一切的綜合,給了多媒組合的疊幻藝術製造了生機。所以,正如同中世紀的血腥與嗜吸,在當今整個現代藝術潮動中,充滿著混亂與亂倫。

你說是一個“充滿生機又窮途末路的時代”而“即可笑即茫然”,是沒有講差的。

藝術的形式,我始終以為是內容的藝術相承接與匹配的載體,而繪畫、雕塑乃至中國的漢字書法,同樣是既處在“窮途末路”又“充滿生機”的實況中。

傳承隨形合影或者任意無法無天都沒有出路,仿照重現、形色線塊重複和一味依扶,故即窮途末路。

智於琢磨試驗,讓單體性仍具充沛的生命力,那是一種職業藝術家當應悟通的門徑。基於傳承的適合元素,造化成你的藝術是與眾不同又具吸引力的單體獨位藝術,故即充滿生機。

它當然不是多媒藝術。多媒藝術無論怎樣,都不可以謀殺與眾不同又具吸引力的單體獨位藝術。不能。

亙動的出發點是體驗,而藝術進入消費重在體驗。藝術造化者的原創體驗與藝術欣(鑒)賞者的直覺體驗,是一個從心理表層到生理表層,又從生理觸動的感覺層面微妙返射到心理靈性深層。人們的感官直覺一般是很苛求的,喜新厭舊同樣存在而且普遍存在。所以然,對繪畫藝術的造化,無疑有更適合“當今”的真實需求。

在此我當然願意與老馬攜手共進未來。

西元2013年11月5日於香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宇之星
后一篇:給甘琦的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