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听雨过早春

标签:
深圳-成都一代才子钱钟书围城文洁若情感善待我们爱祖國福音 |
分类: 隨筆 |
听风听雨过早春
西楼日日梦凝注,
人面桃花闻莺啼,
不觉春晓再启程,
怀志路上寄柔情。
爷们儿呆了,多会吐纳些阴柔的顺和气来舒展自已。那是因为,为生为世不能没有重情重义四个字。守柔弱则刚强,我很知足也很知恩,愿尽可能做成一个善知善解的男儿,而不让自已感到愧疚晦气。
近日忙中翻书读美国纽约大学历史学汤晏博士专著《一代才子钱钟书》,走字越行中便觉着汤先生治学的认真与严谨。
杨绛先生赞许说:“不采用无根据的传闻,不凭‘想当然’的推理来断定过去,力求历史的真实;遇到不确切的事,不惮其烦地老远一次一次来信问我,不敢强不知以为知。我很佩服您这种精神。”
汤先生的书正在研读,字里行间的真确和如实,让我了解钱钟书很多详实的往事,间中我还去了一趟距我住处不远的复兴中路573号,那是钱钟书写《围城》时住过的旧居,临街已面目全非变得像披了件时装套服的老人,而在里弄间张望依然可见浓重的昔日痕迹,这弄堂间便是钱宅573号的后门,瞅着就像30年代的故事重映似的让人追思。
这样读本书真好,又读又考的是一种深沉进去的感觉。书的尾部章节中谈到钱钟书“不想到国外去,但他名气太大,居北京三里河,就像庙里的菩萨,到了北京都想见一见这个大菩萨……”
汤晏说的是登门的人儿太多扰了钱钟书的正常生活与治学的精力。他在文中谈到萧乾夫人文洁若女士的话,他称“说得最好”。
文洁若说:“人活一世,精力和时间都有限,要是来者不拒,到头来什么也做不成,确实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这话说得平实真好最好。这使我想起了萧军的生前人际过往,也是他家头疼的事。我也在想,怎么才能让自已在人际交往中信守“有所为有所不为”呢?
不仅仅是对待朋友就是至亲至爰也要体谅。各人都有事情要做,精力和时间都有限,体察、体谅、理解对方,来一个换位想想,让对方留有可用的精力和时间,特别是至亲至爱,要大爱勿扰才对啊。
2012年4月8日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