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國電影何去何從?

(2012-03-08 08:58:05)
标签:

邵牧君

上海

法制

北京

陈帆

完善立法

香港电影

整改

中国电影

杂谈

分类: 中國電影與世界電影

 

中國電影何去何從?

(與中國大陸著名電影史學家邵牧君先生的對話)

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

 

陳帆:學術界常在說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就中國發展真正為大眾所需要的民族電影這個問題,那麼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注意嗎?

邵牧君:當然得注意呐!把電影弄死這不就是歷史教訓嗎?我記得1995年的時候中央電視臺來採訪我,我就跟他們講,我說你們注意一個問題,我在上個世紀30年代時是上海的一個大學生,當時的好萊塢電影在上海是5家大電影院都是頭輪放映的。但是,新光、新城兩家加上大上海三家電影院放國產影片,還包括滬光,生意非常好!我記得放外國影片是5家,放國產影片是4家,旗鼓相當啊!而現在,國內還沒有好萊塢電影像當時上海那麼氾濫,為什麼我們的國產片就沒有好的票房?中央台對我的專訪還播出來了,但是又有什麼用呢?這就是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

陳帆:電影業界不少管理人士,甚至包括創作人員,盲目樂觀提出要圖存救市,拼命的呼喊要市場化要商業票房,這是否本末倒置?是否有利還是有害於中國民族電影真正的復蘇?

邵牧君:這種呼聲並沒有錯。實質來說,如果電影還這樣搞下去是不行了。積重難返,很困難。特別是,我說的老百姓已經不想看電影了,這個是很嚴重的問題。不是不想看中國電影,就是好萊塢電影也是不怎麼想看了。所以我就說電影的品牌壞掉了,這是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你要培養這個東西,那很難呐!我為什麼說要從法制環境做起呢?第一,不要搞電視電影頻道,不能把電影搬出去搞成電視節目,這個一定要做到;第二,要真正有法制觀念,為什麼盜版一直禁不掉?結果盜版成風,越禁越凶。為什麼?不要來談這個那個大道理,其實說到底,就是因為沒有正正經經真正把禁盜版禁下去。另外一方面上面下決心沒有用,因為下面整個都爛掉了。所以,為什麼我很悲觀呢,就是這個道理。為什麼現在盜版禁不住?地方主義還跟以前一樣厲害,因為地方上容納這種東西,下面開口子呀!你有什麼辦法。現在搞得這麼嚴重,現在是所有的好片子,包括中國片子,好萊塢的片子更不用說了,你只要出一個新的,就有一個盜版,你說怎麼辦?我們影協底下就是一家盜版店。你怎麼審?你怎麼搞?這是很值得玩味的了,你到底是一個什麼法制?所以說,你要問我中國電影的未來的話,我會把我的看法說清楚。但是,要說我對中國電影的未來抱多大希望,我不這樣想。

 

電影管得太死沒希望

 

陳帆:那您認識電影審查制,中國電影的審查制是否已經到了該最後終結的日子了?趙丹在臨終前吐出了心聲:文藝管得太死沒有希望。您認為現行的中國電檢制是否也應該廢除?而分極制是否也應該跟國際接軌呢?

邵牧君:電影審查我早就認為是絕對不能要的,我上次在中國電影導演墾談會上講到電影七大怪現象的時候,其實也提到了審查問題。審查制,這幾年裡那是絕對不能碰的,一碰它就不行了。但是,實際上真正在那兒起壞作用的,就是這個審查制度。我不是講了嗎!沒有法制環境,我不是打了一個比喻嗎,明明好好的一塊布,你要把它再挖個洞,再剪它一刀,然後讓你拿到市場上去賣,有這麼幹的嗎?誰買你這個!這是不可以的。

陳帆:您的比喻很生動形象,面對中國電影的現狀的確存在的問題太多了,其中問題最大的就是那個官僚主義的審查制,就這個問題很想聽聽你對國外一些情況的介紹?

邵牧君:《美國電影審查法發展史》我為什麼寫這本書?就是因為要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就是說作為藝術形態,你要把它量化成一個法律條文是不可能的。因為,規定什麼什麼鏡頭就不能放,我舉一個例子,18世紀英國的作家勞倫斯他寫的東西,爭論了100年也沒有解決,為什麼呢?因為它是不是藝術需要,或者都是什麼下流的內容那是很難分得清楚的。你說我們國內去放法國電影,它那個法國電影在中國能放嗎?我看過了幾個碟,那個大膽,不得了啊!我覺得這種東西還有現在批評什麼,包括地下電影,其實地下電影它不是一個貶詞,而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後期,美國有兩兄弟搞藝術電影,因為西方的藝術電影,性是主要內容之一,並且還非常開放,在美國那個年代根本不能容忍,你不要以為美國是性開放,以為什麼亂七八糟的圖像都可以,不是這樣。結果員警就把他們抓住,抓了以後,他們就到地下去了,地下電影就這麼來的。從地下電影初期來講,地下電影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後來不知怎麼搞的,轉化成好像是跟當局對著幹,也叫地下電影,真是莫明其妙。所以,審查這個問題,在中國要不廢掉的話,中國電影非死掉不可。分級制可以,為什麼說我對中國比較悲觀呢?分級制當然是應該搞的,世界都當然走這個路,中國也應該走這個路,但是中國的法制環境不好,分級制需要一個很好的法制環境。所以,對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我現在看不出來。而我自己非常強調的,是電影變成了電視節目以後,老百姓過慣了不花錢看電影的習慣了,這就是我對中國電影的悲觀之處。

 

影視先合後分的格局

 

陳帆:那您對當下電視獨霸視聽文化全格局的這種狀態,有何看法?是否認為這種電視一統天下的局面,對中國當代電影正常有序發展的危害極大?影視分離將是必須解決的大課題嗎?

邵牧君:當然是。我講過,影視合流應該借鑒外國。先瞭解瞭解外國是怎麼影視合流的。我在1993年和1994年左右參加很多學術活動,我記得有一次接受電視採訪的時候,我就提出了影視合流,應該合流。但是,我那個時候談這個問題,是根據中國的國情講的。因為中國的國情,那個時候電視一個廟,電影又一個廟,我說這個作法是不行的,這兩者是應該相互滲透的,在那個時候我同意合流。並且我還寫了文章《合流史》,介紹了美國影視合流的整個過程,但是後來發現中國的合流不對,中國的不是合流,中國的合流是電影給電視吞併掉了。我在1982年的時候,就寫過一篇文章《一場錯誤的戰爭》,談什麼呢?就是談好萊塢當初不願意跟電視合流,而要排除電視要想扼殺電視。結果呢?自食其果差點自己死掉。後來,它改變了策略,要影視合流,走影視合流的道路。我介紹了它的整個過程,但是沒有人注意。當時我就說了,我就是希望中國電影電視界不要再走這條路了。請注意,當時在美國怎麼搞的呢?好萊塢一看電視出來非常惱火,怎麼辦?第一,所有好萊塢的舊片子一律不許在電視上放;第二,所有的我的演員和我的攝影師一律不許搞電視;第三,我搞寬銀幕,你不是小東西嗎?美國電影它在性的問題上,放開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從前是非常嚴格的。

陳帆:美國好萊塢關於影視合流的發展與變異,的確有它借鑒之處,但是中國當下的影視合流又是怎樣借鑒的呢?你能談談嗎?

邵牧君:美國電影有關性的內容從那個時候開始了,但是美國電視在這方面管得很嚴,所以它極力用這些東西想去壓電視。當時電視是新生的東西,沒有自己的班底,要拍電視劇,它不叫電視劇叫秀,它沒有人的,它希望電影界的明星去,好萊塢堅決不許,如果要搞這個,那我就開除你,結果鬧翻了天。美國的大片就是那個時候產生的。因為美國那時搞影視合流,好萊塢電影差點完蛋。所以,只弄了三、四年趕緊轉,利用片場自己搞電視。但是,不像現在中國那樣,整個變成電視了,沒有走好萊塢吸取教訓的路。所以,我就是說在國外怎麼處理電影和電視關係問題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國外的經驗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但是我們中國卻走了一條特別特別莫明其妙的路。

 

中國影視合流的危害

 

陳帆:您認為這種狀態能逐步得到改善嗎?還是就您剛才說的比較難呢?

邵牧君:不是比較難,是很難。因為這裡牽扯到即得利益問題。電影頻道首先是不會點頭的,我對電影頻道也有看法,另外方面你好好看看所謂的電影導演都在開始拍電視劇了,這是一個很可悲的情況,但是沒有辦法。我在很多年前,我曾經勸過電影導演夏鋼去搞電視劇,我說我告訴你出發點不一樣。而你們現在才拍電視劇,是越拍越壞了。電影界要參與的話,可以在品質上挽救,所以說你們不要這樣,我跟夏鋼講過,也跟其他一些導演談過這事兒,包括謝飛。夏鋼當時也說,我堅持不拍,結果拍了!謝飛也拍了,李少紅也在拍電視劇。當時我很贊成,我希望他們以此來改造電影,但是現在搞成這種樣子,不僅沒有改造電影反而不少電影導演都與電視同流合股了。

陳帆:我覺得也有一個特別的人姜文,姜文是堅持於電影的。

邵牧君:姜文,它不拍電視劇,這樣的人不多。所以,我就是說影視這個問題,恐怕在中國很難解決分離的問題。電視跟電影的合流,在歐洲和美國是兩個不同的作法。歐洲更多的經濟上的,比如德國,德國的CTV是中央電視臺,國家電視臺嘛,這些國家的國家電視臺跟商業電視臺是分得很清楚的。你在德國看商業電視跟CTV一比就看出來了。為什麼呢?因為CTV根本沒有廣告。在德國、法國、義大利這些國家的電影也是經濟上很困難,因為他們藝術電影的根兒太厲害。其實他們不願意牽就大眾,結果呢?就由電視方面來資助拍一些電影,但是這種關係僅限於經濟的關係,這個很重要。

 

電視吞併電影是禍害

 

陳帆:為什麼?您能進一步談談嗎?因為這些國家的經驗對於我們當下所探討的影視變革問題,是具有借鑒意義的對嗎?

邵牧君:因為不能像中國那樣,中國的情況是一部分靠電視臺,拍完了以後電影院不要了。那怎麼行啊!不一樣吧?另一方面,在國外用公款拍電視劇是沒有的,有一個法國代表團來華時,我還問過他們呢。法國政府有電影援助法,我問他們:政府投入的錢要不要還?他們說還是要還的。所以,在法國在德國以及整個歐洲一般說來,他的主要影視關係是經濟關係,當然也不儘然。美國就不一樣了,美國的電視與電影分得非常清楚。但是,好萊塢也拍一點電視劇,美國電視劇有幾個很好的很賺錢的例子,但是它沒有非讓電影人也去拍電視劇,沒有這事兒。並且往往是電視劇拍得好的好演員,使勁的想讓自己成為一個電影演員,反過來了。這個非常值得耐人尋味的,為什麼人家出現這個現象呢?我在十幾年前寫過一篇文章,我說電視在國外是電影導演的培養地,電影導演的學校。為什麼?因為它比較簡單,鏡頭也好什麼也好敘事也好都比較簡單,所以在那裡可以培養出一批導演來。但是在美國這種國家,雖然好萊塢也有投資拍電視劇,但是電影跟電視層次十分分明。電影要比電視高得多,因為藝術上有一條規律,也就是說一定要有所謂限度才能出藝術。

陳帆:您在這番介紹十分有意思,通過國外具體的範例,不難找出我們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您可以繼續介紹下去嗎?

邵牧君:剛才我說了所謂限度才能出藝術,現在電視劇可以二、三十集這麼拖踏很難出藝術,電影一個故事,要怎麼樣把它講好了精彩了,讓人在一個半小時兩個小時裡被緊緊的吸引住,這個功夫是很大的。電視劇不一樣,一兩集不看沒關係,因為它裡面的東西太多了,所以,這兩種藝術它本身就有高下之別。我說中國現在搞成這個樣子,那純粹是電視向電影滲透,電影向電視投降,這個問題太嚴重了。另外,還有一個不好的現象,我們的電影導演去拍電視劇以後,自己墮落了。怎麼講呢?它不是跟拍電影時候的那種功夫用在電視劇裡頭,相當一部分人是這樣的。這個就很糟糕了。我就覺得並不是由於電影導演參與了電視劇製作,電視劇的水準就提高了,沒有起到這個作用。這些歸總在一起都是中國電影的悲劇。

 

電影立法需要時間

 

陳帆:改變中國電影業的法制環境需要時間嗎?如果政府和廣電管理部門適應新時代發展,想要著手進行完善中國電影的法制建設,那麼應該如何著手呢?

邵牧君:我覺得現在中國的法制環境,首先需要的還不是文藝領域,現在整個司法腐敗起的壞作用更大,電影根本算不了什麼。所以,它現在下功夫的不在這個問題上,它要拖得相當後。所以,我為什麼說對中國電影比較悲觀,這是第一個原因。另外,長期無法無天,說老實話要讓老百姓都服氣,必須要有一個好的法制空間,因為這種法制空間的好壞,不僅是上面努力的問題,這跟整個老百姓的法制觀念也有關係。所以電影立法不是一個很快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是比較麻煩的,司法部門首先解決了才能考慮到電影這個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還是沒有真正的言論自由,也沒有正常的輿論,整天都是空話套話。

陳帆:從電影來說,您是否認為這也牽扯到了我們電影創作的空間呢?

邵牧君:這個是牽扯到我們電影創作的空間,這個問題啊,很困難。太困難了。因為我們這個社會我覺得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了,怎麼說呢?總之一句話吧,因為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要安寧嘛!所以,就不能太開發電影創作這東西,不能開放電影創作的空間。所以,電影創作空間的放開在最近幾年中,是很難很難。相反的可能會出現另外的可能性,就是說恰好是那些無聊的無所謂的,打打鬧鬧的和十分庸俗的到是很容易出鏡。這個才是真正的中國電影的悲劇。所以,我想你說的中國電影的復興,我沒有抱多大的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