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帆文集(共17卷)各书稿一览(上)、
(2012-02-25 14:40:44)
标签:
文化 |
分类: 經歴 |
陈帆文集(共17卷)各书稿一览(上)
陈帆,又名又川,曾用名陈凡,号无名行者。生于四川省成都,从小酷爱艺术,天资聪慧勤学,作家、人文政经学者、摄影家、画家、书法家、电影导演、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简称JM)是中国艺术界和文化界极具思想力和创意精神的艺术家和文化学者。
○文学的缘起:陈帆在20世纪70年代先后在北京结识了中国文学大师黄药眠先生(已故)、萧军先生(已故)和20世纪90年代在香港结识了中国文学大师刘以鬯先生三位恩师以后,写作的志趣就定了终生。而中国资深作家陈建功先生,是他的积极支持者。
○美术的缘起:早年从师于知深油画家戴泽教授习素描、从师于当代中国著名山水画大师李宝林先生惯用墨技法,并长期于绘画书法知识中,精修课于八大山人、张大千、陈子庄等位古今大师。
○摄影的缘起:陈帆摄影启萌老师,是他做电影摄影师的父亲陈晨(已故、中国电影的先躯者之一),是他第一位言传身敎的老师。他的从业技艺老师,是中国知名摂影家罗元培先生(旅居瑞士)和胡致仁先生(已故)。
○电影的缘起:陈帆电影启萌老师,一方面基因于家族传承,他的电影学导师是中国资深电影导演和电影理论家白景晟敎授。陈帆曾从事电影摄影,继后从事电影导演和编剧。
中国主要工作经历:
○中国大陆:动力独立电影机构/电影摄影、编导。
○中国大陆:北京幻灯制片厂(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前身)编辑部摄影记者、图片编辑。
○中国香港:香港一洲集团蕫事局主席外联特别助理、对外关系部部长。
○中国香港:香港一洲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中国香港:香港一洲影视有限公司/总监制人。
○中国大陆: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传播中心)策划总监。
○中国大陆:浙江横店毅伟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艺术总监。
○中国大陆:上海27C Film Studio机构/执行副总裁。
○中国大陆:上海盛盟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内容总监
○中国大陆:湖南卫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
○中国大陆:北京陈帆黑马群电影工作室/CEO、导演。
○中国大陆:北京风帆国际文化传媒机构/ CEO、导演、艺术家
○中国香港、大陆:北京陈帆艺术工作室/CEO、艺术家
社会艺术与文艺创作经历资格:
○中国大陆:1980年加入北京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
○中国大陆:1985年在中国美术棺举办《太阳神:陈帆、杨晓利、袁学军、蔡金铎摄影艺术展》。
○中国大陆:1988年北京中美新闻摄影周接待组织委员会成员。
○中国香港:1996年香港《亚洲周刊》举办的“全球华人短篇小说比赛”,原创短篇小说《痴人混三》和《起重的狗儿》入围前30名,分别为前第八名和前第十三名。
○中国大陆:2003年在中国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由著名的中国官式文化机构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主办的“歌华书画展”展出绘画作品六帧。
○中国大陆:2007年5月电影剧本《人在山水间》荣获国家广电总局剧本中心夏衍杯优秀剧本(剧情长片)推荐。曾被CCTV-6(电影频道)列入2008年重点摄制片。
○中国大陆:2008年10月以书法家身份正式邀请出席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海峡两岸著名书法家长城笔会”活动。并参与百米书法长卷创作和展出作品2帧。
○中国大陆:2009年10月在山东省胶东半岛烟台市,正式游倩出席由新华书画院山东分院主办的全国“心灵之旅书画家联谊会”活动。
○中国大陆:已列入中国Sina官网博客“娱乐明星”和“精英学者”名人榜。
○中国大陆:2010年列入中国知名摄影家档案网,陈列推介摄影作品700多蝠。
○中国大陆:2011年中国国家画院李宝林工作室画家。
○美国纽约:2011年秋赴北美文化考察及策展,获美国世界艺术中心授与“美国世界艺术中心高级顾问兼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殊荣。
○中国大陆:2011年中国大山回响画院深圳分院资深院士。
中国三大典例文化产业考察与工作经历:
○中国大陆:2002年末至2004年初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考察,任职策划总监。成果:DV影像拓展项目。
○中国大陆:2005年浙江横店集团影视基地考察,与浙商合合作创立浙江横店毅伟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任职董事长兼艺术总监。成果:与集团髙层在创建公司前应邀单独出席一次影视试验基地听证座谈会。
○中国大陆:2009年4月至10月湖南卫视考察,任职旗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成果:用新经济理念为湖南卫视文化产业建立了贵州分公司。
重要文化艺术考察与文论开拓经历:
○中国大陆:2006年-2008年先后考察上海画廊业数十家。
○中国大陆:2006年-至今考察北京798艺术区、环铁艺术区。
○中国大陆:2008年-2009年间跟踪考察北京大向艺术中心大向画廊“平民书画销售模式”。
○中国大陆:2008年-2009年考察北京798艺术区、环铁艺术区及画廊数十家。
○美国纽约、华盛顿等地2011年10月-11月考察画廊、博物馆。
○中国大陆:长期从事文学批评、艺术学与影像学研究写有数十篇评介、随笔、専访和论文。代表文论有:
文学述评代表作:
(1)《郁达夫的北平和我的北京》(1993年7月18日);
(2)《在“有”与“无”的世界求索——感悟己故作家严文井一席谈》(1995年11月26日);
(3)《重过黄梁梦已无——流沙河印象》(1995年3月7日);
(4)《“巴蜀鬼才”魏明伦:被“冷冻”的物理现象和化学反应》(1997年春三月);
(5)《青城晚秋祭行——记作家韩蔼丽》(2001年10月24日);
(6)《在呐喊?还是在呻吟?——读九丹的《乌鸦》(2001年10月29日);
(7)《关于萧军及血融于水的过程》(2004年3月31日);
(8)《与胡适先生神交漫步》(2007年5月12日);
(9)《太平洋彼岸:北美华籍作家海外归来》(2007年8月12日);
(10)《张爱玲内心的世观界与女人酸甜再加苦》(2007年11月30日);
(11)《严歌苓和《小姨多鹤》及其它》(2008年6月23日);
(12)《北岛的猫及其它》(2008年8月14日);
(13)《林徽因,她仍在静静守候》(2008年12月10日);
(14)《触摸徐志摩的灵魂》(2008年12月25日);
(15)《季羡林的悲情之苦》(2009年8月2日);
(16)《探望林徽因:人生若只如初见》(2009年10月17日);
(17)《季承:理解是生命价值的挚爱体悟》(2010年7月15日);
(18)《读郁达夫传略的杂感》(2010年8月27日)。
摄影理论代表作:
(1)《摄影作为艺术的基础要素》(1981年2月11日);
(2)《摄影画面构图和运用》(1987年9月23日);
(3)《摄影的纪实性视角》(1988年2月15日);
(4)《摄影中国:现状的评析》(1989年10月5日);
(5)《现代摄影创作与摄影现代意识》(1990年3月8日);
(6)《摄影文学概观》(1990年10月15日);
(7)《现实的摄影》(原载香港《华人摄影论文集》1992年2月版);
(8)《摄影视觉世界的创造性》(1992年12月23日);
(9)《现在中国的摄影:困惑与新的选择:跨越“第二次盲区”障碍》(2000年10月1日);
(10)《摄影:想象的欲动》(2002年8月15日);
(11)《不设防的城市和摄影规则》(2004年8月25日);
(12)《冲出误区:走大摄影的路》(2005年1月15日);
(13)《闪烁的城市之光不是星辰》(2005年3月8日);
(14)《影像构成的人本元素基础》(2006年9月27日);
(15)《滚滚红尘的影像构成历史和评议》(2006年11月12日);
(16)《当你的镜头面对城市》(2007年4月5日)。
美术批评代表作:
(1)《焦点透视:上海艺博会拉开帷幕》(2007年11月15日) ;
(2)《焦点透视:2007景德镇艺术陶瓷名家名作展所见》(2007年11月21日);
(3)《陕北纯真的情郎妹(安塞农民画)》(2008年1月2日);
(4)《当代艺术:进入社会结构中的大众公共领域体验》(2008年1月8日);
(5)《当代艺术:中国大陆青年雕塑家作品视观》(2008年1月17日);
(6)《当代艺木:美国朱利安·施纳贝尔作品视观》(2008年1月24日);
(7)《中国大陆美术: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视观》(2008年1月27日);
(8)《意大利当代雕塑塑展酒会间印象》(2008年2月23日);
(9)中國臺灣資深油畫家厐均敎授作品展( 2008年11月28日)
(10)《心灵之交:于庆成系列(雕塑大师-1)》(2008年9月17日);
(11)《心灵之交:于庆成系列(雕塑大师-2)》(2008年10月6日);
(12)《中国书法学探,传承的基础与灵动的创意》(2008年10月9日);
(13)《关于中国书法》(2008年10月21日);
(14)《日本,黑田征太郎的艺术世界》(2009年1月23日);
(15)《星星,我永远爱你!—[星星画会]纪念(特稿)》(2009年4月12日);
(16)《我的绘画视观:生命与无生命对话》(2009年5月10日);
(17)《被誉为“中国梵高”的陈子庄?((关于人类艺术起源说的中国历史认知:讲稿之一)》(2010年1月28日);
(18)《依道而造化 携术而升华—与中国画大师李宝林的心灵之旅 》(2010年5月8 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