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然回首
(2011-04-02 09:45:16)
标签:
林徽因南海青玉案辛弃疾百姓北京陈帆点点滴滴人生之旅生命情感 |
暮然回首
进四月了,我自然会想到林徽因(1904-1955)心中的四月天。人已在南中国的南海侧畔了,可北京我还是多想往那林先生的四月天哟!
因为,用了“暮然回首”,也很自然会想到南宋诗人辛弃疾(1140-1207),那首有名的青玉案 元夕。在这词中他写了元宵佳节的热闹、缤纷的节庆游乐歌舞景况,其实是以此作衬,在写以冷落的留盼之涉,写了自已个儿的心境,他用美人来比喻自已独立不依的心志与个性,真是世间难得的绝妙。
辛弃疾的心境何止孤高、凄怆?那意识里有许多情感的深味。
那种说的是:
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大阑珊处。
那人是谁?我常会把他的这一句绝唱用了过来,让这定格的画面充满痛楚和顾盼,还有跨越悠漫的时空岁月,而那难得的回眸形成了瞬间的永恒和在日夜轮回的平淡日子里闪躲或承受着种种激荡暗流的浸袭,而后换来倘佯在安稳岁月平稳的静思中。那人不正是人间的林徽因先生么?我看见林徽因从孤寂的墓穴缓步走了出来,好似在长夜的睡梦中苏醒,她走向了灯火阑珊处,时而是秀丽聪慧的少女身影,时而又化作机智幽默的成年英姿。都无法去想她原本是疾患在身的虚弱病者,而她的心渊里却充满着许多情感的深味…。
于丹曾经对我说:你想這個世界上,千般的山川風月,有百代的悲歡離合。
當我用在岁月中惜痛逝去的时候,我不断地思忖人间酸甜苦辣的况味,我仍然无法释怀。
是的,我想到了深受尊敬的林徽因,她尽多的时候还是她自已一个人,那么无奈而痛苦与病魔作抗争,她无疑是常处一个人之苦苦的又是甜酸的恩忖当中,她在想些什么?无人可知。唯有她自已。我想,这一生做人,多少要有些神秘感的,才对。
蓦然回首,多少尘烟飘飘浮浮,从我的心空中掠去,曾经的那一景一物,还有蓝天白天,还有车水马龙,还有欢笑畅述,一切又如那嗡嗡的蜜蜂,匆匆来去辛劳不知去处……
人生的路总那么短途,还没怎么样,那过逝的便成了记忆,而记忆叠层起来,却又会消尽得一干二净。
是的,有些人和事,是难以忘怀的,那是永远也无法消失的……
尽管我在林徽因先生的墓地前,突然地感觉到冷,感觉到无声寂静的恐惧,但先生的四月天响奏起了春天的快悦,我的心又顿时温暖了起来。
我依恋着人生的
每一处
每一时刻
每一个良辰
还有草木与生灵
心还是有
还是那么多
依依不忍舍去的
想往和期盼
让我追逐
为着什么?又守望着什么?我总无法消结那气喘吁吁的期盼,还有急切催促的温馨,还有絮絮的魂不守舍的病榻痴语……,就为着这,为着凄凄的哭声和那滚烫滚烫的泪水……
我知道,林徽因心渊里到底沉淀着什么,其实人生中的私秘,是不需要再表白出来的,她心渊里的东西,只供她自已的唯一所有。永远归于她独有。永远。
想往“那人”的快乐和幸福,期望“那人”的成熟和知认,这确是我的心语。是的,沙沙的溜着,一恍就又过逝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切,点点滴滴的,终无法遮掩自已个儿的行踪和心思。
我说过:比生命还贵重。我想往的是豁然窍悟了,我期盼的是知认识世了,这是四月天,是我心中的四月天。当姹紫嫣红的春光一抹,在我的心渊里泛起温柔的波闪,我会默默地祝愿,请不要姑息时光的顺瞬流逝,因为,那是因为有一个人的魂魄会永远跟着你……
夜来了
有海鸟还巢的
响动
我扶窗望天
闪烁不定的
是银河系的
星星
那里
有吾心
有吾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