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为什么被骂?
(再版)
●中国(大陆)最具争议的电影导演张艺谋的自白:
○我觉得这个现象可能在我身上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也许最后到我老了,拍不动了,我一回头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是在中国争议最多的一个导演,我的作品不敢拿艺术定髙低,但是为我的作品而写的字、说的话,我估计是第一的。
○我们中国是不分电影类型的,要求所有的演员、所有的作品承担全面性的适应。确实,我这一次的姿态是放得很低的去拍一个所谓的搞笑电影,因为我没有拍过这一类电影,老百姓喜欢看,而且也是一个贺岁片,这对一个导演来说是一个自我锻炼。这个作品我能拍到什么程度,我自已也有数。但是,现在的事实是,导演锻炼是不可以的,大家会很愤怒,认为这是对观众的一个危害等等,像这样的批评已经不是在谈电影了。
●张艺谋的沦落,终究是电影制度的问题。一个问题成堆的电影体制,把好端端的张艺谋变成了一个文化怪物。这个富于才华的导演,最终辜负了我们25年前对他的热烈期待。
—中国(大陆)文艺批评家朱大可
●我喜欢的幽黙都是笑话权势和上层社会的人物,“三抢”只有最表面、最粗糙的对社会底层的取笑,忘记他们的痛苦和社会地位,这多少有点愚民的感觉。张艺谋用一个拼盘式的小品来锻造自已的贺岁大片,这是一个创作人员“诚意”的问题,如果只知道赚钱,而失去真诚,那就是一个人品的问题。
—中国(大陆)杂志出版人洪晃
●的确有一些评论,因为张艺谋是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在他身上赋予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应该说这不是一个正规的评论方向。
—中国(大陆)影评人卫西谛
●张艺谋登上电影行业的历史舞台,是一个刘邦式的故事,一个朱元璋式的传奇。
—中国(大陆)文艺批评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敎授)李劼
●《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张艺谋可以荣登垃圾电影专业户了。宋大员外:老谋子完美的完成了三级跳,华丽滴溜转身为国内一线烂片导演。
—中国(大陆)电影编剧程青松
●《黄金甲》把张艺谋所表现出来的对权力的想象发挥到了极致,代表作就是开满银幕的金黄的菊花。支持他们这种想象的,更多的还是对于权利恐惧中夹杂着崇拜的复杂心理。这是人格被权力异化和扭曲的一种表证。
—中国(大陆)作家、影评人解玺璋
●张艺谋多次讲《一个都不能少》是他最好的作品,《我的父亲母亲》是“反璞归真”,他的严肃和正经劲儿使人不得不相信他这样讲的诚意,假若这是真的,那我就要相信这之前的另一个流言了:他过去影片中的态度都是别人敎的,是潮流的产物。进而得出结论:他一直就是一个投机分子。
—中国(大陆)作家王朔
●当年的张艺谋是我的偶像,而现在的他早已辉煌不再!如果说拍《菊豆》、《红高粱》那几部电影时,张艺谋是处于黄金时期,那现在的他就是堕落时期!巩俐毫无疑问要比章子怡更优秀,这种优秀既有演技上的,也有运气上的,我认为张艺谋最好的五部电影是《菊豆》、《红高粱》、《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秋菊打官司》,而这五部电影都是巩俐主演,而章子怡主演的《英雄》、《十面埋伏》却恰恰是张艺谋最差的。《十面埋伏》最大的问题是根本没有思想。在《十面埋伏》里,他是什么好看就拍什么。唐朝是好看,可你了解唐朝么?这部片子里居然有倭寇!要知道唐朝是没有倭寇的,那时候是鉴真东渡,是两国关系最友好的时代。倭寇是到明朝才有的。张艺谋居然连这一点都不知道。他应该成为大师。他是可惜了,现在迷途知返还来得及。要记住,凡是艺术家都必须兼容并蓄——以前的画家吴道子都是要跟诗人李白做朋友的!张艺谋现在最缺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要问问他自己。他认为自己最缺什么,是名,是利,还是那个“小金人”。“小金人”不难拿,说不定哪一天奥斯卡就给他了。可他还是缺点什么——缺思想,缺文化。说白了,他就是个没文化的人!
—中国(大陆)剧作家魏明伦
2010年1月1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