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平影像境界
标签:
王志平京都奥古斯特·罗丹民族情感生命个体陈帆现代文化高雅艺术 |
王志平影像境界
人类为什么为产生艺术?有了艺术人类的精神状态发生了何等的变化?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它与人类的精神状态有何种无法取代的关系?关於艺术,人们在物质需求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由来深远而神奇,诸如绘画、音乐、戏剧及后来发展起来的影像(照相、幻灯、电影和电子视频等)都毫无例外的与艺术有不解之缘。
2011年2月13日我在离开北京返回香港的前一天的这一天,应邀出席了在京都和平里北街两香阁茶楼,由四月风实名制摄影圈(Siyuefeng.com)举办的“王志平摂影作品讲座”,志平先生,是中国(大陆)20世纪70年代末最为著名的民间摄影团体“四月影会”的创始人和组织者,后来他旅居法国,我与他最后一次见面是1989年出席香港皇家摄影学会金禧活动,那时我们都还很少轻,至今已有三十年了。今此在京都重逢,那相息的人生情谊言不自尽。
王志平先生祟尚“真、善、美”是他的本宗。他立志不渝的信奉罗舟的“艺术之源,在於内在的真”。并以他坚守不移的艺术求索紧相融汇於个人真正的情感之中,没有功利,没有虚浮,没有私望,没有伪行和沽名钩誉。
我本人也一贯信奉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的艺术论。罗丹的艺术论精髓即是:“最主要的是感受,爱憎,希冀,吟哦,生活。要做艺术家,先要从做人做起。”志平先生综合的艺术修养很深(其中美术功底尤为深厚),而他对中国照相摄影文化有极大的贡献,却一贯为人平实低调真诚平等待人,从不虚张声势,以“老大”自居。
我敬仰志平先生的生命境界。这是因为一切的虚伪、浮躁、专营、谋私和伪作,都与做人不配。所以,我们在观赏他的每一幅作品时,都有魂魄,都有心悦向上的生命力。
在此感谢知名摄影家李英杰先生、吕小中先生、许涿先生和杨秉政先生的支持和努力,感谢四月风实名制摄影圈的罗大卫先生等位的辛苦组织工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