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破自我心境的沉沦?
(二版)
你如何看破自我心境的沉沦?
人,人与人。都是一种关系。有世俗社会你你我我,关系无处不在。而我们所体认的关系,都归到一个“盘算”两字上。盘算什么?解开来说,就是如何让个体的“我”自在自得又自为的享用人生。对不对呢?但,生活中的生命个体,真的会有这么顺心如意的有无尽多的人生享用之福吗?
那人们又记得这样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既然会有这么多的不如意,就可想而知,人生享用之福又该是多么的少?查查词典也就有一句神奇的古代智者早就讲过的话:《新华词典》上有记解《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那坏与好以甚么为标准?而且好与坏还会相存相依相互转化。十之八九的不如意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我生于世这些年都时常有感应,只觉自个儿多是处在不好也不坏的境况中为生命争而漂泊而奔波。算是个中常的俗人了。但,我并不是甘于中常者人,又极不愿遭遇坏事甚多的倒楣鬼,自然时常的梦想做一个优裕于生活与事业中的“人上人”。是梦话么?我不知道。
一次的某一天,我偶然读到胡因梦的自传体文学专著《生命的不可思意》,干脆购得一册,关在自家在异乡闹市的闭室,静静地读了起来。胡因梦原本是台湾出道后很知名的女明星,拍了40多部的片子,“35岁之后,完全停止演艺工作,专事有关‘身心灵’探索的翻译与写作。”什么叫身心灵?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就每晚会抽些时间静静的读她的经历,读着读着就读进去了,虽然还仍没有见到有关“身心灵”的说法,但她本人与她父毌的经历故事却那么如真的牵动了我的心。读着读着后来终于读到这书中的第十章闭关与反观内业,以及第十三章“灵魂的暗夜”与身心灵自疗,才让我感受到“身心灵”的真正含义。
还是不要像做学生时那样去问解老师或书本什么叫“身心灵”吗!因为它的定义是很深层的,几句话怎么也注解不清也不明。我就反复的阅读她这两个章节的前前后后和字里行间的用意,知道了人跟宇宙的内在关系,知道她为什么会如数家珍的说她自个儿的种种经历。
她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多次提到一位上智者,是如何最终解悟了她多年的为生为世的心灵困扰。这个人就是印度的超越宗教的上智者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我愰然梦觉,让因梦如此解了人间红尘之梦的人,竟是超越了宗教的上智尊者。红尘怎好去破?很多的执迷者都是去“破”,结果非但没破了红尘却让红尘破了自已的扭曲心灵甚至性命。克氏解谛人世厌扰也责怪了宗教的偏执。他解答说:人类心灵演化丽终极境界便是征悟实相、真理与至福,而传统的修正和冥想途径最常见的却是持咒、念佛、观想之类的方便法门。这类方便法门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冥想既不是重复诵念,也不是神通经验,更不是刻意止念。咒语和念珠虽然可以使妄念安歇,然而在本质上这不过是一种自我催眠的形式,还不如服镇定剂算了。
胡因梦深得克氏开悟心觉,她评解说:克氏的教诲看似哲学、禅、中观与佛家的原始观点,但是其涵盖的层面以及微细的程度又似乎超越了以上的范畴;基本上他是一位无法被归类的老师,他的教诲简化地说就是最究竟的真理。因为究竟真理已经超越自我中心的活动,深入于真空无我之境,所以是不能言传的。……当所有无明之网被解开时,不需要任何刻意的修炼或锻炼,也不需要再建立任何观点与概念,人幻自自然然便能安住于解脱的空寂状态。当机缘成熟时,开悟的熏风会不请自来,这便是克氏所谓的“无为之道”。
请静下心来细细领悟启觉。克氏开解说:没错,不过人们始终没有领悟到这一点。他们必须把这一切都放下。胡因梦评解说:这里指的就是放下心中的时间感,只进行每一个当下纯粹的观察和聆听。因为克氏不强调刻意修炼,他指出只有在日常生活自然进行的活动中维持开放而纯粹的看与听,才有可能无为地领培当下。克氏说:聆听的时候脑子里有没有声音,还是完全没有任何噪音或妄念?……换言之,当下就是空无,空无就像零这个数字,它包含了所有的数字在内,因此空无就是万有。但是我们非常害怕进入空无状态。空无包含了整个宇宙,里面不再有我的琐碎渺小的恐惧、痛苦和焦虑。空无意味着整个宇宙的慈悲,而慈悲即是空无,因此空无就是无上的智慧。
胡因梦进而评解说:克氏对人类的性欲、贪、嗔、痴、恐惧等自然展现的能量,抱持的仍然是一以贯之的中道,即不排斥,也不压抑,更不耽弱,只是随顺这些能量的示现,佐以纯然的观察或看。如果当下看破排斥、压抑或耽弱都是自我中心的活动,当下立即转成空无或无我,此乃转识成智、烦恼,即菩提的风味,而空无之中自有至真、至善、至美与大爱。
好,回过来说福与祸、好与坏,而人们所自认的十之八九的不如意,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我同样省悟了也那么强烈的震颤着我渺小的心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