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雍和夜话(100-4)

(2009-10-21 07:15:05)
标签:

孤坟

轩窗

山冈

幽梦

苏轼

密州

寸心

陈帆

文化

雍和夜话

(100-4)

 

    人类的情爱,为何千古不灭?又为何多有好梦难园“无处话凄凉”的结局?读读苏轼词江城子中的倾述吧: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①

    十年生死两茫茫②,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③,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④,尘满面,鬓如霜⑤。

    夜来幽梦忽还乡⑥。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⑦:明月夜,短松冈⑧。

    【注释】①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作者时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年四十。②十年:苏轼妻王氏卒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到熙宁八年,正十年。茫茫:千里关山隔阻,生者死者之间什么都不知道了。③千里孤坟:王氏葬在四川,诗人当在密州,两地相隔数千里。④应不识:也不认识了。⑤尘满面二句:表白自已因迁徒奔波,灰尘满面,两鬓白如秋霜,已衰老惟悴。⑥幽梦:怀着幽闷心情入梦。⑦料得:就是断定。⑧短松冈:王氏的墓地,在遍植松树的小山冈上。后三句是说:我断定,今后使我断肠的地方,就是月光照着的那个植满松树的小山冈上的孤墓。(选录资料)

    我从百度收索到有关苏轼这首词的背景故事,很怪的是没有作者的署名,不过演义得绘声绘色而令今人省醒些生命无常的凄悲:

       公元1054年,偏僻的四川举行了一场毫不起眼的婚礼。男方名叫苏轼,青神县中岩书院的学生。新娘是他老师王方的女儿王弗,这一年,刚满15岁。按林语堂的说法,一切婚姻都像赌博,都像在茫茫大海里行船。苏轼与王弗也不例外,婚姻的幸福不可预测。但是苏轼无法说,不行,我不了解她。如果这样,他的父亲苏老泉就会大叫一声:你奶奶的!然后一巴掌扇过去。一切都是天定,苏轼能做的只能是等待。他就像神话里的王子,渴望爱情临空降临。新娘王弗则只是希望从此能够好好儿做苏家的女人。这几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所有中国女人的心愿。王弗也渴望爱情,但她更渴望平平安安地做一个女人。她是知书达理的闺中贤媛,自然明了社会赋予她的重任是相夫教子而非风花雪月。她知道应该让苏轼感激,使苏轼满意,但是不该叫苏轼浪漫。王弗把自己的婚姻包装得很标准,她自己也准备成为一个理性主义者。不过她所嫁的苏轼偏偏是一个天生乐天派,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以爱情为食的美食家。于是一个大众化的妻子,一个卓尔不群的丈夫,在婚姻的黑森林里不和谐地匹配。巨大的反差,注定了这桩平常婚姻的不寻常。 
       在王弗看来,苏轼是一匹多情的野马,很需要她的驯导。喜欢无拘无束的苏轼离开家乡之前,很喜欢呆在岷江边的王方家里。那里有古庙,清溪,但更多的是王弗设置的陷阱。王弗常常炒瓜子,炸蚕豆给苏轼吃,同苏轼坐在茅屋外聊天,还陪他去不远的瑞草桥畔野炊。王弗安排的都是苏轼喜欢的生活方式,这给了新婚的苏轼一个误导,苏轼傻乎乎地大口喝着美酒,却不知王弗的游戏秘诀在一个“栓”字——只要听话,认认真真地读书,她是愿意做厨师和玩伴的。这就是苏轼所能拥有的全部浪漫。不过精明的王弗也有一个疏忽,她没有发现那个人称二十七娘的小姑娘王润之正用一双明亮的大眼盯着苏轼,后来她成为苏轼生命的一部分,她不能给苏轼以浪漫,却让苏轼去寻觅浪漫。王弗若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王弗还要扮演红袖添香的角色,她的父亲是乡贡士,大约有点儿家庭熏陶。苏轼以为王弗给予他的是爱情的浪漫。苏轼跃跃欲试地要把王弗也当成一本书来读,那该是多么美好的宋朝夜晚啊。可惜苏轼又错了。王弗不睡觉,陪苏轼一夜一夜地熬着。苏轼喜欢读书到也罢了,可王弗何苦?现在广泛流传一个故事:一次苏轼因疏忽而有错漏,王弗便笑着指了出来。苏轼惊异地问:你还能知书……王弗的读书面远不及苏轼,要想插上嘴发表意见何其难也。她能做的只有专心,甚至比苏轼还专心,才能找到这个千夜难遇的,她能知苏轼又恰好犯的知识错误。苏轼惊诧之余,想烦也烦不起来,心里反而很感动。他已经很幸运,有一个可以让他感动的好妻子。同时他又最不幸,他是少有的可以把感动和爱情分开的人。和所有的书房雅事一样,王弗假性的完美和苏轼高贵的残缺扭曲在一起诞生了一个宋朝进士。王弗很在乎这个进士。
       苏轼很快担任风翔府签判,王弗跟随丈夫前往。这时他们已经有了孩子,就是后来陪苏轼游石钟山的苏迈。苏轼做官的感觉从来都不太好,他开始广交朋友,他是真正为朋友而活着的人。朋友们经常往家里来,苏轼是相信天下无坏人的,全部热情款待。大家天南海北,侃得唾沫横飞,苏轼知道王弗躲在帘子后面偷听。苏轼的背上真是凉飕飕的,万一让朋友知道,岂不笑掉大牙?有一天章敦来了,说了许多让苏轼高兴的话。章敦一走,王弗从帘子后面走出来,说,今天这个人不可靠,热情过了分,你要小心,恐怕将来对你不利。后来章敦迫害苏轼果然最起劲儿,心胸开阔的苏轼也恨得他要死,甚至做鬼也不愿跟他碰面。王弗实在是具有女人那种凭直觉判别好坏的非凡本领,她的帘后偷听也确实帮助过丈夫不少。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也承认她是贤内助。但是我敢断言,苏轼无论如何不会喜欢王弗垂帘听客语之举。做太太做到偷听丈夫与朋友们一言一语的地步,为官的丈夫还有什么意思?做丈夫的朋友还有何乐趣?王弗在一相情愿地促使苏轼成熟,苏轼却已经开始显露大诗人大文豪的另类风范。这对总是错位的夫妻,一直在对抗。这一年5月,王弗去世了,年方27岁,留下了一个6岁的儿子。突然残破的家庭让苏轼很伤心,但是王弗不去,王润之不来,苏轼就不会碰上美如春园,眼若晨曦的王朝云,不会有西湖船上的灵思妙想,就不能享受以后的多灾多难,不能展开绮丽的双翅,整个文化史都在期待苏轼的飞翔。王弗之死,应该是对历史的成全。 
       苏洵对这个儿媳妇是满意的,他对儿子苏轼说:“你太太跟了你,却无法享受你的成就。你该把她葬在她婆婆的身边。”苏洵大约是想找个人陪着亡妻。第二年,苏洵也死了。苏轼将二人运回故乡安葬。苏轼在坟墓周围的山坡上种植了松,同时也种下了一丝牵挂。自此以后的10年,苏轼的心里都装着这片坟地这片松林。的确,王弗需要牵挂。冷峻清高的苏洵是不会成为她的谈伴的,婆婆程夫人肯定又在忙着大事,她除了凄凉还是凄凉。苏轼多次在梦里遇见王弗,醒来都异常难受。曾给予他实实在在生活的王弗,死后竟然带来了如此刻骨铭心的浪漫思念。苏轼又寻找回来了婚前的那种心态。不过苏轼每次都不知该对王弗说些什么,他心也乱,头也乱,不能乱说,不能不说。公元1075年正月二十日晚上,他再一次梦见王弗,终于想清楚了要说的话,这就是凄美绝艳的《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里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奇怪的悼亡词,我们从中看不到任何应该提起的生活往事。苏轼一门心思只要王弗就坐在小轩窗前,为她梳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心愿,却是一个时代都不能给予的奢侈。没有人会想到,这就是名满天下的苏大学士10年来的所思所想。看来苏轼一点儿没变,还是那个追求浪漫爱情的苏轼,他就这样一意孤行地情意缠绵着。唯一不同的是,他比从前勇敢了许多,勇敢到当着天下人的面说那些令人脸红的情话。流泪的苏轼,让这个民族都多了一份温情和天真。王弗坟墓的那抔黄土关闭了一个平凡女子的故事,却吸引了无数男子的真纯目光。王弗不为苏轼而生,但为苏轼而死,死了就完完全全属于苏轼了,她的美丽第一次具有了飞越时空的质地。这种美丽去掉了她活着时的庸常和琐屑,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纯粹爱情的承诺。直到今天,我们还看见一个身影正在跨进苏轼翠竹掩映的大门,虽然这只是一个安慰性的造型。 
       荡来荡去笑个不停的女孩,苏轼继续让人吃惊,也许他已被压迫得有些癫狂,才会出现这些胡言乱语。实际上苏轼还留着伤感的清醒,他问自己,这样的女孩有吗?有的,他回答。她在何处?在天之涯,他无奈的笑着。惠州的那年秋天,他命王朝云歌唱这首词,朝云歌喉未发,业已泪满衣襟。天佑苏轼,他终于有了一个仅仅是为他的爱情而哭泣的女人。数年后,苏轼与世长辞,他的梳妆残梦永远地留在了王弗墓地的明月之下,松涛声里。 

 

   涛声飘飞着千年尘埃,那久远的松冈又在何处?莫非已沉埋于地下成为煤炭?那孤坟便是这被今人称为黑金的陪葬?苏公亦早去矣,他葬河南郏县的小山冈,松冈的蜀土仍无法与豫山的黄土接壤。世间的男女真情皆为“两茫茫”么?这人世间皆多强为所难的造孽,这就是人性的致命弱处。所以,陆游也没逃脱这种命劫。今人呢?继续的错!错!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