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耳朵,它拥有着永恒的记忆(阅读与欣赏)

(2008-11-09 10:57:25)
标签:

耳朵

表现派

印象派绘画

梵高

林间小丫

情感

校园

创意

陈帆

文化

耳朵,它拥有着永恒的记忆

(阅读与欣赏)

(2008-11-09 07:04:00)

 

西方经济学者/作家:林间小丫

 

     【选编手记】很髙兴小丫进入绘画世界,让我吃惊的是她很透彻的读懂了绘画的语言,并独道的理解了梵高这样一位天才大师的作品。在当下,作为研究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学科的学者,综合学养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就本人必须努力的目标,我从事了将近十余年的商品营销经济活动,深知无论经贸还是艺术都是一脉相通的,偏爱文学和绘画的基本原因,是因为具有人文厚重感。我赞赏小丫的修进。她读书并不博览而有相当的选择性目的性,这是十分重要的。凡优秀的学研人总是在不断的克已不断的求新,从这一点说小丫很值得我们学习。

 

                                         

耳朵,它拥有着永恒的记忆(阅读与欣赏)

梵高作品

    梵高是荷兰画家,印象派、表现派创始人。自杀时年仅三十七岁,作为一位艺术家,他以其震憾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评论界的赞扬。他的绘画,像一颗燃烧的星星,给人间带来了奇异的光芒,促进了20世纪新的绘画思潮和流派的发展。

  1890年。阿尔阳光灿烂的原野上。在倾尽毕生心血追求的明亮的光线下,杰出的后期印象派绘画大师梵高朝着自己的腹部开了一枪。在和亲爱的弟弟平静地摆淡了一夜后,黎明时分,梵高在热泪纵横的弟弟怀中,安详地永远合上了不倦的双眼。 

    为了捕捉阳光下明亮的线条和透剔的色彩,梵高在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作画,烈日的曝晒使他过早地秃顶。有一天,他突然觉是头上的灼热感减弱了,回头一看,一位身材窈窕的美丽姑娘为他打着伞。原来,这位庄园主的女儿被他近乎残酷的艺术追求所感动。从此,姑娘每天准时来给梵高打伞,他们深深地相爱了。后来,梵高到庄园主家里求婚。庄园主一听不名一文穷困潦倒的小画匠竟然要娶他的女儿,差点气背过去。而梵高却非常认真地对他说:“先生,我现在的确很不出名,我的画卖不出去,我的确很穷,不瞒你说,有时我连每天买两片面包的钱也没有。但是,请你相信,我的画有一天会卖大价钱的,我会对你女儿好的!”庄园主闻此气得大吼:“胡说些什么,快把这个穷疯子赶出去!”于是,可怜的梵高被凶恶的家丁推到门外。悲愤的梵高恨不得一枪结果了自己。  

    此后,姑娘依然来给梵高打伞,可是在沉重的压力下,她变得一天比一天憔悴。终于有一天,她站在梵高身后,边打伞边伤感地说些莫名其妙的话,没有多少人知道,鞠躬尽瘁雕琢艺术和灵魂完美的梵高,与世长辞时身躯是不完美的,他缺了一只耳朵。

    那是几年前的一天,梵高和后期印象派大画家高更一起玩。当天高更还给梵高画了幅肖像。他们一道去找了两个要好的姑娘。在愉快的交谈中,梵高对其中一位被他爱慕的女孩说:“小姐,我该送件什么样的礼物给你呢?”那位比他年龄小得多的女孩开玩笑地拉着他的左耳朵说:“就要这个。”然后哈哈大笑。梵高用左手扯住耳朵,操起一把锋利的水果刀,嚓地一声把耳朵割下来递给那个女孩,正专心作画的梵高觉的背后不太对劲,回头看见脸色乌青的姑娘瘫倒在地。梵高发疯似地丢下画笔,抱起姑娘拼命往村子里跑,边跑边象受伤的孤狼一样嚎叫。医生使服毒自杀的姑娘留下一条命,但她神经失常了。后来,姑娘被送到离阿尔不远的疯人院。在疯人院里,她走完了漫长的余生。  

    姑娘的死使梵高无地伤痛,他从此终生未娶,把万千情感浇铸进崇高的绘画艺术之中。梵高辞世百年后,1992年,在日本东京的国际拍卖会上,他的一幅名画卖到了二千四百万美元,创下了举世无双的世界纪录。  

    女作家陈染的小说中有一段话:“我不爱长着这只耳朵的怪人,我只爱这只纯粹的追求死亡和燃烧的怪耳朵,我愿做这一只耳朵的永远的遗孀。”那只坠地有声的耳朵,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的弹片,是一次无声的战争的纪念品—在我们想像中,它一直代替大师那枯萎的心脏跳动着,如同一架永不停摆的挂钟。在世界的眼中,梵高疯了。但在这只耳朵的听觉中,世界疯了。梵高死了,却留下了一只著名的耳朵——这最后的遗物似乎并没有失去听觉,它都在收集着后人的议论。这只存在的耳朵,至今像埋设在我们生活中的听诊器,刺探着我们的心。梵高死了,耳朵却活着,它拥有着永恒的记忆。

    命运如此深不可测,人生无法料定。有时情不自禁地摸摸自己可爱的耳朵,想到哪天也许也会割它下来。

    朋友,这种感觉不知你有没有?

                                   

耳朵,它拥有着永恒的记忆(阅读与欣赏)

梵高作品

耳朵,它拥有着永恒的记忆(阅读与欣赏)

梵高作品

耳朵,它拥有着永恒的记忆(阅读与欣赏)

梵高作品

耳朵,它拥有着永恒的记忆(阅读与欣赏)

梵高作品

 

     作者分类:盛宴物语

 

(小丫说:如有兴趣听歌的朋友可以去下面链接听《梵高的耳朵》一首非常动人的曲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4accc60100bg1t.html

 

作者相关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f0eb9010008y2.html

 

    文森特·梵.高生平

(VincentVan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荷兰人,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代表作:《吃土豆的人们》、《夜间咖啡馆--室内/室外》、《红色的葡萄园》、《向日葵》、《星夜》(又名《星空》、《星月夜》)及一系列《自画像》等。

一生卖出的唯一的一副画:《红色的葡萄园》

1853年 3月30 日出生于荷兰北部布拉班特省的格罗渥特-松特丹,是牧师的长子。

1857年弟弟西奥出生。

1869年在古辟画行海牙分店就职。(16岁)。

1873年转到伦敦分店,向旅馆的罗瓦伊埃家的女儿求婚,遭到拒绝。(20岁)。

1875年转到巴黎分店。

1876年遭古辟画行解雇,因而前往英国的拉拇斯卡托,在寄宿学校服务。

1877年在德而特雷希特的画店当助理。(24岁)

1878年回艾登。在布鲁塞尔的传教士培养学校学习三个月。以后在没有领到许可证的情况下,于波瑞纳吉的煤矿区开始传教活动。

1879年由布鲁塞尔传教本部解除传教士职务。(26岁)

1880年下决心当画家。

1881年回到艾登向表姐凯求婚,遭到拒绝。

1882年遇到妓女西嫣,在海牙同居。(29岁)

1883年离开西嫣去德伦特。

1885年父亲去世,到安特卫普。(32岁)。

1886年进入美术学院学习,但与老师对立,一个月后退学,辗转到巴黎主宰弟弟西奥的寓,结识了罗特列克、贝纳、毕沙罗、高更等画家。

1888年二月赴法国南部的阿尔旅居。租赁黄屋。10月高更来访。12月发生"割耳事件",高更离去,梵高被送进医院。(35岁)。

1889年 4月西奥结婚。5月梵.高住进圣雷米精神医院。

1890年 5月在奥维尔的迦塞医生处就医。7月27日外出作画时开枪自杀,但没立即死去,被人抬回。

7月29日黎明去世。(37岁)。

7月30日举行葬礼。

1891年1月25日(逝世6个月后)西奥在悲痛中死去,后与梵.高合葬在奥维尔。

文森特梵.高(VincentVanGogh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他早期画作爱用荷兰传画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