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生命的纯朴原色(精典品读)
(2008-09-04
00:35:48)
作者:林间小丫
(陈帆林间心曲工作室小丫文库供稿)
【阅读手札】经过灵魂悲壮洗礼的人那种灵与肉的磨砺是无法让很多很多人体味的,那是因为这种体验非一般人所能实悟和经历,当小丫从沉梦中渐渐醒来写下这篇心得时,那位jade就第一个留下了这样的感评:“梭罗带给我的感动,正是这样一种生活的模板:一位深刻富有智慧的老人,他的追求或许只停留于精神层面,他不必考虑物质的问题,他单纯地渴想一种精神的升华与再造,他在自身的精神世界无比快乐轻松地生活。他在纷繁的大千世界看到了‘简约’二字,在无比嘈杂的现实社会中找寻到‘质朴与宁静’。”我相读而思忖中愈觉心境的沉寂而飘然。但,答案仍在未来。还是在此留下一点文字罢,元好问《雁丘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喑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是的,我仍有一些凡尘未了的事要做,必须做。一切都早己不属于自已,答案就在未来……

心素如简人淡如菊
梭罗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恐怕不仅是我,他在一切追求安静而深刻的人心目中都占有很重的分量。每当我想到梭罗,就会立即想起他的瓦尔登湖,想起他淡泊而宁静,并简约的生活。
梭罗带给我的感动,正是这样一种生活的模板:一位深刻富有智慧的老人,他的追求或许只停留于精神层面,他不必考虑物质的问题,他单纯地渴想一种精神的升华与再造,他在自身的精神世界无比快乐轻松地生活。他在纷繁的大千世界看到了“简约”二字,在无比嘈杂的现实社会中找寻到“质朴与宁静”。这位老人做出一项重大决定:他立志于隐修般的世外生活。他选择了一片湖泊,这个小湖叫“瓦尔登湖”。于是在这个湖边,老人过着他的日子,在这个湖边,老人开始了他的思想之旅。他认为只有在瓦尔登湖的世界,他才可以真正认识自己,从容而不迫地面对生活。我想,老人的日子一定过得舒坦。起码对于我而言,这种安静、淡泊而致远的生活境界是我的渴望。
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只有一个屋,不必太宽敞,却释放出思想自由驰骋,他可以让我在其中学习生活,学习经营我的人生。当然也可以随时随地造就文字的魅力。梭罗就是在这种独我的世界生活,这是他唯一追求,也是承载他一切思想与言谈的唯一方式。梭罗是不大喜欢喧嚣的,他的灵魂在喧嚣的世界得不到安稳和慰藉,于是他选择了躲避。他对外部世界的扰攘无动于衷,而钟情于自己心灵那一方纯净而完美的世界。这个世界无比广阔:安静、温和、深邃而淡雅。只可以容纳梭罗一人在此地流连而忘返,痴情并迷醉。梭罗并没有感受到孤独或痛苦,即或有,也只是因于思想智慧日益贫乏和无味。但他终未感觉得到。他的智慧已深深地融入那一片温和而沉静的湖泊,他的全部情感都完全释放在湖的上空那一片自由的天地。梭罗是幸福的人!他拥有一个纯粹的世界,他建立起一种更为完美的境界。这种境界完全不存在生与死的忧伤,更完全拒绝繁华庸碌的尘世空间。这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好象瓦尔登湖,平静的表面隐含了多少智者的深思熟虑,潜藏无数智慧的瑰宝。我想说,梭罗建立的世界是天堂的翻版,其中拥有欢乐,更富有安静与祥和。因此,梭罗是人类的缩影,他首先找寻到自己的心灵家园。他回归到一种最原始、最淳朴、最圣洁的情感,他真实地体验到,当生命静止而未必停止的时候,人性会是多么纯洁,对神圣会产生多少敬畏!梭罗在湖畔的行走或停留、漫步或闲游的人生,其实正是渐次渐进的心灵朝圣之旅。梭罗固守瓦尔登湖,同时以全部生命守护心灵的圣地,不容任何闲杂事物任意侵犯。瓦尔登湖滤尽梭罗心灵的繁杂,一遍遍深情呼唤梭罗归来。梭罗投入瓦尔登湖的世界,他在湖之境界找寻到生命的纯朴原色,如水般清洁,如大山般雄浑。瓦尔登湖,拥有它自身的魅力,她首先震撼了梭罗的心,致使他再也无法抵挡瓦尔登湖神圣的诱惑。瓦尔登湖也由于梭罗纯洁的文字而众所周知,瓦尔登湖的魅力一直持续到如今!她的光彩不需要任何凡间之物刻意宣扬,它真实地安眠在美国马萨诸塞洲的康科德镇。它已经完全与世界“分离”,却更加以圣者的威严祝福每一位苍天之子。她送别了梭罗,开始期待源源不断的心灵知己。虽然懂她的人会很少,但我们都在寻找……
我没有到过瓦尔登湖,也根本无法领略她独特的丰姿韵味。或许,我不必要亲眼目睹她的真实,我愿让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存在于我的心灵。让自己心素如简,人淡如菊,也如他那样简约、纯朴、神圣而清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