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细节的女人更容易打动男人(佳品赏读)
(2008-06-20
15:58:24)
作者:红袖舞香
【选编按语】文作者是女性问题专家,并作为女性作家的视角来透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人生价值。我想要谈的是,女以悦已者容的审美价值倒底有没有社会性?值得一提的是,女性既便在当今社会支撑起了多半个天,那也只是很少数。当下的世界无疑是仍然是一个男权主义掌控的世界,提了世纪多的“男女平等”仍然只是一句空话。为什么女人非要去打动男人?为什么?这种依附性又是什么?我的观点十分的明确,为了获得女性的真正解放而不是开放,就请不要有刻意之心的去打动男人。这个充满性歧视和不平等的男权社会你从本质上无法打动男人。时至今日,女性在男性主权社会里,应该说是被物质化了的,这是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有一种普遍的说法男人离不开女人女人也离不开男人,这种认定的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或者可以说具有很浓重的依附性。我想要说的是,这种具有物质化的浓重的依附性早已不是原始形态的那种自然态的繁衍互依关系了,而是一种十分功利的社会互益互惠关系了,那是显然的具有欲望主义调剂的物我利他主义的变异。
女人是应该有细节的。有细节的女人让人回味,令人动心,使人过目不忘、记忆深刻。
细节无处不在,她不经意地藏在眉梢、躲在眼角、偎在唇边、栖在指尖、盘于腰际……
头上的一个发饰、衣襟上的一粒纽扣、腰间的一条细链、臂弯里的一个手袋,以及走路的姿势、抬头的高度、一个侧目、甚至一声叹息,无不体现女人的细节。
女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构成细节。细节是品位、是个性、是修养、是自然、是风情。
西施皱眉捧心的样子更加惹人怜爱,东施效颦却成了后人的笑柄。
细节不必刻意地装扮,过之则是矫饰则为“俗”,譬如有些女人喜欢将十个胖脚趾染成鲜艳无比的颜色,紧紧裹在皮凉鞋里像只猪脚粽子以为这是性感;有些女人将脸上的粉搽得像驴粪蛋上下了霜以为这是漂亮;有些女人在身上洒满香水以为这是时髦;更有甚者无聊得跑到网络上摆个S型的POSE成为万众瞩目的“呕”像而沾沾自喜!
女人可以装靓、装酷、装嫩、装嗲、装媚……细节,却是无法装扮的。就像上了年纪的女人怎么也掩饰不住眼角的一丝皱纹。
细节,总在不经意间暴露女人的秘密。
艺术家不修蝙蝠那叫不拘小节有个性,而如果一个女人笈拉着拖鞋穿着睡衣在大街上招摇过市,那是有碍市容!还有女人穿短裙、又穿长统袜,袜子却从大腿一路滴溜溜卷至小腿的,看得人那叫一个倒胃口呀!
优秀的小说总是胜在细节的描写。
《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不朽名著,在于它的任何篇章都充满细节、耐人寻味。金陵十二钗中每一钗都有细节,所以才能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我想曹老先生对细节描写的精通和擅长至今都无人能出其右。
近日看《金粉世家》,发现女主人公冷清秋留短发的时候,不管换什么衣服,唯一不换的是头上左鬓别的一只冷色的蝴蝶。这只蝴蝶发夹是用细铁丝盘绕勾勒出来的,很简约,既精巧又大方。这一细节暗地里显示了女主人公与众不同如空谷幽兰般的气质特点,在那个浮华的尘世里欲发显得茕茕孑立。
《围城》里校长夫人的一双纤纤玉手,不知俘获了多少男人的芳心。钱钟书借孙柔佳之笔描绘这双玉手,三两笔就在白纸上勾画出来,十指尖尖、柔若无骨、细若嫩葱,简直惟妙惟肖!特别是十个指尖,一涂上猩红的指甲油,仿佛飞花乱坠,这一细节表现校长夫人养尊处优、空虚无聊却又不甘寂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真是神乎其神!
小说没有细节就难以打动读者。
同样,没有细节的女人平淡、无味。
两性 女人
细节 杂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