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又川
陈又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968
  • 关注人气:23,1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生价值法则(心得篇)

(2008-03-27 09:23:53)
标签:

文化

 

民生价值法则(心得篇)

 

 

 

55555.jpg

 

    在人性概念的诸多问题上,中国大陆语境讨论的任何观点,都没有今天这么直面和深入,因为涉及人性这一课题,在过往相当长时期内,都必然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而被回避甚至扭曲。人最真实的一面,曾被中国大陆极左的大一统政体所束制,而无法张扬开人性的花蕾,这就必然无法开花结果,而使人性那种和睦依存的从个体到群体的心灵世界与现实社会有机的铸构成活鲜的一体。

 

    人类本应和睦相处相爱,共同爱护和滋养地球家园。当下,以人类为主宰的地球,之所以空前困危,诸如你争我夺的局部战争、生态环境被工业经济严重污染失调、人类空前的物质享乐痴迷、贫富差距愈拉愈大等等。人类对自身价值观产生的多方面异化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类人性的原始基因发生了变异,这个问题的表面化,就是善与恶的关系发生了失衡。

 

    宗教诞生的初始,就是从善恶为基点来面对人类的,扬善除恶是宗教的核心教义。宗教千百年来的基根,都是劝导人们行善除恶,直至今天反而恶在逐步的吞咽着善。这又是为何?人性的基点值得怀疑吗?人类社会是个群体社会,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不是孤立的。

 

    而国家利益的生命力,来源于国民的民生的基本自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能认认真真、切切实实解决好了首要的国民无可担扰的生存问题,国家才有可能真正的国泰民安。

 

    社会的进步固然与科技和工业化程度有关,但国民社会综合素养、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等,都跟政体的爱民政纲直接有关,而不仅仅是富民政策,若一味强调多挣钱多发家而致富,到一定时期,必然贫富悬殊加剧。而人性的变异,那种唯利是图,必然造成人们的亲情关系和公众关系从心灵上的隔离和疏远。

 

    人性的价值所在,是面对人类的种种局限去克服种种困难,在人类发展的征途上来认识自身的生存价值和人格价值。一切都是社会形态和社会局限,谁也无法摆脱自身环境的制约,但信天由命和无何奈何甚至铤而走险(不仅仅是走极端的罪犯),是因为为数众多的人丧失理性的体认而陷入精神的失态,这种失态就是心理疾病,诱因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难怪得当下的社会多么需要心理治疗。

 

    人性原本是和善友爱的,不和善或不友爱却偏偏与冷漠、陌生和疏离为伍。那又是为何?那是因为不公平的生存待遇、不公正的人际关系、不公正的生活环境、不公平的司法误判、不公正的消费滥用、不公正的性爱关系、不公正的房地产居住权、不公正的道德走私、不公正为话语权、不公正的价值观念等等、等等。

 

    人性的动力,是从诸多不公正的人社环境中求得心灵的自慰和安辅,但若人人都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不仅自身会被困挠所击倒,弄不好还会去损害别人。和睦相处不仅在单个的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也须和睦相处。当下的问题是,人们的心灵需要清理,而仅仅是为了活着那是远远的不够。你活着又为了什么?人类拚命的破坏赖以生活和工作的生态环境,纵使人人都富足了,自毁家园的恶兆也跟随而至,人啊人!你们又怎么活着?

 

    人性良知的所在是关爱和互助,而绝对不是唯自爱论。。唯自爱论导致唯我独尊,就连做企业也是这样的定律,“强强联合”产生不了真正的更强,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你强他也强自爱得很,怎么联合?所以,人性的本源是杂处相溶,高低强弱一体化,才能闪烁出耀眼的人性之光,才会产生出新的生命力,与生命抗争求得生命的永存才有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