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又川
陈又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892
  • 关注人气:23,1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法归一法则(心得版)

(2008-03-25 19:40:02)
标签:

校园

 

万法归一法则(心得版)

 

 

宝贝老大(1).JPG

 

 

   我的基本学研观点非常明确,当今人类社会无论从事经济或文化或科技,互动元素和体验元素是最基本的人动心理必然机制。

 

   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一切行为活动,包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这两个人本元素。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往往无意识从事着各种活动,而并没有自觉的把控互动和体验带来的活力。

 

   在我看来,宇宙间乃至人类社会,都是在生命与无生命的互动中,构成生灵的体验操序,并从不同的特性不变量的需求中激活人类或动植物潜在的储藏能量。由于自然界操序的非人类化,所以智量的发挥,正因人类的被动守恒所阻止。

 

   在我近年的多学科社会调查和某些单项又是行业内容悬殊很大的实践中,我逐渐悟出了“万法归一”的真谛。也就是说学研的综合知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知识)能力是治学乃至走向社会职场实践最有效拓展个人事业的基础。

 

   当今校园的治学门径应是开放式的。所以,学子的自觉重在方法论,所谓“万法归一”实际上就是一把步入智慧之门的钥匙。无论你是何种学科,都皆如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