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电影:入川随俗的乡土情怀

(2008-03-20 21:38:51)
标签:

文化

 

走进电影:入川随俗的乡土情怀

 

                              

 

                               1.jpg

            与曹铁(左)和龙绪明在成都。

                                2.jpg

    龙绪明画作《中东一位卖草莓的老者》  (2004)                    

    满以为趁着春光,赶一个百花竞芳吐艳的明媚佳期,会与制片人、川内摄影名家杨晓康和军旅摄影名家、影视编导曹铁大校同去采景点汉源一带。不想,拉萨问题会波及到川蜀,不仅阿坝、甘孜、石渠已无法进去,就连汉源也成了暂时无法进入的地区。

                            1.jpg

    龙绪明画作《2000年的职业女性》(2003)

                            2.jpg

        龙绪明画作《雨过天青》(2007)

                            2.jpg

中国四川汉源大渡河大峡谷地区(选自画册)               

    好在成都都算安全,圈内朋友又多,还是有不少筹谋内的事要做要沟通、联络和准备。杨晓康在上海就跟我说过那本《大渡河峡谷》的摄影画册,因为,据李家伦博士和晓康都极力推荐,是未来电影《人在山水间》(暂名)最佳外景地。但对我而言却一无所知,所以,让我先看看画册有个初步印象。

 

                              2.jpg

 中国四川汉源大渡河大峡谷地区(选自画册)。     

                               2.jpg

 中国四川汉源大渡河大峡谷地区(选自画册)。     

    今天,我终于拿到了画册,一翻阅才知道是四川青年摄影家协会龙绪明、李丹率大家拍摄、编辑、出版的。时年2002年。而这册精装本由四川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国际城市摄影联盟主席龙绪明,特意从他家中的珍藏书架中抽出来赠送给了我。

 

                             2.jpg

 中国四川汉源大渡河大峡谷地区(选自画册)。     

    曹铁还专的开车把我带到军区大院他的家中,详细给我介绍了有关这本画册的景点情况。这几位老朋友,多年之交淡如水却血溶于水的真诚友情,让我感念家乡情怀的厚重。

 

    龙绪明,是川内摄影界的领军人物也是一位文学家和画家,为人一惯平实无华,又是一位克已奉公淡泊人生的社会活动家。而现今已成为中国大陆开拓新时代城市摄影文化的实力派代表人物和带头人。

 

    龙绪明说:我常常怀疑,人类最大的浪费就在于对自身潜能的浪费。姑且不论“耳朵认字”和“发功治病”,仅就据说人脑天生就能够容纳一千零二十个单位的记忆容量一般人一生中只使用了10%,余下的90%被白白地浪费掉了;又据说,人体每平方毫米的切面积上共有两千多条毛细血管,而在一般的情况下,仅五条左右有血流通过;还据说,人的肺泡估计约为七十五亿个,而接受呼吸的总面积才不过一百三十平方米。那么,还有70%到80%的肺泡都长期处于闭塞状态……可见,人类潜能的发挥有许多自身就早已具备了的“物质条件”。

 

   龙绪朗还以为:“谦虚”固然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字眼,但却有点中庸的嫌疑。在中国的字典中,“量力而行”就很不科学。因为度量衡中根本就没有一种可以准确测试人自身潜能这种“力”度的东西。“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对于常人来讲,决非好道。但对于真正的艺术大家来说,却是非走此路不可的。限制人类潜能发挥的很大原因取决于人类自身对于潜能的认识程度,而这种程度又如开采矿藏一样,需要不断发掘,不断研究,不断地重新认识。挖得越深,认识自已的“程度”就会愈加的清晰。

 

    我与龙绪明诸多认世的观点很一致或接近一致。我也以为: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文学家都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才有见树才有大作为。舍此不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