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山话境(二版)

(2008-03-18 17:52:15)
标签:

文化

 

 

黄山话境(二版)

 

 

   话说黄山,有赏识者说:“妙入画。”庐山呢?还有泰山、峨眉山和华山呢?五岳三山?“吾中华名山众立皆胜境也,只是景观奇貌各异罢了,要说黄山,妙在入画之冠耳。”赏心悦目者更赞一筹。

 

   黄山入画确也不假,搁在高雅画廊中的黄山画册、黄山影辑,欣阅过后,总觉是仙界圣域,那气度是格外的超凡脱俗。任你放眼去瞅,总以为山岭、峰壁、坳岩、幽涧在虚无漂渺中,无论你怎么领略和品味,终又是那么神秘、高俊、秀丽和博大。

 

   “这多是画家、摄家主观造次的,哪有那么真纯?痴幻就是造次,假了!”又有挑漏求苛的鸟人呷口评说。一位先哲教诲过:不吃梨子,怎知它的滋味!用转来说,不去黄山,怎知不假?

 

   我登黄山两次,每每身临其境,便自觉“妙入画”的真意,只不过见到了移动的景儿,比起呆静的书画影作,更多了许多妙不可言的意趣。就如同合了《西游记》的感应,登升了天界的南天门,硬是瞅着了尘世俗民所不可及的神物奇景,可证那黄山的赏识者批了的三字“妙入画”确成了绝赞。

 

   妙,趣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就是这般那般,都是不可言传的;妙,又寻味在神奇变幻的莫测,让人总也猜不透看不明似的。若此说来,人家挑苛者批点了一个“假”字,就确也有几分道理在了。一册画黄山、一辑摄黄山,都把黄山的变景化态给死框固了,还不假么?那画家、摄家的艺术造次,也只不过是吸了黄山的那么一点气,纳了黄山的那么一点质罢了。

 

   若果真登了山去,置幻景而自顾不暇,那才叫入了画的妙趣横流了,身在此山中,恰似踏进了心况神怡的仙人国圣人境,顿着走起道来轻飘飘的,好似自个儿的身子骨也轻澈了许多,让人竟忘了时辰,忘了人间烟火,忘了我是谁,忘了浮生的一切似的。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眉眼盈盈,思遐滚滚,乍醒乍醉,虚里省实,实中悟虚,那真真正正该脱胎换骨了。

 

   黄山的妙境,很让凡夫俗子得了天宇的启示,唯有灵动的睿智,触抖着睁睁的双眼,瞅着这大千世界的好处,像腾了云架了雾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约着甚么伴儿的,畅踏着五彩的霞光,去瑶池赶那王母娘娘的蟠桃圣会,只觉着人那一点点欲,污污浊浊混混沌沌的,又算得了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