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谈的伍迪·艾伦(Woody
Allen )
1-5伍迪·艾伦(Woody
Allen)是UAS电影业怪才。

2-5伍迪·艾伦(Woody
Allen)说:年轻女牲较少关注物质上的成功,她们只想坠入
爰河,把爰情放在第一位。

3-5伍迪·艾伦(Woody
Allen)和妻子宋宜、女儿在休闲度假中。
早就想聊聊伍迪·艾伦(Woody
Allen),偶翻新近一期《外滩画报》赫然有他的大名,知道又咬进口了,这家画报的卖点和文风我挺喜欢,又是有关这个美国佬的事,直翻即读,页上说:“好菜坞怪才伍迪·艾伦(Woody
Allen)导演的新片《卡桑德拉之梦》没有给他带来像往常一样的赞誉,但对于一个72岁的电影大师而言,最重要的是享受工作过程本身。除了电影,这位老导演最喜欢大谈的还有他迷恋的爵士乐和家庭。”

4-5伍迪·艾伦(Woody
Allen)一辈子都想成为悲剧作家。
我的好友职业青年影评人王小鲁对在其撰稿的《欧洲电影的亲外甥》有专门评介,其中有评介说:“谈到伍迪·艾伦(Woody
Allen),是土生土长的纽约人,在人才济济的美国创作界,他绝对算异族,是难得一见的全才。上大学时,他曾两度被开除,但他不仅对电影,还在哲学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知识。……人们也许最喜欢他的乱伦事件,他把小他几十岁的养女变成了自已的妻子,人们会说他怪僻、变态,但人性的崎岖丰富和细腻微妙,也许都藏在这样的怪品位里,也许因此使他的电影充满了那么多细腻的表达。”
伍迪·艾伦(Woody
Allen),美国电影导演、戏剧和电影剧作家,电影演员、爵士乐单簧管演奏家。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一个穷苦的犹太人家庭。原名艾伦·斯图尔特·康尼格斯伯格。高中时代就为广播电台写笑话,为电视台写娱乐节目,后在纽约大学求学。
1961年,艾伦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咖啡厅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深受欢迎。
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是1965年的《新的猫咪是什么?》,他本人参加了演出。这部剧嘲弄了上流社会的男女们,以偷情排遣他们生活的无聊。
1969年他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命了钱就跑》,揶揄了三十年代强盗片中的英雄,颇受学生的欢迎。
1971年他自己编导并主演的《香蕉》,是一部讽刺政客行径的喜剧片。
《想知道性又不敢问》(1972,即《性欲奇谭》),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题材,全片由七个性问题组成。
1973年的《沉睡的人》(即《傻瓜大闹科学城》)也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表现现代人对未来的科学不知所措,讽刺机械破坏了文明。
1975年的《爱情与死亡》,讽刺了知识界熟悉而关心的事物,获得了西柏林电影节的特别奖。
1977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安尼·霍尔》,这部影片是他的最佳作品,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四项金像奖,并获该年度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四项大奖。
1979年拍摄的《曼哈顿》,描写纽约这个大都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两性之间的关系),表露了城市人精神生活的空虚孤独人而产生缺乏安全感的现象,获得纽约电影评论最佳导演奖和第三十三届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最佳影片奖。
他的其他知名作品包括有:《贤伉俪》(1992年)、《曼哈顿神秘谋杀》(1993年)、《无敌爱美神》(1995年)、《人人都说我爱你》(1996年)、《甜蜜与卑微》(1999年)、《暴发户》(2000年)、《好莱坞式结局》(2002年)等。后他转变风格,导演了惊悚题材的《赛末点》(2005年),好评如潮,2006年他与斯嘉丽·约翰逊再次合作了《独家新闻》。

5-5伍迪·艾伦(Woody
Allen)获得过至少三届奥斯卡的多项大奖。
伍迪·艾伦(Woody
Allen)写作的主题不外死亡、性和不道德行为,他善于吸取无声片喜剧的优点,配合自己一套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机智对白,尤其是纽约知识分子式的机智。其讽刺对象上至政治、文化、宗教、性,下至电影、电视、犹太人习俗等等,如果不懂得、不理解影片中的人物和环境,他的那种“内行人笑话”的幽默感,将无法理解,所以他的作品很受美国本国观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欢迎,在非英语国家则有所隔阂。挑剔的法国人称他为“美国电影界惟一的知识分子”。
伍迪·艾伦(Woody
Allen)基本上每年都有一部新片推出,产量稳定的同时也能坚持自己的特点,这也是他的影迷们一直支持他的原因所在。